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画舫录
2025吉祥物
广告x

《扬州画舫录》·卷十三

◎桥西录

  “长堤春柳”在虹桥西岸,为吴氏别墅,大门与冶春诗社相对。

  跨虹阁在虹桥爪,是地先为酒铺,迨丁丑后,改官园,契归黄氏,仍令园丁卖酒为业。联云:“地偏山水秀(刘禹锡),酒绿河桥春(李正封)。”阁外日揭帘,夜悬灯,帘以青白布数幅为之,下端裁为燕尾,上端夹板灯,上贴一“酒”字。土酒如通州雪酒、泰州枯、陈老枯、高邮木瓜、五加皮、宝应乔家白,皆为名晶,而游人则以木瓜为重。近年好饮绍兴,间用百花;今则大概饮高粱烧,较本地所酿为俗矣。造酒家以六月三伏时造曲,曲有米麦二种,受之以范,其方若砖。立冬后煮瓜米和曲,谓之起酵,酒成谓之“醅酒”。瓜米者,糯稻碾五次之称。碾九次为茶米,用以作糕粽;五六次者为瓜米,用以作酒,亦称酒米。醅酒即木瓜酒,以此米可造木瓜酒,故曰瓜米。酒用米曲则甘美,用麦曲则苦烈。烧酒以米为之,曰米烧;以麦为之,曰麦烧。又有自酵酒糟中蒸出,谓之糟烧。其高梁、荞麦、べ豆均可蒸,亦各以其谷名为名,城外村庄中人善为之。城内之烧酒,大抵俱来自城外,驴驼车载,络绎不绝。秋成新ド,为“时酒”,又曰“红梅酒”,一曰“生酒”。时酒一斤,合烧羽之半,曰“火对”。合烧酒十分之二,曰“筛儿”。合挠酒、醅酒各均,为“木三对”。八月“红梅”新熟,各肆择日贴帖,曰“开生”,人争买之,曰“尝生”。至二月惊蛰后止,谓之“剪生”。酒以斤重,斤以{?舛}计,{?舛}以大竹为之,自一两至一斤,{?舛}准此为大小,《梦香词》云“巨{?舛}时酒论筛沽”是也。铺中敛钱者为掌柜,烫酒者为酒把持。凡有沽者斤数,掌柜唱之,把持应之,遥遥赠答,自成作家,殆非局外人所能猝辨,《梦香词》云量酒唱筹通夜市”是也。其烧酒未蒸者,为“酒娘儿”,饮之鲜美。以泉水烧酒和之,则成烧蜜酒,《梦香词》云“莺声巷陌酒娘儿”是也。酒铺例为人烫蒲包豆腐干,谓之“旱团鱼”。

  扬州宜杨,在堤上者更大,冬月插之,至春即活,三四年即长二三丈。髡其枝,中空,雨馀多产菌如碗。合抱成围,痴肥臃肿,不加修饰。或五步一株,十步双树,三三两两,?立园中。构厅事,额曰“浓阴草堂”,联云:“秋水才添四五尺(杜甫),绿阴相间两三家(司空图)。”又过曲廊三四折,尽处有小屋如丁字,谓之丁头屋,额曰“浮春”,楹联云:“绿竹夹清水(江淹),游鱼动圆波(潘安仁)。”

  扫垢山至此,蓊郁之气更盛,种树无不宜,居人多种桃树。北郊白桃花,以东岸江园为胜,红桃花以西岸桃花坞为胜。是地为桃花坞比邻,桃花自此方起,花中筑“晓烟亭”,联云:“佳气溢芳甸(赵孟ぽ),宿云澹野川(元好问)。”

  曙光楼面东,以晓色胜,城中人海于夏月侵晓出城看露荷,多在是。联云:“间津窥彼岸(苏?),把钓待秋风(杜甫)。”

  吴氏尊德,字宾六,徽州人,世业盐法。弟尊楣,字载玉,工诗,为张松坪太史之婿。吴氏为徽州望族,分居西溪南、南溪南、长林桥、北岸岩镇诸村。其寓居扬州者,即以所居之村为派。

  吴老典初为富室,居旧城,以质库名其家。家有十典,江北之富,未有出其右者,故谓之为“老典”。今已中落,里人尚指其门曰:“老典破门楼。”

  吴景和以一文起家,富至百万。子秘,字衡山,聪明过人,一目七行,世以孝称。

  吴楷,字一山,召试中书。工诗文词赋,善小楷,好宾客,精烹饪。扬州?车螯饼,其遗法也。女以节孝旌表建坊。

  吴家龙,字步李。好善乐施,载在郡志。  吴志涵,字蕴千。副榜,工制艺。

  吴重光,字宣三。举人,官代州知州。

  吴承绪,字芬瑜。举人,官赣南道。工制艺,与李鸣谦选《春霆集》。

  吴之黼,字竹屏,官按察使。工诗,画兰竹。  吴绍氵芳,字氵育南。工书,法孙过庭。

  吴绍灿,字?野;绍浣,字杜村:兄弟翰林。

  吴应诏,字殿?。举人中书,为人慷慨多经济。

  吴鲁,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