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弓任季氏宰小考

作者:林志鹏
《論語‧子路》:「仲弓爲季氏宰,問政。」皇侃云:「仲弓將往費為季氏采邑之宰。」[1]邢昺《疏》:「冉雍為季氏家宰,而問政于夫子也。」按,邢氏說是。「宰」在殷卜辭及金文中已見(如「宰丰」、「宰甫」),至西周中晚期,宰在政治活動中日益重要,其職掌在金文所見主要有二:一是管理王家內外,傳達宮中之命;二是在錫命禮中作儐右或代王賞賜臣下。春秋時期,各國多置「太宰」,除職司公室內外事務,還出納國君之命、出使列國,甚至執國柄,其基本執掌為諸侯公室之總管[2]。《禮記‧曲禮下》:「問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當時協助卿大夫統治的家臣亦稱「宰」,分家宰和邑宰二種:家宰掌管全家的政務,邑宰則掌管某邑的政務,包括財政和軍政[3]。《孔子家語‧相魯》:「孔子初仕,為中都宰。」[4]孔子門人任宰者如子夏為莒父宰(《論語‧子路》)、子游為武城宰(〈雍也〉)[5]、宓不齊為單父宰(《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6]等。從上博三〈仲弓〉所謂「為之主謀焉」及孔子所告「老老慈幼,先有司,舉賢才,宥過赦罪」[7]、慎喪祭之內容來看,仲弓所任季孫氏之宰當為家宰。楚竹書〈仲弓〉:「使雍也從於宰夫之後」,「宰夫」一詞見於《周禮‧天官》,其職為下大夫,掌正治朝之位,並處理諸臣、百姓上書及財政審計等[8]。簡文「宰夫」蓋指卿大夫之家宰。

子路、仲弓及冉有曾先後任季氏之家宰。子路為季桓子之宰見於《左傳‧定公十二年》、《孔子家語‧相魯》[9]、《禮記‧禮器》[10]、《史記‧仲尼弟子列傳》[11]等,據《史記‧孔子世家》:「定公十三年夏……使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12],其任季桓子家宰當在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四九七年)。據《論語》所記,子路為季氏家宰時曾先後舉閔子騫、子羔為費宰,其時當季氏墮費不久[13],費邑必難治理,所以〈雍也〉:「季氏使閔子騫為費宰。閔子騫曰:『善為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先進〉亦載:「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14]孔子離魯去衛的時間在墮三都後不久[15],子路既隨孔子行,必辭退季氏家宰之職[16],則其任職時間不過一年左右。

仲弓接任季桓子宰的時間可能在孔子離魯前,是以能當面問政於夫子,而〈仲弓〉所謂「從於宰夫之後」可能正指接任子路家宰之主政位置,「宰夫」所指為子路。《論語‧子路》:「子適衛,冉有僕。」是冉求亦隨孔子適衛,據《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哀公三年(公元前四九二年)季桓子卒,康子本欲召孔子相魯,為公之魚諫止,遂舉冉求為宰[17],此亦為仲弓任季氏家宰之下限,其任職時間約有四、五年左右。冉有繼仲弓為季氏宰,於哀公十一年(公元前四八四年)帥左師擊退來侵之齊軍[18]。《史記‧魯周公世家》:「齊伐魯。季氏用冉有有功,思孔子,孔子自衛歸魯。」[19]同年冬,季氏欲用田賦,使冉有訪諸孔子,為孔子所斥責[20]。
釐清子路、仲弓、冉有任季氏家宰之年代後,又可進一步思考仲弓是否「少孔子二十九歲」[21]。《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例記孔門弟子名、字及國籍,其下若知其生年者,往往記少孔子幾歲。傳文記仲弓僅云「冉雍字仲弓」,未記其年歲及曾任季氏宰之經歷,其下緊接冉求及子路,記冉有云:「少孔子二十九歲,為季氏宰」;記子路云「少孔子九歲」「為季氏宰」。惟司馬貞《史記索隱》於仲弓傳文引《孔子家語》云:「伯牛之宗族,少孔子二十九歲」[22],則仲弓與冉有同年。《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載子貢歷述及見之孔門弟子亦以仲弓、子路、冉求為序,蓋三人皆曾為季氏宰,故以類相從,後周盧辨注此篇以冉求為冉雍子[23],是已疑仲弓之年輩高於冉求。今本《家語》未見司馬貞所云仲弓「少孔子二十九歲」之記載,此蓋〈七十二弟子解〉佚文。或疑此文乃司馬貞誤記(與下文冉求「少孔子二十九歲」相混),但可能《孔子家語》原文已誤,《索隱》只是錄之以備參,但亦不能排除《家語》佚文所云為實錄。子路任季桓子家宰時為四十五歲,冉求任季康子宰時為三十一歲[24],依前定仲弓為季桓子宰在魯定公十三年至十四年間,以其少孔子二十九歲計,則其年歲約為二十五歲。以一般常理論,子路、冉求皆過而立之年任季氏宰,仲弓似不當例外。但《論語‧雍也》載孔子稱讚冉雍「可使南面」;「犁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先進〉記孔門四科,仲弓與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並列德行,可知仲弓才德兼備,為時人所推崇[25],孔門先進有顏淵、仲弓,猶後之有游、夏也。至《荀子》及《說苑》更以仲弓與孔子並舉,許為大儒[26]。仲弓與冉由同歲而早六年任季氏宰,除際遇使然,亦有天縱英才之因素存於其間,此不能一概以情理而論也[27]

--------------------------------------------------------------------------------

[1] 見程樹德《論語集釋》引。劉寶楠《正義》云:「宰者,大夫家臣及大夫邑長之通稱,皇《蔬》獨謂仲弓將往費為季氏邑宰,則以夫子所言得專刑賞、任人,當為邑宰事也。」

[2] 劉雨、張亞初《西周金文官制研究》,頁三九,北京,中華書局,一九八六年五月。
[3] 楊寬《西周史》,頁四二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一九九九年四月。
[4] 〔清〕陳士珂:《孔子家語疏證》,頁一,上海,上海書店。《史記‧孔子世家》:「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由中都宰為司空,由司空為大司空。」

[5] 按,《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載子羔亦曾「仕為武城宰」。

[6] 〔清〕陳士珂:《孔子家語疏證》,頁二二四,又見《說苑‧政理》、《新序‧雜事二》、《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按,馬驌《繹史‧孔門諸子言行二》載《家語》「子貢為信陽宰,將行,辭於孔子。」未見於今本,當為佚文。

[7] 按,「主謀焉」、「宥過赦罪」二詞之考釋參考周鳳五師〈上博《仲弓》篇重探〉(未刊稿)一文。

[8] 按,《大戴禮記‧保傅》「食以禮,徹以樂。失度則史書之,工誦之,三公進而讀之,宰夫減其膳,是天子不得為非也。」此宰夫則又專指膳宰。

[9] 《左傳‧定公十二年》載子路為季氏宰,將墮三都,季氏墮費,公山不狃、叔孫輒率費人襲魯,時孔子為魯司寇,遂命申句須、樂頎伐之,平定此亂。《孔子家語‧相魯》同記此事。

[10] 《禮記‧禮器》:「子路為季氏宰。季氏祭,逮闇而祭,日不足,繼之以燭。雖有強力之容,肅敬之心,皆倦怠矣。有司跛倚以臨祭,其為不敬大矣。他日祭,子路與,室事交乎戶,堂事交乎階,質明而始行事,晏朝而退。孔子聞之,曰:『誰謂由也而不知禮乎﹗』」又見《孔子家語‧曲禮西赤問》。

[11]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路為季氏宰,季孫問曰:『子路可謂大臣與?』孔子曰:『可謂具臣矣。』」。」

[12] 〔漢〕司馬遷:《史記》(點校本),冊六,頁一九一六,北京,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九月。

[13] 按,崔述云:「此事當在子路為季氏宰之時。魯定公五年,公山不狃以費邑見於《傳》,至十二年奔齊,而費始無宰。然則子羔之舉,當在季氏初墮費之後也。」見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九九年六月三版)頁七七引。

[14] 按,以《論語‧雍也》所載閔子騫語,似未接受費宰之職,但馬驌《繹史‧孔門諸子言行二》錄《孔子家語》佚文有「閔子騫為費宰,問政於孔子」一段,則閔子騫又似曾接受此職位。

[15] 《史記》載孔子離魯時間有定公十二、十三、十四年三說,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頁二六云:「孔子去魯,《世家》(指《孔子世家》)在定公十四年,《魯世家》在十二年,《衛世家》在靈公三十八年,則當魯定公十三年。」據錢氏所考,當在定公十三年。

[16] 明人趙時雍《子路年表》(收入《先秦諸子年譜》冊三,頁六八二,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二零零四年三月)以子路從孔子去魯適衛為定公十二年,時年四十五歲;定公十三年為季氏宰,墮三都;至定公十四年又從孔子自宋適陳過匡。按,孔子離魯時間當在定公十三至十四年間,依《史記‧孔子世家》所云子路為季氏宰為定公十三年,則子路於孔子離魯前已任季氏家宰。《年表》所云子路先隨孔子適衛,翌年任季氏宰,惟墮三都事涉及孔子以魯司寇身份命申句須等平定費亂,不當措於離魯之後。

[17] 〔漢〕司馬遷:《史記》(點校本),冊六,頁一九二七。《左傳‧哀公三年》亦記:「秋,季孫有疾。……季孫卒,康子即位。」惟未及召孔子事。

[18] 見《左傳‧哀公十一年》及《史記‧孔子世家》

[19] 〔漢〕司馬遷:《史記》(點校本),冊五,頁一五四五。《史記‧孔子世家》:「冉有為季氏將帥,與齊戰於郎,克之。……以幣迎孔子,孔子歸魯。」

[20] 見《左傳‧哀公十一年》。《論語‧先進》:「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孟子‧離婁上》述此事云:「求也為季氏宰,無能改其德,而賦粟倍他日。」

[21] 朱淵清〈仲弓的年齡及其身份〉一文(見「孔子2000」網「清大簡帛研究」專欄)已疑《史記索隱》所云仲弓「少孔子二十九歲」為誤記,可參看。

[22] 〔漢〕司馬遷:《史記》(點校本),冊七,頁二一八九至二一九三。

[23]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頁六九云:「大戴記衛將軍文子篇注以冉求為冉雍子,恐不可信。」

[24]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頁六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一九九九年六月三版。

[25] 《大戴禮記‧衛將軍文子》載子貢對文子述孔門弟子「在貧如客,使其臣如藉,不遷怒,不探怨,不錄舊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曰:『有土君子,有眾使也,有刑用也,然後怒;匹夫之怒,惟以亡其身。』《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又見《孔子家語‧弟子行》。

[26] 《荀子‧非相》:「帝堯長,帝舜短;文王長,周公短;仲尼長,子弓短。」〈非十二子〉:「今夫仁人也,將何務哉?上則法舜、禹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說。」並以仲尼、子弓為大儒。《說苑‧修文》鋪陳《論語‧雍也》仲弓問子桑伯子一章,並謂「仲弓通於化術,孔子明於王道,而無以加仲弓之言。」

[27] 按,吾友李虎子以簡文仲弓自稱「僮愚」,語極謙卑,可作為仲弓年少而接任季氏家宰之旁證,其說是。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