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證論》·卷八 方劑
玉女煎
熟地 (五錢)、石膏 (三錢)、知母 (三錢)、麥冬 (三錢)、 牛膝 (三錢)
陳修園力闢此方之謬, 然修園之所以短於血證者即此, 可見夫血之總司在於胞室, 而胞宮衝脈上屬陽明, 平人則陽明中宮化汁變血, 隨衝脈下輸胞室, 吐血之人, 胞宮火動氣逆, 上合陽明, 血隨而溢, 欬嗽不休, 多是衝陽上合陽明, 而成此亢逆之證, 方用石膏知母, 以清陽明之熱, 用牛膝以折上逆之氣, 熟地以滋胞宮之陰, 使陽明之燥平, 衝脈之氣息, 亢逆之證乃愈矣, 景岳制此方, 曾未見及於此, 修園又加貶斥, 而王士雄, 以為可治陰虛胃火齒痛之證, 皆不知此方之關衝脈, 有如是之切妙也, 麥門冬湯治衝逆, 是降痰之劑, 此方治衝逆, 是降火之劑。
聖愈湯
即四物湯, 加黃耆人參。 參蘇飲
人參 (五錢)、蘇木 (四錢)
治吐?產後, 跌打損傷, 瘀血干肺, 鼻起煙煤, 面目茄色, 蓋謂肺金氣足, 則制節下行, 血不獨不能犯肺臟, 而亦不能犯肺之氣分也, 今不獨干犯氣分, 瘀血上行, 並真犯肺臟, 血者肝木所司, 金氣將絕, 木乃敢侮之, 肺氣已敝, 血乃得乘之, 方取蘇木秉肝木之氣, 色赤味鹹以破血, 是治肝以去肺之賊, 而急用人參生津調肺以補氣, 使肺氣一旺, 則制節自行, 而血不得犯之矣。
參附湯
人參 (一兩)、附子 (八錢)
人之元氣, 生於腎而出於肺, 肺陰不能制節, 腎陽不能歸根, 則為喘脫之證, 用附子入腎補陽氣之根, 用人參入肺以濟出氣之主, 二藥相濟, 大補元氣, 氣為水之陽, 水即氣之陰, 人參是補氣之陰, 附子是補水之陽, 知此, 則知一切補氣之法。
通脾泄胃湯
黃蘗 (三錢)、元參 (三錢)、防風 (三錢)、大黃 (一錢)、知母 (三錢)、炒梔子 (三錢)、石膏 (三錢)、茺蔚 (三錢)
此方乃通治眼目外瘴之方, 借治目?亦宜, 方取諸品清熱瀉火, 使火不上薰, 則目疾自除, 而防風一味, 獨以去風者治火, 火動風生, 去風則火勢自熄, 茺蔚一味, 又以利濕者清熱, 濕蒸熱遏, 利濕則熱氣自消。 通竅活血湯
赤芍 (三錢)、川芎 (一錢)、桃仁 (三錢)、紅花 (一錢)、老蔥 (三錢)、 生薑 (三片)、大棗 (三枚)、麝香 (少許)、黃酒 (一杯) 大棗 薑 蔥
散達升騰, 使行血之品, 達於巔頂, 徹於皮膚, 而麝香一味, 尤無所不到, 以治巔頂胸背, 皮膚孔竅中瘀血, 誠有可取, 王清任醫林改錯, 論多粗舛, 而觀其一生所長, 只善醫瘀血, 此湯亦從小調經套來, 故可採。
防風通聖散
大黃 (錢半)、芒硝 (三錢)、防風 (三錢)、荊芥 (二錢)、麻黃 (一錢)、 炒梔子 (三錢)、白芍 (三錢)、連翹 (一錢)、川芎 (二錢)、當歸 (三錢)、 甘草 (一錢)、桔梗 (二錢)、石膏 (三錢)、骨石 (三錢)、薄荷(一錢)、 黃芩 (三錢)、白朮 (三錢)
吳鶴?曰, 防風麻黃, 解表藥也, 風熱之在皮膚者, 得之由汗而泄, 荊芥薄荷, 清上藥也, 風熱之在巔頂者, 得之由鼻而泄, 大黃芒硝, 通利藥也, 風熱之在腸胃者, 得之由後而泄, 滑石梔子, 水道藥也, 風熱之在決瀆者, 得之由溺而泄, 風注於膈, 肺胃受邪, 石膏桔梗, 清肺胃藥也, 而連翹黃芩, 又所以袪諸經之遊火, 風之為患, 肝木主之, 川芎歸芍, 和肝血也, 而甘草白朮, 所以胃氣而健脾, 此方除硝黃名雙解散, 謂表裏兩解, 營衛俱和也, 本方名通聖散, 極言功用之妙耳, 余按此方, 治表裏實熱, 外無汗, 內便堅之症, 無論何證, 通治一切, 亦不但治中風也。
千金葦莖湯
葦莖 (五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