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理学视阈:戴震对元气论思想的阐发
作者:王杰
引子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关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从来没有放弃对外在自然现象的追求和探索。这种追求和探索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就是在探索世界物质本原的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一门相对比较完整的学说──“元气”理论。元气理论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氤蕴和合而成,“气”稀微无形,虽视之不见,却弥漫宇宙空间;元气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中,它聚生而成万物,万物又离散而为元气。由于元气中阴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在戴震以前,对元气理论的这一思想特征,已有许多思想家做了大量不懈的努力,如荀子认为自然万物都是由统一的“气”所构成的,王充、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元气自然论”思想。张载、罗钦顺、王廷相等人,更是进一步发展了元气论,使其更加系统和完善。但真正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王夫之在更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上,继承了罗钦顺、王廷相等人的气学思想,提出了气先理后、气为本体、气即实有等观点,全面系统地解决了理气、道器问题,成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之集大成者。可以说,在宇宙本体论方面,戴震并没有比王夫之提供更多新的内容。戴震元气本体论学说不同于以往“气本论”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他全面继承了自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以来元气本体论的学说,试图以训诂考据为手段,通过严密细致的逻辑推理方法,打破了程朱理学赖以存在的“天理”基础,并引入了明清以来实学思潮中的“实体”观念,提出了“阴阳五行,道之实体”的思想,把其元气论建构在了坚实的“实体实事”基础之上,构筑了形态完备的元气实体思想。戴震的元气实体思想是由气、道、理逻辑地构成的,下面笔者通过对气、理、道的分析来阐释戴震的元气实体思想。
“气”的本原特性及存在的两种形态
戴震是在继承以往思想家关于元气思想及对理学“理本论”进行全面批判的基础上确立其元气实体思想的。戴震明确指出,“阴阳五行之运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人物之生生本乎是,由其分而有之不齐,是以成性各殊。”[①]“气”是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唯一物质实体和本原。如果戴震仅仅停留在对“气”为万物本原现象的描述上,则无任何新意可言。在这个问题上,戴震借助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气”产生万事万物的矛盾运动过程及其内在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在戴震看来,原始之气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内部相互摩荡、相互杂糅,从而演化出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这就是戴震所说的“在气化……则阴阳五行,杂糅万变,是以及其流形,不特品类不同,而一类之中又复不同。”[②]不但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由阴
引子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关注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国传统哲学从来没有放弃对外在自然现象的追求和探索。这种追求和探索的重要表现形态之一就是在探索世界物质本原的过程中,提出并发展了一门相对比较完整的学说──“元气”理论。元气理论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气”氤蕴和合而成,“气”稀微无形,虽视之不见,却弥漫宇宙空间;元气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中,它聚生而成万物,万物又离散而为元气。由于元气中阴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在戴震以前,对元气理论的这一思想特征,已有许多思想家做了大量不懈的努力,如荀子认为自然万物都是由统一的“气”所构成的,王充、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都相继提出了自己的“元气自然论”思想。张载、罗钦顺、王廷相等人,更是进一步发展了元气论,使其更加系统和完善。但真正完成这一任务的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王夫之在更高的理论思维水平上,继承了罗钦顺、王廷相等人的气学思想,提出了气先理后、气为本体、气即实有等观点,全面系统地解决了理气、道器问题,成为中国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之集大成者。可以说,在宇宙本体论方面,戴震并没有比王夫之提供更多新的内容。戴震元气本体论学说不同于以往“气本论”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他全面继承了自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以来元气本体论的学说,试图以训诂考据为手段,通过严密细致的逻辑推理方法,打破了程朱理学赖以存在的“天理”基础,并引入了明清以来实学思潮中的“实体”观念,提出了“阴阳五行,道之实体”的思想,把其元气论建构在了坚实的“实体实事”基础之上,构筑了形态完备的元气实体思想。戴震的元气实体思想是由气、道、理逻辑地构成的,下面笔者通过对气、理、道的分析来阐释戴震的元气实体思想。
“气”的本原特性及存在的两种形态
戴震是在继承以往思想家关于元气思想及对理学“理本论”进行全面批判的基础上确立其元气实体思想的。戴震明确指出,“阴阳五行之运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人物之生生本乎是,由其分而有之不齐,是以成性各殊。”[①]“气”是宇宙万物、社会人生的唯一物质实体和本原。如果戴震仅仅停留在对“气”为万物本原现象的描述上,则无任何新意可言。在这个问题上,戴震借助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气”产生万事万物的矛盾运动过程及其内在运动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在戴震看来,原始之气分化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内部相互摩荡、相互杂糅,从而演化出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这就是戴震所说的“在气化……则阴阳五行,杂糅万变,是以及其流形,不特品类不同,而一类之中又复不同。”[②]不但宇宙万物与人类社会由阴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