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碑碣
人们走进寺庙,往往可以看到石造的碑碣立在大殿的前面,这种碑碣简称为碑(图35),是专门记载与庙有关的事迹,如寺庙的历史,修建的经过,建庙、修庙出钱出力的人名等等。在规模较大和历史悠久的寺庙里,这种碑还不止一块,有时还把重要的石碑立在专门建造的碑亭中加以保护。
碑既然成为记事的一种形式,它就不仅在寺庙里,而且还出现在其他需要记事的地方。清朝乾隆皇帝在巡视沈阳故宫时,加建了一座专门储放四库全书的文溯阁,并且在文溯阁的旁边特别建造了碑亭,亭中立碑刻记着建阁的经过。在河南永成县北郊的芒砀山,有一块名为“日月汉高祖斩蛇处”的石碑,据《史记》记载,一日汉高祖喝了酒率众将士夜行至此,走在前面的下臣报告说前有大蛇挡道,高祖说:“壮士行,何畏”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