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潜文学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作者:张贵君
当前我国文学教育理论还比较欠缺,关于“文学教育”的专门系统的理论研究较少,且大都局限于语文教学方面的研究。对文学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够全面。有人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教学;有人认为文学教育就是文学的教育功能。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在文学教育中,重知识性和工具性,轻文学性和审美性,这种观念遮蔽了文学本身的特性与魅力,使得文学教育与文学发展没有形成“良性互动”而造成双重损失。朱光潜文学教育思想包括关于文学的教育和文学对人的教育作用两个方面,不仅包括文学创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文学的趣味审美教育,同时还包括文学对人的主体性精神的教育。可以说是以审美教育为出发点,将语文教育、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人文教育融为一体。不仅彰显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也在文学审美和鉴赏活动中实现了人的本体建构。朱光潜的文学教育观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当前的文学教育建设给予指导。 

理论建构层面

朱光潜的文学教育思想移西方美学之花接中国传统文化之木,建构了中西文化比较互释的理论体系。朱光潜长期受西方教育,对学术有着相当的自觉,一直把建立中国现代文艺理论体系作为自己追求的一个重要学术目标。他的文学教育理论,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都基本上和20世纪中国的大部分学者一样,是借鉴西方现代学术成果来建设中国的思想文化。他的国学教育,促使他以中国传统心性和学养来接受西方新学;接受西方文化教育之后,又打通中西方文化的界限,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为中国文论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劳承万认为朱光潜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尤其是前期)颇具特色:“以‘出世-入世’的二极性态度(艺术形而上学)和现代多学科的实证知识(心理、生理、文学、历史——艺术生理学),去融汇西方哲人学说(康德、克罗齐、尼采、叔本华……后期则是马克思、恩格斯)。纵横交织,层次分明,使之成为一个五彩缤纷、斑斓驳杂的理论体系。” 将这一理论体系用在朱光潜的文学教育观中也恰如其分。从《文艺心理学》到《诗论》,在学术境界上不断跨越,在中西文化的互释汇通中,沟通了艺术与人生的内在关系,也拉近了中西方文化学术的距离,为中国文学、诗学、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朱光潜是从心理学走上研究文学之路的,在《文艺心理学》里面渗透着朱光潜的文学教育思想。其《文艺心理学》综合性地介绍了西方近代以来的重要的美学成果,以中西文论互相印证,以中国文学来印证西方文论,并得出自己的见解。朱光潜不仅把克罗齐的“形象直觉”说从哲学的领域转化到心理学领域,引入了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和立普斯等人的“移情说”对其加以补充阐释,并且把无功利无目的的美感经验,限制在一霎时的凝神观照,使绝对的绝缘变为了有限范围内的。他创造性地将艺术与人生巧妙地连在了一起,将西方的“审美无功利性”本土化为“无所为而为”,一方面注重文学审美的独立性,同时也肯定文学审美对于人和人生的积极作用,将文学的审美情感教育作用彰显了出来,可以说是在继承克罗齐等人的西方美学成果的基础上,拥有自我学术判断的创新。
《诗论》可以说是朱光潜在文学教育实践上所提供的最好的理论教材。朱光潜采取多学科结合的开阔视野进行诗学研究,古今中西沟通融合,博采众长,从中西比较互释的角度去阐释文学的特质,以多元的视点并从文艺审美的高度进行阐释,不仅具有审美情感提升的教育意义,同时在文学研究上还具有方法论的教育意义。这种中西互阐的诗学研究方法拓展了国人的眼界,更是开拓了中西比较诗学的先河。朱光潜努力纠正传统诗话的不足,自觉地、有意识地借鉴西方心理学等理性的科学方法对诗学展开分析和探讨。例如用西方美学的“游戏说”阐释中国诗的“谐”与“隐”;用王国维的“境界”说和克罗齐的直觉说结合构建情趣与意象的契合这一诗的境界;用近代美学的审美筋肉论、内摹仿说来阐释中国古典诗文的音律节奏论等等,为中国诗的发展提供了启发和借鉴。

另外,朱光潜翻译了柏拉图、克罗齐、黑格尔、维柯等人大量的西方美学经典名著,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学翻译理论,为中国现代文学、美学及整个学术的建设和发展、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无以伦比的贡献。

趣味提升层面
当前在全球化、市场化的社会大潮中,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文艺活动的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的转变。在文学开放性阅读和个人化多元化思维发展趋势的今天,文学消费者的趣味追求也变得多元化。文艺界个人化、私人化和多元化的写作模式盛行,有些作家放松了自己的人格修养,把文学作品当做表现自己私人情绪和欲望的载体,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在“日常生活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的现代社会,文学艺术场域也开始转型,文学的边界开始扩大,文学的经典意义甚至也已改变。面对此,文学教育也要面向现代社会,要与时俱进。在当前社会文化语境中,不仅要重视经典意义上的文学教育,同时对消费意义层面和娱乐意义层面的文学教育也要给予适当关注。

文化在很大意义上是靠经典来承载的,朱光潜的文学教育思想中渗透着对传统经典作品所包孕的审美意蕴、精神价值、文化内涵的重视。现代社会的文学教育承载着对传统文学经典的文化传承,同时还承担着新经典的发现,责任重大。现代文学教育在对传统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审视学习的基础上,还要贯注现代思想精神,以实现古典精神意蕴与当下人文精神的沟通。朱光潜文学教育思想中对提高读者的审美趣味的要求,对文艺创作心口如一、思想与语文相统一的创作原则的规定,对作家人品修养的重视,对中国传统含蓄淡雅的无言之美审美趣味的肯定,对文艺既要表达个人情感又要对人生世相有着普遍的同情等文学教育思想,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学术融会贯通的文化投影。是在对文学本身的艺术特质肯定的前提下,强调文学对人的精神感染和启发作用;既坚守了文学的审美本质属性,又继承了中国传统“诗教”精神,拓宽了中国传统文艺所载之“道”的内涵,将文艺所载之“道”从传统抽象的道德说教延伸为现代的对人生世相的同情与关怀。在当前多元化的文化趣味追求中,对流行、时尚、通俗等文学趣味追求也不能一概排斥,应尽力从文学的审美属性出发,从文学对人生、社会、世界的生命领悟,文学对人的心灵的情感启发这一角度,从文学对人生普世的关切同情的角度来寻求相对统一的价值立场,既高扬文学的艺术魅力,又让文学发挥其积极的教育作用。

发展文学教育也不能只局限于在学校内部实施文学教育,还要在更为广阔的层面来展开。要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多层面接触文学、营造文学的发展空间,让个体在文学的情感陶冶中实现自我的教育发展,以此提高整个国民的审美趣味和人文精神。朱光潜认为个人因教育程度及资质禀赋的不同,文学审美趣味也不尽相同,因此要通过学问的修养来提升审美趣味。通过广泛阅读优秀作品提高学识经验的修养,提高文学审美鉴别能力,通过不断练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通过作家人格品德修养提高文学价值品位,让这些能力和素质潜移默化为一种精神营养,成为写作者精神世界和情感领域中的一部分,成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些对于现时代的文学教育来说,同样适用。

情感教育层面

当前电信技术的高度发展,图像网络文化的广泛运用,肆意冲击着人们的精神家园,给文学带来了莫大的冲击,文学审美理想也被弃置边缘地带愈加萎弱,文学的失落直接冲击着当下的文学教育,文学精神在大众文化的解构下出现了危机。同时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却日益贫瘠起来,逐渐变得功利化、世俗化、物质化,影响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和活力。当代社会人文精神的失落,当代人的精神生态也出现危机。朱光潜用文艺的审美特性来净化人心、美化人生的文学教育思想,是其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从精神人格角度,对文艺和人生的关系做出的选择。劳承万认为朱光潜的学术思想“在‘唯物——唯心’广阔的往返领域中所形成的张力结构,是大贤大哲思维方式的功能结构,极能培育人的兼容调和心态,怡养人的多向情趣,开阔人的心胸”。

朱光潜在《谈美》的末章着重强调:“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反之,离开艺术也便无所谓人生。” 从人生到情趣,从情趣到艺术,人生离不开情趣,也就离不开艺术;从艺术到情趣,从情趣到人生,艺术离不开情趣,也就离不开人生;人生与艺术之间,通过“情趣”的中介作用而得以互相作用,互相生发。“人生艺术化”理论可以说是朱光潜文学教育思想的最高理想。它不仅是中国礼乐传统在现代的精神延续,也是中国传统儒道精神在现代的丰富与发展,同时也是西方生命哲学-美学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儒家的“诗教”传统强调艺术对人的人格修养的培育作用。道家借艺术和审美表达人与自然的交流,追求超越世俗和自我的艺术化生命境界。西方康德的审美的无利害性和席勒的美育思想,尼采的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也都有机的融合在里面。朱光潜将无功利的审美与社会现实人生联系到一起,以日神的观照来提升自我、感悟人生;以酒神的行动来改造社会,二者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人生艺术化”的文学教育思想是运用文艺作品对人生世相的深刻体悟和深切同情,来弥补现实人生的缺陷和不足。它虽是在民族危亡关头对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的人们的呼吁和反思,但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对于沉溺于感性世界的人们,仍能提供心灵救助和精神净化的作用,对于拯救文学精神,建构当代人的精神家园仍然有一定的启发性。

朱光潜的“人生艺术化”的文学教育理想是完整人格的表现,要求我们具备本色的、严肃豁达、至善的人生态度,用艺术审美和艺术情调走向生活,走入人生,通过艺术的力量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来影响人的人生价值观,从而促进人生命的完善。“人生艺术化”文学教育思想是以审美来洗刷私欲、净化人心,提升和完善自我的人格修养,实现人生的情趣化和艺术化,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品格。这一“人生艺术化”主张“不仅指向自由美好的个体人格建构,更以进步理想的群体社会文明建设为旨归”。

以艺术审美的情感去对待自然、社会、他人与自我,在自我与外物的情感交流中,物我天地自然和谐统一,化为一体,这正是我们现代人追求的目标。朱光潜“人生的艺术化”的文学教育思想引导我们拥有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与胸襟气度,引导我们做“生活的艺术家”。在“人生的艺术化”的艺术世界里,人的生命意义不是仅局限于个体的审美精神追求,同时还饱含对人生世态的深切同情和关怀。朱光潜由“小我”走向“大我”,为个体生命的艺术化和整个社会生命的艺术化在勾勒理想的蓝图,这渗透着浓郁的艺术生命气质和人道主义情怀。 朱光潜的文学教育思想正是以文学审美本身之“无用”,来发挥文学精神感染之“大用”。在文学的情感陶冶与精神启发作用之中,洗刷人的“私欲”,净化人的心灵,从而美化人生,塑造整个民族的品格和人文精神,这对解决当代社会的精神危机可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