《柳选四家医案》·第二部分
三诊:体虽不热,脉仍细数,宜养阴气。
六味丸去萸肉、泽泻加白芍牛膝青蒿鳖甲
邓评:前之阳升,仍由阴虚,既体不发热,宜减去蒿、鳖,即有余邪,丹皮足以清之,或再加当归以疏托。
面黧形瘦,脉虚而数,咳嗽气促,腰膝无力,大便时溏。此先后天俱虚,虑其延成虚损。清润治肺之品,能戕中气,勿更投也。
紫河车熟地山药萸肉五味子丹皮茯苓杜仲泽泻牛膝加蜜丸每服五钱
诒按:案语浮治虚要旨,方亦精当。
邓评:审见证,先天受伤为重,鼓用药以培补先天为要。
孙评:今人凡遇咳嗽,不察虚实,率用清润肃肺,不知能戕中气,反速其死。今指明其弊,有功不少。
络脉空隙,气必游行作痛,最虑春末夏初,地中阳气上升,血随气溢,趁此绸缪,当填精益髓。盖阴虚咳嗽,是他脏累及于肺,若治以清凉,不独病不去而胃伤食减,立成虚损,难为力矣。
熟地金樱子膏鹿角霜五味子湘莲子萸肉山药茯苓海参(漂净熬膏)研为细末即以二膏捣丸
诒按:此必有遗精、腰酸等证,故用药亦不重在咳嗽也。
邓评:看方药知有遗精之证,然与咳嗽合推,大都挟肝阳化火,上升下降所致;游行作痛,亦由乎此。方内鹿角霜恐有所碍,拟再加丹皮、白芍、牡蛎、旋覆花。
孙评:柳氏如是指明,省学者摹拟。
10.汗病门
汗出偏沮,脉来不柔,时自歇止。知肝阳有余,而胃阴不足,于是稠痰浊火,扰动于中,壅滞于外。目前虽尚安和,然古人治未病,不治己病。知者见微知著,须加意调摄为当。
人参川石斛麦冬南枣制半夏丹皮茯苓炙草小麦
诒按:此想系左半有汗,右半无汗之证。细绎案语,是防其将患偏痱之意。
邓评:此即《金匮》麦门冬汤法,盖用古能化,加减悉当。
孙评:柳氏如此指点,是,真有书本功夫者。
心阴不足,心阳易动,则汗多善惊;肾阴不足,肾气不固,则无梦而泄。以汗为心液,而精藏于肾故也。
生地茯神甘草麦冬川连柏子仁元参小麦大枣
诒按:案语心肾并重,方药似专重于心。再加五味子、牡蛎、沙苑等摄肾之品,则周匝矣。
邓评:洞达病情,了无疑义。
原方已属乎妥,再加敛摄之品,尤为切实。
11.诸郁门
中年脘闷,多暧多咳,此气郁不解也。纳谷已减,未可破泄耗气,宜从胸痹例,微通上焦之阳。
薤白瓜蒌半夏桂枝茯苓姜汁
诒按:方法轻灵。
邓评:病由痰气交阻,肺胃不主通降,拟加枇杷叶、竹茹、旋覆花。
郁气凝聚喉间,吞不下,吐不出,梅核气之渐也。
半夏厚朴茯苓苏梗旋覆花橘红枇杷叶姜汁
诒按:此于《金匮》成方中,加旋覆,杷叶,最有巧思。
邓评:此系郁气凝痰互阻其间,用《金匮》四七汤,本千古不易之理。加味却亦灵稳。如用噙化丸,更属相宜。
寒热无期,中脘少腹遽痛,此肝脏之郁也,郁极则发为寒热;头不痛,非外感也。以加味逍遥散主之。
加味逍遥散
诒按:此木郁达之之法。
邓评:此亦治肝郁祖方。认证既确,投剂必效。
病从少阳,郁入厥阴,复从厥阴,逆攻阳明,寒热往来,色青,颠顶及少腹痛,此其候也。泄厥阴之实,顾阳明之虚,此其治也。
人参柴胡川连陈皮半夏黄芩吴萸茯苓甘草
诒按:此从左金、道遥化裁而出。若再合金铃子散,似更周到。
邓评:推论病源,思路曲折,立方亦有精义。以小柴胡去姜枣治少阳,左金泄厥阴,二陈和阳明,其用果在斯乎。
孙评:细考案方之意,当有恶心呕吐之症。
此血郁也,得之情志,其来有渐,其去亦不易也。
旋覆花薤白郁金桃仁代赭石红花
诒按:此必团血郁,而络气不通,有胸膈板痛等见证,故立方如此。
邓评:想系胸痹噎膈之类,法取降逆祛痰导瘀。
12.呕哕门
胃虚气热,干呕不便。
橘皮竹茹汤加芦根秔米
邓评:方用参、粳补胃虚,芦、茹清胃热,姜、橘开痰气,既轻灵,复切实。
再诊:呕止热退。
石斛茯苓半夏广皮麦冬秔米芦根枇杷叶
邓评:转方合度。
三诊:大便不通。
生首乌玄明粉枳壳
邓评:急则治标之法。
四诊:大便通,脉和。惟宜滋养。
石斛归身秦艽白芍丹皮炙草茯苓广皮
诒按:迭用四方,运意灵巧,自能与病机宛转相赴。
邓评:至此大势去矣,故惟和养为宜。而用石斛、秦艽、丹皮者,肠中之燥热殆未尽清耶。
下既不通,势必上逆而为呕,所谓幽门之气,上冲吸门是也,治法自当疗下。但脉小目陷,中气大伤,宜先安中止呕。呕定再商。
人参茯苓刺蒺藜竹茹半夏广皮芦根石斛
诒按:似当兼通幽门,乃能止呕,拟加生枳实。
邓评:凡中虚呕吐者,慎勿因便秘而峻导,导则徒伤胃气也,放谓宜失安中,诚阅历有得之言。
痛呕之余,脉当和缓,而反搏大,头运欲呕,胸满不食,神倦欲卧,虑其土啧木张,渐致痉厥。法当安胃清肝,亦古人先事预防之意。
半夏茯苓广皮白风米钩藤竹茹枇把叶鲜佛手
诒按:议论极是,但恐药力不足以济之,然亏却清稳。所谓清肝者,只不过钩藤、竹茹而已,拟再加木瓜、白芍,较似有力。
邓评:既恐土啧,而立方不以补中,只云安胃清肝者,为脉反搏大故也。片语只字,具见斟酌。
病从肝起,继乃及胃,兹又及于肺矣,然当以胃气为要。久病之体,必得安谷不呕,始可图功。
石斛芦根茯苓麦冬广皮木瓜枇杷叶秔米
诒按:叙病简要清沏,非绩学者不能。方亦中窾。
邓评:论病得纲领,立方有权街。
胃有火邪,故呕而不食;胆有热邪,故合目自汗。
橘皮竹茹汤加石斛
诒按:山栀必不可少,以其专清胆热故也;川连亦在应用之列。
邓评:此肝胆之火并攻于胃也,方药却清泄太少,诚宜如柳师加栀、连之例。
孙评:用药当从黄连温胆汤加味。
再诊:前方去石斛加木瓜
嘈杂得食则已。此痰火内动,心胃阴气不足。
生地山栀半夏麦冬茯苓丹皮竹茹炙草
诒按:阴虚而抉痰者,用药最难恰好。方中可加石斛、广皮。
邓评:病属胃虚痰火,用药却中肯綮。
痰气阻逆咽嗌,时自呕恶。此证利在清降,失治则成噎膈。
半夏枇杷叶旋覆花竹茹茯苓麦冬橘红郁金生姜
诒按:用药灵动。
邓评:病在初起,方亦轻松。
气郁痰凝,阻隔胃脘,食入则噎,脉涩,难治。
旋覆花代赭石橘红半夏当归川贝郁金枇把叶
诒按:旋覆代赭为噎膈正方。食入则噎,肺气先郁,故加郁、贝、枇杷叶;惟脉涩者正虚,可加人参。
邓评:病较前案稍深,故用药亦较进步。脉涩不独为正虚,抑且为血痹。
孙评:宜加蒌皮。
脉疾徐不常,食格不下。中气大衰,升降失度。
旋覆花代赭石麦冬茯苓半夏广皮人参枇杷叶
诒按:此因中气大伤,故用参、麦。
邓评:脉疾徐不常,却系中气大衰,制剂精幻可法。
朝食暮吐,肝胃克贼,病属反胃。
旋覆花代赭石茯苓半夏吴萸生姜秔米人参枇杷叶
诒按:此专治吐,故加姜、萸。
邓评:论病立方,悉中肯綮。盖此病不特胃土虚寒,且有肝邪贼克。
谷之不入,非胃之不纳,有痰饮以阻之耳。是当以下气降痰为法;代赭之用,先得我心矣。
旋覆代赭汤
诒按:识既老当,笔亦爽健。
邓评:功夫绅熟,自能意到笔随。
因气生痰,痰凝气滞,而中焦之道路塞矣。由是饮食不得下行,滓液不得四布,不饥不食,口燥便坚,心悸头运,经两月不愈。以法通调中气,庶无噎膈腹满之虑。
旋覆代赭汤加石菖蒲、枳实、陈皮
诒按:论病则源流俱沏,用药则标本兼到,细腻熨帖,传作何疑。
邓评:此等识见,超出寻常,好在不因以下数证而误用滋补。
中气迭伤,不能健运,朝食暮吐,完谷不腐。诊得脉虚色黑,腰脚少力,知不独胃病,肾亦病矣,此岂细故哉。
人参附子川椒茯苓益智仁
再诊:前方去川椒益智加川连肉桂
诒按:完谷不腐,色黑腰软,肾伤之征也;改方加桂连,是交济法。
邓评:此釜底增薪法。惟呕吐病究竟难免肝阳不和,今看其转方易入连、桂可知。
孙评:方中可入干姜与茯苓同用,佐人参温胃之力。
评选静香楼医案下卷
长洲尤怡在泾著
1.伏气门
肝阴素亏,温邪扰之,发为痉病,神昏骱齿,瘛疯不定。法当滋养肝阴,以荣筋脉,清涤痰热,以安神明者也。若能应手,尚可无虑。
羚羊角茯神钩藤贝母阿胶鲜菖蒲竹沥
诒按:此证若表邪未解,当去阿胶,加小生地或鲜生地。
又按:此系伏气发温之证,与外感风温有内外之别。此证邪由少阴外发,溃入厥阴,故见证如此。羚羊角、钩藤,熄风清热,皆治标之品也。若图其本,当从阴分托邪,俾得外达三阳,再与随经清泄,乃奏全功。病原治法,详载《温热逢原》中,兹不赘述。
邓评:阿胶不宜,拟换细生地、玄参。
揭明其义,极为确凿。想尤氏于伏气温病,犹未了然耶。
热伤津液,脉细口干,难治。
芦根知母川斛蔗浆细生地麦冬甘草梨汁
诒按:此存阴泄热之正法,所云难治,想因脉细之故。
邓评:口干仅为津液受伤,脉细则其元气亦弱,故云难治。
热不止,头痛不已,紫斑如锦纹,咽痛。表里邪盛,最为重证。
犀角豆豉赤芍玄参牛蒡丹皮黄芩甘草
诒按:当加鲜生地。
邓评:头痛不已,由肝胆之阳火太升,宜稍重养阴和阳。
再诊:去豆豉丹皮加桔梗鲜生地射干
邓评:桔梗恐有碍头痛。
热病,十二日不解,舌绛口干,胸满气促,邪火为患,亦已甚矣。宜景岳玉女煎,清热而存阴,否则神识昏冒矣。
鲜生地石膏麦冬知母竹叶甘草
诒按:此气血两燔之治法。
邓评:胸满气促,得无有痰浊内阻乎。
热病,四日不汗,而舌黄、腹中痛、下利,宜先里而后表;不尔,恐发狂也。
大黄柴胡枳实厚朴赤芍
诒按:先里后表,因里证已急,于病机固当如是。
邓评:既无寒热往来,何以大黄与柴胡并用,殆恐其邪气因下而陷乎。
舌干脉数,汗为热隔,虽发之亦不得,惟宜甘寒养液。虽不发汗,汗当自出,然必足温,而后热退乃吉。
青蒿知母芦根生地蔗浆竹叶
诒按:养液以为作汗之源,是治温要旨。
邓评:正虚邪郁,亦是伏温症一种乎。拟加豆豉、玄参、茆根。
孙评:足冷阴已损失,舌干津亦耗伤,不发汗挽回亦不易,故云必足温而后热退乃吉也。
2.外感门
头面肿痛,此风邪上盛,宜辛凉解散。
荆芥杏仁桔梗牛蒡薄荷甘草马勃苍耳子
邓评:风挟火邪,宜参降火之品,如玄参、银、翘之属。
风温挟痰,留滞上焦,辛凉解散,原为合法,时至自解,不足忧也。
牛蒡连翘薄荷川贝豆豉杏仁桔梗葱白
诒按:此风温初起之方。
邓评:宜增瓜萎、郁金,兼化痰热。
风温郁于肺胃,咳而胸满,痰多胁下痛,脉数口干。
芦根薏米瓜蒌甘草杏仁红花桃仁贝母
诒按:桃仁、红花,因胁痛而用之,以和血络也。若邪郁可加豉、蒡,口干可加翘、芩。
邓评:证情恐成肺痈。再合泻白散增鲜沙参,更觉着力。
脉右大,舌黄不渴,呕吐粘痰,神躁语言不清,身热不解。此劳倦内伤,更感湿温之邪,须防变端。
厚朴茯苓滑石陈皮竹叶蔻仁菖蒲根汁
诒按:此温邪而挟湿者,湿热上蒙,故证情如是,比方可以为法。
邓评:脉右大舌黄,知肺胃受热;不渴,知复多痰湿。用药甚轻,而识见甚高。惟姜炒川连,何不加用,此为莫解。
孙评:湿甚于温,湿痹清阳之候。
3.湿病门
脐中时有湿液腥臭,按脉素大。此少阴有湿热也。六味能除肾间湿热,宜加减用之。
六味丸去山药加黄柏萆薢女贞子车前子
诒按:六味治肾间湿热,前人曾有此论,借以治脐中流液,恰合病机。
邓评:较六味原方为得力,诚可法可师之作。
4.疟疾门
暑风成疟,恶心胸满,和解则愈。
半夏黄芩茯苓知母厚朴陈皮竹叶生姜
诒按:小柴胡法之和解,和其表里两坟之邪也;此之和解,和其湿热两混之邪也。姜、夏、朴、广,去其湿也;芩、知、竹叶,清其热也,两意兼用,故亦云和解也。
又按:此湿热并重者,故清燥兼用。此与下条皆暑湿内伏,发为时疟之病。苦辛宣泄,最为合法。若拘拘子疟疾之成方,概用柴胡、鳖甲则误矣。
邓评:暑湿风邪乘于脾胃,亦宜和解为法,但与和解少阳用小柴胡者周乎不同,方中竹叶、生姜二味,极灵权妙。
暑风相搏,发为时疟,胸满作哕,汗不至足。邪气尚未清解。当以苦辛温法治之。
藿香半夏杏仁通草厚朴广皮竹叶
诒按:此湿重于热者,故用药稍偏温燥。
邓评;见证系痰湿阻遏胃气所致。观方内杏仁、通草,殆肺气亦共宣降,要之不越和解之法。
孙评:点清时疟,自然小柴胡之不合明矣。
疟发而上下血溢,责之中虚,而邪又扰之也。血去既多,疟邪尚炽,中原之扰,犹未已也,谁能必其血之不复来耶。谨按古法,中虚血脱之证,从无独任血药之理。而疟病经久,亦必固其中气。兹拟理中一法,止血在是,止疟亦在是,惟高明裁之。
人参白术炮姜炙草
诒按:识见老确,议论精切。所立理中一法,诚属血脱益气,固中止血之要药。惟愚意所欲商者,疟来而上下血溢,必因疟疾之热,扰及血络而然。于理中法内,参用安营清络之意,似乎更为周到。且标本兼顾,于立方正意,亦不相刺谬也。
邓评:柳师所评极是。拟加川连、归身之属,至丹皮炭、荆芥炭亦可权宜辅用。
孙评:邪扰未已,则柳氏亦甚合派。安营清络,如丹皮、白芍之类。
三疟,是邪伏阴分而发,非和解可愈。久发不止,补剂必兼升阳,引伏邪至阳分乃愈。
人参归身鹿角胶杞子鹿茸附子茯苓沙苑
诒按:阴疟本有此法,而不能概用此法,须相题为之。
邓评:得元有精滑之症乎。然脉必缓小者为宜,即见数象,亦必无力。
孙评:必须疟发于夜,寒重热轻,且腰软足痿等症,方可用此。
三阴疟多有邪伏不解者,痰凝不化者,邪滞血络者,中下两伤者,阳气大伤,阴寒内侵者,治法多端,故云须相题为之。
疟病方已,遂得脾约,脾约未已,又增厥疼。心腹时满时减,或得身热汗出,则疼满立止。明系疟邪内陷于太阴阳明之间,是必邪气仍从少阳外达,则不治疼而疼自止,不治胀而胀自消矣。
诒按:论病已得要领,惜方佚未见。
邓评:拟用小柴胡合二陈、枳术,并参金铃子散。
疟后,胁下积癖作疼,夜热口干溺赤。阴虚邪伏。宜鳖甲煎。
鳖甲白芍青皮丹皮首乌柴胡知母炙草
诒按:此邪伏阴分之治法。当归亦可加入;
邓评:此与三一案宜升阳者,不啻霄壤之殊。
疟后,胁下积痞不消,下连少腹作胀。此肝邪也。当以法疏利之。
人参柴胡青皮桃仁茯苓半夏甘草牡蛎黄芩生姜
诒按:此小柴胡法也。加青皮以疏肝,桃仁以和瘀,牡蛎以软坚,用意可云周到。惟少腹作胀,乃肝邪下陷之证。若再加川楝子、归尾、延胡,似更完密。
邓评:疟母以此法缓消,极称妥善。想其不用仲圣之鳖甲煎丸者,良以中虚作张故也。再合金铃子散亦未尝不可。
疟止复发,汗多作呕,中气虚逆,宜益阳明。
半夏茯苓广皮人参石斛芦根姜汁
邓评:观其方意,胃中必多痰热。
再诊:寒热已止,汗呕并减。宜和养营卫。
人参桂枝石斛广皮归身炙草麦冬白芍
诒按:此膏梁虚体治法,两方俱清稳熨帖。
邓评:痰热已退,营卫益觉其虚,故转方专养营卫。
5.黄疸门
面黑目黄,脉数而微,足寒至膝,皮肤爪甲不仁。其病深入少阴,而其邪则仍白酒湿得之及女劳也。
肾气丸
诒按:此证载在《金匮》,近于《爱庐医案》中,见一方甚佳。此病兼有瘀血,不但湿也。肾气丸能否见效,尚未可定。
邓评:此病肾阳固虚,营卫自乏,而湿热瘀血亦必相兼。此方似嫌专顾其虚,未能祛邪。
孙评:疸有瘀血黑者,理可相通,又增一解。
面目身体悉黄,而中无痞闷,小便自利。此仲景所谓虚黄也。即以仲景法治之。
桂枝黄芪白芍茯苓生姜炙草大枣
诒按:案明药当。
邓评:如此认证,便觉了无疑义。引用古方,亦自确切不泛。
孙评:仲景法,黄芪建中汤。
湿停热聚,上逆则咽嗌不利,外见则身目为黄,下注则溺赤而痛。
茵陈厚朴豆豉木通猪苓橘红茯苓黑栀
诒按:论病能一线穿成,用药自丝丝入筘。
又按:咽嗌不利,可加桔梗,前胡之类。
邓评:此湿热蒸淫,阳黄也。方却轻灵无弊。
6.痹气门
胸背为阳之分,痹着不通,当通其阳,盖阳不外行而郁于中,则内反热而外反寒。通阳必以辛温,而辛温又碍于脏气,拟辛润通肺以代之。
紫菀三两煎汤眼
诒按:此巧法也。特未知效否若何?
邓评:此似《金匮》所论之胸痹证,瓜萎薤白半夏之属,能通阳而不碍脏气,屏除不用,何以故耶?或者独任此味,曾已试验。
湿邪郁遏,阳气不宣,外寒里热,胸满溺赤。宜开达上焦。
紫菀桔梗郁金白蔻枳壳杏仁贝母甘草
诒按:此治肺痹之正法。
邓评:此热郁于内,肺气不宣,故但宜轻开上焦,未便因外寒而投姜、桂热药。
气窒不散,便闭喘急,不能偃卧,猝难消散也。
紫菀葶苈厚朴杏仁橘红郁金枳壳
诒按:此证较前更急,兼有便闭,故用药从中焦泄降。
邓评;此必是体实脉实者,故可峻用开导。盖有识自能有胆。
再诊:大黄厚朴槟榔枳壳杏仁
诒按:轻剂不效,故更与通腑以泄肺。
邓评:因邪已化热,故转方改用寒下。
胸中为阳之位,阳气不布,则窒而不通。宜温通,不宜清刀,愈开则愈窒矣。
桂枝茯苓干姜炙草益智仁
诒按:再参入开痹之品,如杏、菀、橘、桔等,似更灵动。
邓评:清阳之所,纯为寒饮闭窒,自非温通,不足以开其痹。
孙评:杏、菀、橘、桔,即所云愈开愈窒者。
食入,则胸背痞塞作胀,噫气不舒。此阳气不通。宜辛通之法。
草蔻仁半夏桂枝茯苓干姜炙草
诒按:此证亦与胸痹相似。
邓评:饮阻气郁,阳络易窒,辛通固所必需,如木香、砂仁疏畅中气之品,还宜参入。
7.脘腹痛门
蛔厥心痛,痛则呕吐酸水,手足厥冷。宜辛苦酸冶之。
川连桂枝归身延胡乌梅川椒茯苓川栋子炮姜
诒按:此乌梅丸法也。
邓评:方与证合。惟蛔厥确据,尚有心下苦热,痛则攻触有形见端,或唇舌面色变现不定,盖随蛔之动静故也。
此肾厥也。心疼背胀,引及腰中。议用许学士香茸丸。
鹿茸杞子沙苑大茴香麝香
诒按:寒袭于肾,而气上逆,故用温养。胀及腰背者,督阳不用也。鹿茸温通督脉,麝香开泄浊阴,故以主为君。
邓评:拟参旋覆花汤以通营络。
孙评:气自脐下上逆面厥,故名肾厥;四肢寒冷,故用温养,背重于胸,故用茸、麝。
脉弦小腹痛,食后胃脘痛,上至咽嗌。肝火乘胃。宜泄厥阴、和阳明。
川栋子木通茯苓甘草石斛木瓜
诒按:拟加延胡,山栀仁。
邓评:病因食后面作,是胃气被遏而不畅,与得食则缓者有虚实之异,鼓此方务取琉泄。
孙评:肝火乘胃,由于痛时上至咽嗌故也,故须加黑栀以清肝火。
心腹痛,脉弦,色青,是肝病也。
川楝子归身茯苓石斛延胡木瓜
诒按:立方稳合。
邓评:认证着实,不颇搜索,惟方内宜佐辛通
8.瘕癖门
脐下积块,扪之则热,病者自宫,前后二阴,俱觉热痛,其为热结可知。况自来之病,皆出于肝耶。鄙见非泄厥阴,不能获效。
龙荟丸五十粒酒下
邓评:苦寒宣泄厥阴,恰合病机,且方内有麝香,能搜络散块。
孙评:病情属热,真谛在前后二阴热痛一句。
络病瘀痹,左胁板实,前年用虫蚁,通血升降开发已效,伹胸皖似是有形,按之微痛。前药太峻,兹用两调气血,以缓法图之。
醋炒延胡姜黄阿魏桃仁生香附麝香归须为末蜜丸每服二钱
诒按:承前方来,虽曰两调气血,而仍以疏瘀为主。
邓评:此亦采取从前方,凡遇瘀血结块,宜效用之。
孙评:因板实有形,故用虫蚁搜血。比方略退一层,故云缓法也。
脉虚数,色白不泽。左胁有块杯大,大便小便自利。病在肝家,营血不和,此为虚中有实,补必兼通。
白术归身炙草白芍生地茯苓琥珀广皮桃仁红花沉香郁金
诒桉:方治亲切不肤。
邓评:古人论治块有初中末三法,此即中途之治,但似可加用人参。
时病食复,至今不知饥饱,大便不爽,右胁之旁,虚里天枢,隐隐有形。此阳明胃络循行之所,多暖气不化,并不烦渴,岂是攻消急驱实热之证耶。拟用丹溪泄木安上法。
小温中丸如半月后有效仍以前法
诒按:此中焦湿积阻结之证。
邓评:想有痰饮阻于胃络,亦可借用胸痹治法。
左胁积块,日以益大,按之则痛,食入不安。凡痞结之处,必有阳火郁伏于中,故见烦躁口干心热等证。宜以苦辛寒药,清之开之。然非易事也。
川连枳实香附川芎神曲茯苓青皮赤芍
诒按:胁块有形益大,则营络必窒,似宜荣通乃效。
邓评:凡积块系时久体虚者,极难奏绩。
方药稳切,再参用金铃子散可也。
孙评:似可参入归须、金铃子散之类。
大腹右有形为聚,脉大,食入即作胀,治在六腑。
白术茯苓广皮生香附汁三棱厚朴草果山楂
诒按:方以疏通气分为主。
邓评:既云脉大,何不加川连、枳实?
心下高突,延及左胁有形,渐加腹胀。思正月暴寒,口鼻吸受冷气,入胃络膜原,清阳不用,浊阴凝阻,胃气重伤,有单腹之累,殊非小恙。
厚朴草果半夏千姜茯苓荜拨另苏合香丸一粒化服。
诒按:寒邪闭于营络,放用温通,方中可加桂枝尖。
邓评:高突有形,似宜兼通营络。
9.肿胀门
脉迟胃冷,腹胀,气攻胸胁,恶心少食泄泻。宜振脾胃之阳。
干姜益智仁半夏厚朴神曲槟榔川椒茯苓
诒按:此温中调气法也。
邓评:此缘中寒木郁,于温中方内,宜增白芍、金铃子、木瓜以平调其肝木。再槟榔一味,不识何所取用。
孙评:因恶心泄泻,故认定中宫着想。
命门阳衰,脾失温养,不克健运,食入辄胀,法当温补下焦。
肾气丸去桂加沉香椒目
诒按:此补火生土之法。
邓评书此单腹之渐也,丸方加减可法。
湿热内陷太阴而成胀。
茅术川柏厚朴陈皮桑皮木通泽泻大腹皮草果仁
诒按:此专治脾土湿热,古方小温中丸亦可服。
邓评:此症苔必腻浊,溺必短少,系湿热实症,故用斯法。
孙评:湿中生热,故术、柏并用。
脉微迟,左胁宿痞,腹渐胀大,便溏溺少。此是浊阴上攻,当与通阳。
熟附子远志椒目小茴香泽泻茯苓
诒按:此温通治胀之正法。
邓评:此乃中虚湿热,兼有肝气内乘,方内附子易干姜为稳;远志不知从何取义?拟增白术、金铃子、青皮。
脾气本弱,而更受木克,克则益弱矣,由是脾健失职,食入不消,遂生胀满;脾愈弱则肝愈强,时时攻逆,上下有声。半载之疾,年逾六旬,非旦夕可图也。
人参茯苓川楝子楂核甘草木瓜白芍吴萸橘核
诒按:此肝脾两治,而偏重于肝者,以其不特胀满,而兼有攻逆之证也。
邓评:案语辨理明晰,方意虚实兼到。
孙评:宜微佐气分之药,如厚朴、广皮之类。
脉弦中满,病在肝脾。
人参吴萸木瓜厚朴广皮半夏
诒按:此肝牌两治之正法。立方精简可法。
邓评:脉弦者,人参不如白木为妥善。
右关独大而搏指,知病在中焦,饮食不化,痞闷时痛,积年不愈,喉间自觉热气上冲,口干作苦,舌苔白燥。此脾家积热郁湿。当以泻黄法治之。
茅术葛根茯苓石膏藿香木香
诒按:此痞满门中不常见之证,存之以备一格。
邓评:右关独大,是亦有肝木之火乘于中上也,盖不独积热使然。方法背谬,惟石膏究属不及川连为合度。
孙评:舌苔白燥,故用泻黄;若舌苔厚燥、便闭,可用承气。
脉证合参,乃气结在上,津不运行,蒸变浊痰,由无形渐变有形。徐之才谓轻可去实,非胶固阴药所宜。
白蔻薏仁杏仁厚朴枇杷叶汁绛香汁
诒按:此方具有轻,清、灵三字之妙。
邓评:此病滋补阴药必已误服多矣,故立论如是。
劳郁交伤,营卫不和,胸中满痛,时有寒热。与六淫外感不同。治宜和养气血。
逍遥散
诒按:再增枳、朴等宽中之品,则更周到矣。
邓评:病虽非外感,而肝经亦有伏邪郁火。方法颇合,再增枳、朴理气,则更善矢。
孙评:因有寒热,故用柴胡。
脾以健运为职,心下痞不能食,食则满闷,脾失其职矣。但健运之品,迂缓无功,宜以补泻升降法治之。
人参干姜半夏茯苓川连枳实陈皮生姜
诒按:此方仿泻心法加味。
邓评:书此补泻并用,苦泄辛开之法。升降二字,尚属强搭。
孙评:补泻升降,可佐健运之职,是至理,并是创格。
胁下素有痞气,时时冲逆;今见中满,气攻作痛,吞酸呕吐,能俯而不能仰。此厥阴郁滞之气,侵入太阴之分,得之多怒且善郁也。病久气弱,不任攻达;而病气久郁,亦难补养为掣肘耳。姑以平调肝胃之剂和之,痛定食进,方许万全。
半夏广皮川栋子橘核茯苓青皮炙甘草木瓜
诒按:审察病机,至为精细,立方亦周到熨帖。
邓评:既有吞酸见证,故虽虚而不能补养矣。
不得已而立一乎调郁气之方,亦限于时局如此。
孙评:议论透彻。
胃阳衰惫,气阻痰凝,中脘不快,食下则胀。宜辛温之品治之。
草果仁厚朴茯苓半夏甘草槟榔
诒按:此湿痰阻遏中宫之证。
邓评:据此方药,想胃阳虽衰犹可。
热结气闭,腹胀便难。
厚朴杏仁滑石黄芩大腹皮茯苓皮木通
诒按:此运中兼泄热法也。
邓评:宜加枳壳、蒌皮,兼通大便。
孙评:二症似乎相同,一则阳衰宜温,一则化热宜清。然温不用桂、附,非下焦阳衰也:热不用连、军,非结闭之甚也,同中有异,宜细参之。
腹胀、面浮、跗肿,食不下,欲呕。脾虚受湿,健运失常。非轻证也。
茅术茯苓广皮桑皮木通厚朴泽泻半夏猪苓
诒按:此运中利湿法也。
邓评:跗肿一证,大都系乎阳虚。方内似少通阳之品。
面黑,目黄,腹满,足肿,囊肿。湿热壅滞,从脾及肾,病深难治。
苍术制军厚朴陈皮木通茵陈猪苓椒目泽泻
诒按:邪机壅滞,正气已伤,故云难治。
邓评:书此等病明知正气已伤,亦只得以驱导为法,为背城借一之计。
孙评:急泻其壅滞,以存其正,或可挽回。此则正气未致大伤者之法,另是一格。
卧则喘息有音,此肿胀,乃气壅于上。宜用古人开鬼门之法,以治肺通表。
麻黄杏仁薏仁甘草
诒按:此兼喘逆,故专治肺。
邓评:此系仲景成法,为的对之方。即使正气稍伤,仅以麻黄换苏子可也。
风湿相搏,面浮腹满足肿,大小便不利。
杏仁苏子厚朴陈皮猪苓大腹皮姜皮木通
诒按:此表里两通法也。
邓评:病似风水,立方不拘仲景成法,想因病势稍轻,或以正气受伤,贵乎随机应变者也。
肿胀之病,而二便如常,肢冷气喘。是非行气逐水之法所能愈者矣。当用肾气丸,行阳化水。然亦剧病也。
肾气丸
诒按:此病阳衰气窒,不治之证也。
邓评:病为肾虚阳衰无疑,宜投以大剂煎药,或可挽回重病也。
10.头痛门
火升,头痛,耳鸣,心下痞满,饭后即发。此阳明少阳二经痰火交郁,得食气而滋甚,与阴虚火炎不同。先与清理,继以补降。
竹茹茯苓橘红炙草半夏羚羊角石斛嫩钩藤钩
诒按:案语分析病机,极其圆到。惟立方似末恰合,阳明药少,宜加知母、枳实。
邓评:能指出病之关键处,便为好手。
此病苟痞满而兼阴虚者,良亦棘手难治。
孙评:痰火交郁,放宜清降而不宜补摄,是一定之层次。
头痛偏左,耳重听,目不明,脉寸大尺小。风火在上,姑为清解。
羚羊角生地甘草菊花丹皮石决明连翘薄荷
诒按:此内风而兼外感者。散清散兼施。
邓评:确系风火太升,故用药如此切实。
孙评:宜参入桑叶、蔓荆、钩钩之类。
风热上甚,头痛不已。如鸟巢高巅,宜射而去之。
制军犀角川芎细茶
诒按:此虽前人成法,而选药颇精筒。据此则大黄当用酒炒,以使之上行。
邓评:此等方具见学博才高。宜射而去之者,因有川芎引而上之也。拟再加天麻、防风佐之为引。
孙评;宜参酒洗蝎尾之类。据此则头上必有高凸之形。
11.肢体诸痛门
风邪中入经络,从肩膊至项强痛,舌干唇紫而肿,痛处如针刺之状。此是内挟肝火,不宜过用温散,惟宜养阴熄肝火而已。
羚羊角细生地甘菊黄芩钩钩秦艽丹皮
诒按:因唇紫舌干,故知内挟肝火。方中黄芩,不若山栀为当。
邓评:痛如针刺之状,知是内挟肝火。审病之诀,可谓熟极。所用细生地、钩钩,皆能清络中之热。
孙评:肩项强痛,本是寒入经络之象,宜从温散多惟内挟肝火,舌干唇紫者,里热为重,宜从里治。
项背痛如刀割。治宜养血通络。
桂枝钩藤白芍知母羚羊角阿胶炙草生地
诒按:拟去知母,加归须,刺蒺藜、丝瓜络。
邓评:此属血虚风邪,方药恰合题旨。
柳师加减,更为贴切。
身半以上,痛引肩臂,风湿在于太阴之分,行动则气促不舒,胸肤高起,治在经络。
大活络丹
诒按:拟用旋覆新绛汤送下。
邓评:指迷茯苓丸似亦与此证相合。
孙评:肩臂痛,药中须加片姜黄、野桑枝引之。
睥肾寒湿下注,右膝肿痛,而色不赤,其脉当迟缓而小促,食少辄口区,中气之衰,亦已甚矣。此当以和养中气为要,肿痛姑置勿论。盖未有中气不复,而膝得愈者也。
人参半夏木瓜炒秔米茯苓广皮益智仁
诒按:议论明通。
邓评:此乃水鹤膝风之证状。所谓和养中气,实即所以治肿痛也;但不拘拘乎肿痛常例,吴萸似可加入。
孙评:究宜加引入下部之味,如牛膝、秦艽之类。
背脊为督脉所过之处,风冷乘之,脉不得通,则恶寒而痛。法宜通阳。
鹿角霜白芍炙草桂枝归身半夏生姜南枣
诒按:方中半夏无所取义。拟再加杜仲、狗脊以通阳。
邓评:分经辨络既明,自能头头是道。
方内用半夏、生姜,疑有痰饮走入故耶。柳师加味极妙。
孙评:可加芜、独活以温散祛风。
身痛偏左。血不足,风乘之也。
半夏秦艽归身广皮茯苓丹参川断炙草
诒按:案只一二句,却有筒逸之致。
邓评:观方药不特有风,且多抉痰饮。盖案取筒净,言风而痰亦该之矣。
孙评:祛风之剂嫌少。
久咳胁痛,不能左侧。病在肝,逆在肺,得之情志,难以骤驱。治法不当求肺,而当求肝。
旋覆花丹皮桃仁郁金猩绛甘草牛膝白芍
诒按:审证用药,巧力兼到。拟再加青皮、桑皮、紫苏、山栀、瓦楞子壳。
邓评:咳难左眠,本在难治之例,现此方药,想病机末至深竭耳。
柳师所加,亦宜于肝体未伤之时。
孙评:柳氏所加,似太烦复。
胁疼遇春即发,过之即止,此肝病也。春三月肝木司令,肝阳方张,而阴不能从,则其气有不达之处,故痛;夏秋冬肝气就衰,与阴适协,故不痛也。
阿胶白芍茯苓丹皮茜草炙草鲍鱼汤代水
诒按:朴实说理,绝无躲闪。方用胶、芍,鲍鱼,滋肝配阳,亦觉妥贴易施。
邓评:心思曲折,洞达病源,方案均有不易之理。
孙评:细阅方意,有痛则咯血之症。
风气乘虚入于肾络,腰中痛引背胁。宜寄生汤补虚通络祛风。
生地归身黑大豆独活山药白蒺藜杜仲炙草桑寄生
诒按:立方妥贴,层折俱到。
邓评:其痛引胁,或者兼挟肝气,可参合旋覆花汤以疏通肝络。
脉数、耳鸣、吐痰,天柱与腰膝酸痛,两足常冷。病属阴亏阳升。法当填补实下。
熟地鹿角霜菟丝子山药萸肉杞子龟板胶
邓评:此病属阴虚阳升,盖有不易之理,如杜仲、牛膝、牡蛎之类,均在可用之例。
12.诸窍门
风热蓄于脑髓,发为鼻渊,五年不愈,此壅疾也。壅则宜通,不通则不治。
犀角苍耳子黄芩郁金杏仁芦根
诒按:既欲其通,则辛夷、白芷,似不可少。
邓评:此病不越清之散之,绝不拘守咸法,是亦脱化功夫。
孙评:欲其通,则细辛亦可用。
肺之络会于耳中,肺受风火,久而不清,窍与络俱为之闭,所以鼻塞不闻香臭,耳聋耳鸣不闻音声也。兹当清通肺气。
苍耳子薄荷桔梗连翘辛夷黄芩山栀杏仁甘草木通
诒按:语云耳聋治肺,观此信然。
邓评:当知耳聋耳鸣之不关肝肾虚者,绝少见也。
少阳之脉,循耳外,走耳中。是经有风火,则耳脓而鸣。治宜清散。
薄荷连翘甘菊芍药黄芩刺蒺藜甘草木通
诒按:案既老当,方亦清灵。
邓评:看病如此熟悉,有意到笔随之势。
孙评:风火为患,必有肿痛;如不肿痛,已有虚象。日久则肝肾阴虚,宜用六味、磁朱之类以滋养之。
肾虚齿痛,入暮则发,非风非火,清散无益。
加减八味丸每服三钱盐花汤下
诒按:立方精到。
邓评,识见高超,直如老吏断狱。
孙评:齿痛属肾虚者,每挟肝阳上升,宜参入清肝之品,如天冬、石斛之类。
13.脚气门
厥阴之邪,逆攻阳明,始为肿痛,继而腹疼,胸满呕吐。此属脚气冲心,非小恙也。拟外台法冶之。
犀角槟榔茯苓枳实杏仁橘红半夏木通木瓜
邓评:能用古而不疑者,诚火候工深,胸有成竹。
孙评:槟榔导迟下行,最有巧思;色赤者可入连、柏之类。
再诊:半夏木瓜广皮芦根枳实茯苓竹茹枇杷叶
邓评:转方轻松,与前方意同而药异。
诒按:脚气一证,前人归入类伤寒中:必憎寒壮热,病与伤寒相似,甚则有冲心之患,敢谓之重证。外台有大犀角汤及风引汤,后人有鸡呜散等方,均为专治脚气之重剂。乃今时所谓脚气者,则以脚膝酸软而肿者,谓之湿脚气,不肿者,谓之干脚气,专用防己、木瓜、牛膝、薏米等风湿之药治之。与前人所称者,大相径庭。学者不可不辨。
孙讦:前人之法,及今时所治,如有精义,兼参可也,学者不可偏废。
14.遗精门
遗精无梦,小劳即发,饥不能食,食多即胀,面白唇热,小便黄赤。此睥家湿热,流入肾中为遗滑,不当徒用补涩之药;恐积热日增,致滋他族。
萆薢砂仁茯苓牡蛎白术黄柏炙草山药生地猪苓
诒按:此等证,早服补涩,每多愈服愈甚者。先生此案,可谓大声疾呼。
邓评:认题清楚,立方熨贴。非若近世之医,或因遗精无梦而峻用补涩,或以湿热内留而专事通利,凡其弊与此病适相同也。
孙评:此人必身强色苍,今因病而面白耳。
再诊;眼药后遗滑已止,唇热不除,睥家尚有余热故也。
前方去砂仁黄柏加川连苦参
诒按:唇热属脾。
邓评:循理用药,自能应手,加减亦中肯綮。
少阴为三阴之枢,内司启闭,虚则失其常矣。法宜填补少阴;或通或塞,皆非其治。
六味丸去泻加菟丝子沙苑杞子
诒按:此补肾之乎剂,可以常服无弊。
邓评:重在补而不重在塞,可谓至理至情。
孙评:填补之法,似宜从叶氏有情之品。
遗精伤肾,气不收摄,入夜卧著,气冲上膈,腹胀呼吸不通,竟夕危坐,足跗浮肿清冷,小便渐少。此本实先拨,枝将败矣,难治之证也。
都气丸加牛膝肉桂
诒按:此阴阳两损,气不摄纳之重证,舍此竟无良法,然亦未能必效也。
邓评:本虚而病重,至此难为力矣。区区丸药,乌能有济,且恐不得下咽耳。
阴亏阳动,内热梦泄。
六味丸加黄柏砂仁
诒按:六味合封髓法也,亦妥贴易施。
邓评:肾虚湿热,当用此法为准。
15.小便门
两尺软弱,根本不固;小便浑浊,病在肾脏;久久不愈,则成下消。
六味丸加天冬麦冬杞子五味子
诒按:方法稳切。
邓评:小便浑浊,绝不犯分利治法,惟凭之于脉耳。
孙评:此症必小便频而且数。
形伟体丰,脉得小缓。凡阳气发泄之人,外似有余,内实不足,水谷之气,不得阳运,酿湿下注,而为浊病,已三四年矣。气坠宜升阳为法,非比少壮阴火自灼之病。
菟丝子茴香车前子韭子蒺藜茯苓覆盆子蛇床子黄鱼骨捣丸每服五钱
诒按:此证当以脾土为主。但与温养下元,尚非洁源清流之道。
又按:此与相火下注者不同,故用药如是。
邓评:老年体丰,温药以通补,尚合题旨。
菟丝子、韭子、茴香,为升阳之味。骨字或是胶字之误。蒺藜即是沙苑子。
孙评:因水谷酿湿,故柳云宜以脾土为主。然形丰者必肥白而非花黑也。
相火下注者用封髓法。
烦劳四十余天,心阳自亢,肾水暗伤,阳坠入阴,故溲数便血,不觉管窒痛痹,实与淋证不同。其中虽不无湿热,而寝食安然。不必渗泄利湿,宜宁心阳`益肾阴,宣通肾气以和之。
熟地炭人参霍石斛丹皮泽泻茯苓远志柏子仁湖莲肉
诒按:此治本之方,由其论病亲切,故立方自稳。
邓评:随其因,就其证,合推其源,自无遁情。方内如细生地、元武板,尚可参入。
孙评:宁心阳,熟地宜易生地。
16.泄泻门
恼怒伤中,湿热乘之,脾气不运,水谷并趋大肠,而为泄;腹中微疼,脉窒不和,治在中焦。
藿梗川朴神曲泽泻茯苓陈皮扁豆木瓜
诒按:此方妙在木瓜一味,兼能疏肝。须知此意,乃识立方选药之妙。
又按:案中脉窒句,不甚明了。
邓评:方实轻灵可喜。
脉窒即是涩滞之意。但何不竟云脉涩为直捷了当!
17.痢疾门
暑湿外侵经络则为疟,内动肠藏则为痢,而所恃以攘外安内者,则在胃气。故宜和补之法,勿用攻削之剂,恐邪气乘虚,尽入于里也。
诒按:案语殊妙,惜此方之佚也。
邓评:疟痢并作,宜和养胃气,为至要之言。拟升阳益胃汤以补其缺。
孙评:根本深谭,入理妙论。
喻西昌用人参败毒散,正因此也。
18.大便门
气郁不行,津枯不泽,饮食少,大便难,形瘦脉涩。未可概与通下。宜以养液顺气之剂治之。
生地当归桃仁红花枳壳麻仁甘草杏仁
诒按:此气阻液枯之证,拟加鲜首乌。
邓评:仲景虽有脉涩可下之例,究属涩不宜下者罕见也。此方宗通凿汤而交通之,却胜于原方,以其流利不滞也。
孙评:鲜首乌或鲜苁蓉,均是养液润下妙品。
大便闭结,水液旁流,便通则液止矣。
大承气汤加甘草
诒按;据吴鞠通之论,用调胃承气法为稳。
邓评:加甘草以缓之极妙。
孙评:此证必大腹硬满,按之或痛;若不硬满者,即无燥矢闭结,不可用承气。
再诊:前方加当归白芍
邓评:想其营分亦伤,故加归、芍以养之。
三诊:改用制军加浔桂厚朴
邓评:三诊想因旁流挟湿,非温不化。
下血后,大便燥闭不爽,继而自利,白滑胶粘,日数十行,形衰脉沉。必因久伏水谷之湿。府病宜通,以温下法。
生茅术制军熟附子厚朴
诒按:自利胶滑,有因燥矢不行,气迫于肠,而脂膏自下者。当专行燥矢,兼养肠液,未可概以湿论也。
邓评:苟系燥矢而利胶粘,其粪仍燥结。据继而自利白滑胶粘,当有湿积。方极周到。
孙评:此又是一格,学者务宜细考虚实,病而腹满痛者,亦可参用此法,以下寒湿之积,利出白滑胶粘为验。
脾约者,津液约束不行,不饥不大便。备尝诸药,中气大困。仿古人以食治之法。
黑芝麻杜苏子二味煎浓汁如饴,服三五日,即服人乳一杯,炖温入姜汁二匙。
诒按:此无法之法也。良工心苦矣。
邓评:中气既已大困,似宜醒运中枢以致开阔,如归芍六君与枳术丸之类,二法均可取用。
孙注:华用康先生遇一伏暑后不饥不食,大便燥闭,如是者半年余矣。用鲜苁蓉二两,漂淡,合五仁汤、梨汁等而愈者,想系初起过投苦燥,脾阳愈旺而胃阴益伤,故用叶氏养胃阴之法,与此正同。
便血,不独责虚,亦当责湿,所以滋补无功,而疏利获益也。兹足痿无力,其湿不但在脾,又及肾矣。当作脾肾湿热成痹治之。
萆薢薏仁白术石斛牛膝生姜
诒按:案语明确,方亦简当。
邓评:便血责湿,当亦恒见,诚阅历有得之言。如但在脾,立法犹易,并及于肾,则较难秉笔也。兹就足痿无力,尚未可断定及肾。立方固甚简当,拟去生姜,增炮姜、砂仁、归身;如果已及于肾,黑地黄丸亦可用也。
孙评:便血属虚者,黄土汤、归脾汤是正法也。此因滋补无功而立此方。但《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徐氏又有痔血宜清之说,不可不考。
泻痢便血,五年不愈,色黄心悸,肢体无力。此病始于脾阳不振,继而脾阴亦伤。治当阴阳两顾为佳。
人参白术附子炙草熟地阿胶伏龙肝黄芩
诒按:此理中合黄土汤法也。方案俱切实不肤。
邓评:用古合度,此即黄土汤加入参也。有一种虚黄病,阴阳两伤,而小便时清时黄者,极可借用此法,盖此病亦类虚黄。
鼻痒心辣,大便下血,形瘦,脉小而数,已经数年。
黄芩阿胶白芍炙草
诒按:此阴虚而有伏热之证,方特精简。
邓评:此方系黄芩汤加阿胶。用古能化,有得心应手之趣。
孙评:心辣,是热伏于营见证。
19.外疡门
肝经液聚气凝,为项间痰核。病虽在外,其本在内。切不可攻,攻之则愈甚矣。
首乌象贝白芍牛膝甘草牡蛎粉归身生地丹皮
诒按:议论平和,立方清稳。牡蛎粉一味,可以化痰消坚。
邓评:虚体患此,诚不可攻。斯法极王道精当,学者宜取法焉。
疡证以能食为要。兹先和养胃气。
石斛茯苓益智仁谷芽木瓜广皮
诒按:案语片言居要,惟用药嫌少力量。
邓评:柳师所评极是。
脉虚细数,阴不足也。鼠漏未愈,热在大肠。
六味丸加杞子天冬龟板黄柏知母五昧子
诒按:此肛门漏也,名为鼠漏,未知所本。脉证已属损象,故以滋补肝肾为主。
邓评:方颇切实,专治虚在阴者宜之。
大都因俗名偷粪鼠成漏,故名鼠漏。
孙注:肛门痈俗名偷粪鼠,故云鼠漏也。
20.妇人门
脾虚生湿,气为之滞,血为之不守。此与血热经多者不同。
白术泽泻白芍广皮炙草茯苓牛角腮灰川芎
诒按:认证既的,药亦丝丝入筘。
邓评:此与归脾汤题旨似同而异者。
腹满、足肿、泄泻。此属胎水,得之脾虚有湿。
白术茯苓泽泻广皮厚朴川芎苏叶姜皮黄芩
诒按:方案俱老当。
邓评:胎水之正法。
孙评:既云胎水,川芎动血,似属不宜,易白芍觉切。
胎前喘咳肿满,是脾湿不行,上侵于肺,手足太阴病也。治在去湿下气。
茯苓陈皮白芍泽泻厚朴当归苏梗杏仁
诒按:方颇灵动,再加紫菀、枇杷叶何如?
邓评:方论均的当。
紫菀、枇杷叶,兼可入肺之营络散邪。
孙评:喘咳去当归之辛温,易枳实、炒白术之化湿下气何如?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作痛,渐见足肿面浮喘咳。此血滞于先,水渍于后。宜兼治血水,如甘遂、大黄之例。
紫菀茯苓桃仁牛膝青皮杏仁山楂肉小川朴延胡
诒按:用其例而易其药,因原方太峻也。
孙评:桂枝似乎必用之品,再可增荆芥穗炭、细香附二味。
再诊:瘀血不下,走而上逆。急宜以法引而下之,否则冲逆成厥矣。
归身滑石蒲黄通草牛膝瞿麦五灵脂赤芍
邓评:心灵手敏,随机应变,迭经四诊,绝不拘泥置之,活泼泼地,非庸工所能及也。
三诊:膈宽而腹满。血瘀胞中。宜以缓法下之。
大黄青皮炙草丹皮桃仁赤芍归身
又丸方:牛膝一两赤芍延胡蒲黄五灵脂川芎桂心桃仁各五钱归尾丹皮各八钱
邓评:改用丸药缓导,想其病势已减。
诒按:迭换四方,一层深一层,次序秩然,恰与病机宛转相赴。
胎前病子肿,产后四日即大泄,泄已一笑而厥,不省人事,及厥回神清,而左胁前后痛满,至今三月余矣。形瘦,脉虚,食少,少腹满,足肿,小便不利。此脾病传心,心不受邪,即传之于肝,肝受病而更传之于睥也。此为五脏相贼,与六腑食气水血成胀者不同。所以攻补递进,而绝无一效也。宜泄肝和脾法治之。
白术木瓜广皮椒目茯苓白芍
诒按:此等证情,非胸中有古书者,不能道只字。
邓评:是病吃紧肝脾两经,而能宛转道达,诫属老手之笔。
孙评:白芍用桂木同炒何如?
评选继志堂医案两卷
右继志堂医案两卷,曹仁伯先生所著也。先生讳存心,字仁伯,别号乐山,系常熟之福山人。幼时读书颖悟,长老咸目为令器。顾以家道不丰,一衿不足裕衣食,遂谋习医。从薛性天先生游。薛故郡中名宿,得先生剧尝之,谓将来光吾道者必曹生也。先生居薛所十年,帏灯焠掌,上自灵素,下逮薛喻诸家,无不研求贯串,乃出应病者之求,辄奏奇效。先生尝言:医者存心,须视天下无不可治之病,其不治者,皆我之心未尽耳。故其临病人也,研精覃思,直以一心贯乎病者之食息起居,而曲折无不周至。每有剧病,他人所弃而不治者,先生独能运以精思,而以数剂愈之。古人谓生死肉骨,先生诚有之焉。先生又言:每遇病机丛杂,治此碍彼,他人莫能措手者,必细意研求,或于一方中变化而损益之,或合数方为一方而融贯之,思之思之,鬼神通之,苦心所到,必有一恰合之方,投之而辄效者。以是知医者之于病,稍涉危疑,即目为不治而去之者,其不尽心之过为不少也。嗟乎l先生之言如此,即先生居心之笃厚,与艺事之精能,盖皆即是而可见矣。先生所著,有琉球百问、继志堂语录、过庭录、延陵弟子纪略诸书。经先生之孙博泉玉年裒集锓行,杨太常滨石序之。先生之行谊,备详于许君廷诰所撰家传中。先生以医名著,继叶薛诸公而起,德被吴中,名驰海外,至今人能道之。特其所著医案,于过庭录延陵弟予纪略外,未有传本。今年夏,偶于友人处,得见其门弟子所录存者。借中多阙误,因假归钞录,为之次第整理,删其繁乱,撷其精粹,间或赘以评语,以发明其用意之所在,钞成上下两卷,俾后人读之,犹可想见其诊病时危坐构思,旁若无人之概云。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月江阴柳宝诒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