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三杰》·贤夫人不忘守边客 大皇帝恩刺有功臣
左宗棠纳了贺瑞麟的条陈,奏请减厘以兴陕甘一带的茶务,没有多久,奉旨照准,即饬两省藩司照办。刘松山因见在省无甚事情,便返原防。时光易过,又是年余。
有一天,左宗棠接到李鸿章的书信,说是荐个人来投效。左宗棠即回书道:
手示拜悉:推荐人才,本属正理。惟在乎人之才不才为定:其人若才,弟已早知其名,或奏调,或咨取,犹惧不遑,奚用荐为。其人才,尊处不愿位置尸位之人,弟处虽正用人之际,其如莫能用何,务祈止之,勿劳跋涉。此间回多于汉,非熟悉回中情形者,无能为也。回之错处中土,自古而然,徒戎尚难,何况议剿?欲此花门种类而尽之,无论势有不能,亦理有不可。入关之始,即奏分别剿抚,盖不得已也。竭诚力行,已逾三载,至今岁春夏,乃见微效;安插平凉者,尚只数千。惟获讯金积狄河等处之回匪,亦知平凉安抚之局,实出至诚,陕西各回酋,始无词胁迫诸回;马化癡亦不能挟陕回以为重。然如马化癡父子,则实无抚理,而又不可深闭固拒,以绝甘回求抚之心,此诚难而又难者也。沙利奉其人,颇思主掌此间老回教,而其人亦不为回民所深信,弟亦不敢一时许其所请。公抚内地,三吴风气柔和,人民知礼,较之此间之剽悍成性,无理可喻,诚有霄壤之别矣。老怀愁闷,匆是手复。
左宗棠复信之后,忽见一个戈什哈匆匆的含笑而入,垂手禀知道:“三少爷、四少爷到了。”
左宗棠一惊道:“怎么他们两个都来不成?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