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广告x

古代士人的人文情怀及其对真善美的追求

作者:王运涛

面对时代对人文教育的强烈需求,不少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古代士人的人文情怀。古代士人的人文情怀源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若想世人充盈人文情怀,必先弘扬古代中华之人文精神。如林毓生先生极力呼吁“中国人文的重建”,而被誉为“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的唐君毅更是毕其终生之心力,在《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人文精神之重建》、《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中国哲学原论》等一系列著作中系统的阐述了中华人文精神。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也非常重视人文精神,他说:“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跨;没有人文精神、民族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

2025新品专区
广告x

一、追寻古代士人的人文情怀
“人文”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人文情怀”就是人类对“人文”的追求。具体说,就是“对人类的存在的思考;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对人类命运、人类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简洁地说,就是指“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唤起人的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根据兴趣爱好支配下的劳动行为,一种心灵世界的多样化,一种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陈思和教授语)士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他们特有的人文情怀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价值体系的凝聚,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也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情怀在本质上强调人的情感,人的体验,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是人性真善美的体现,强调尊重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等。在中华文化中,“仁”与“人”、“道”是同一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仁爱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 生辰测算
  • 手机吉凶
  • 2025年运势
  • 一生财运
性别:
生日:
手机号码:
姓名:
性别:
生日:
姓名:
性别:
生日:
对联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