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画舫录
紫微终生运程
广告x

《扬州画舫录》·卷七

◎城南录

  瓜洲在大江北岸,康熙间,总河于成龙请瓜洲仪征口交江防同知管理。赵总河世显请于息浪庵护城堤埽工。雍正间,江溜北趋,嵇总河曾筠于瓜洲沿江抛填碎石,增修埽工。高总河晋以瓜洲城郭并无仓库,沿江一带,多系空旷,原非尺寸必争之地。不如将城收小,让地与江,不致生工,今因之,故于新港口收江。南巡至此,乃出扬郡;回銮至此,乃入扬郡。而炮台口之柳城,已成废隍,今呼为“鬼脸城”。御制诗注云:“蔡宽夫诗话,润州大江本与扬子桥对岸,瓜洲乃江中一洲耳。”李绅诗“扬州郭里见潮生”。白瓜洲以闸为限,潮遂不至扬州。  夫唐时扬州尚见潮,何况于汉。著述家迁就枚乘赋语,俱以“曲江观潮”为是杭非扬,且谓广陵旧治甚大,钱塘当在所辖之内者,与刻舟胶柱之见何异。既为之辨,复作诗云:“江里洲传瓜字曾,广陵潮昔有明征。开元以后襟喉要,乾道之间城堡兴。占地其来亦已久,让川虽妥卒何能。去年异涨坍沙碛,幸保安然惕倍增。”

  吴园即大观楼旧址,楼在瓜洲城南隅。顺治间,海舟入犯,毁于火。康熙间,防江郡丞辽东刘藻治城堞,增置楼橹斥堠,别择地建大观楼,王文简为之记。而大观楼旧址,则为歙人吴氏别墅,赐名锦春园,及“竹净松蕤”扁。园门外?石为岸,中建御书楼,楼前为东暖房,后有梅花厅、渔台、水阁、江城阁、桂花厅,皆绕池四面,楼左建宫门,中为前正房、后正房、后照房,皆仿坐落做法,吴氏名家龙,子光政同建。

  三汊河在江都县西南十五里,扬州运河之水至此分为二支,一从仪征入江,一从瓜洲入江。岸上建塔名天中塔,寺名高?寺,其地亦名宝塔湾,盖以寺中之天中塔而名之者也。圣祖南巡,赐名“茱萸湾”,行宫建于此,谓之塔湾行宫。上御制诗有“名湾真不愧”句,即此地也。  高?寺大门临河,右折,大殿五楹,供三世佛,殿后左右建御碑亭,中为金佛殿。殿本康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