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广告x

合法性、视域与主体性——当前中国哲学研究的反省与前瞻

作者:彭国翔
作为从现代学科意义上对“中国哲学”近百年发展的反思,认为中国哲学研究存在所谓“合法性”的问题,无疑具有相当的意义。但深究精察,其本身也存在问题。那就是,这种问题意识背后对于“哲学”的理解,或者说思考该问题时自觉不自觉所选取的作为一种参照系的西方“哲学”观,其实不免限于西方近代以来以理性主义为主体的哲学传统。或者说,对于西方“哲学”的理解,存在着化约主义与本质主义的问题。事实上,“哲学”这一概念在整个西方传统中并非铁板一块、固定不变。夸张一点地说,甚至有多少西方哲学家就有多少“哲学”的概念。有西方学者就曾经举出数十个西方哲学传统中不同的“哲学”概念。而如果我们根据Pierre Hadot对哲学的界说,即哲学是作为一种“精神践履”的“生活方式”,那么,中国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的“合法性”,似乎从来就不成问题。因此,我们不必自觉不自觉地仅仅以西方的“哲学”概念作为“哲学”的标准。如上所述,鉴于西方哲学传统内部“哲学”概念本身的歧义性,那种做法本身就是未经检讨而实际上存在着“合法性”问题的。而应当采取“理一分殊”的看法,将“哲学”视为一种普遍的“原型”或者“共相”,而世界上各大文明传统对于宇宙、人生的理论思考,如西方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哲学以及其他文化传统的哲学,都可以说不过是“哲学”这种“理一”的分殊性表现。事实上,中国的哲学家或中国哲学的研究者,从老一代的张岱年、牟宗三到当今较年轻一代的陈来等人,恐怕都是这种“哲学”观,只不过在论及该问题时各自具体的表述有话语的差
2025新品专区
广告x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 生辰测算
  • 手机吉凶
  • 2025年运势
  • 一生财运
性别:
生日:
手机号码:
姓名:
性别:
生日:
姓名:
性别:
生日:
新版地垫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