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上博楚简的从“今”从“石”之字
作者:史杰鹏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的《缁衣》篇里有这么一句话:
则民言不a行,行不a言。(a字上从今下从石,下皆用字母a代此字)
其中的a,原简文写作“ ”,从今从石,整理者隶定为“a”,这是没有问题的。 (1)传世的《礼记· 缁衣》篇这句作:“则民言不危行,行不危言矣。”和这个字对应的字是“危”字。郭店楚墓竹简《缁衣》篇里这句话则作:“則民言不b行,行不b言。”(左从阜,右上从禾,右下从心,下用b代替)注释七八云:“b,今本作‘危’,郑注:‘危犹高也。’”裘锡圭先生认为字当从“禾”声,读为“危”,“禾”、“危”古音相近。(2) 这个看法无疑是对的。不过,现在上海博物馆的简文面世,李零先生通过对勘,认为“a”也是“危”的讹写,恐怕就值得商榷了。 (3)我们认为,这个字不是讹写,应当就是《说文》中 “厃”字的异构字。(4)
《说文·&n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的《缁衣》篇里有这么一句话:
则民言不a行,行不a言。(a字上从今下从石,下皆用字母a代此字)
其中的a,原简文写作“ ”,从今从石,整理者隶定为“a”,这是没有问题的。 (1)传世的《礼记· 缁衣》篇这句作:“则民言不危行,行不危言矣。”和这个字对应的字是“危”字。郭店楚墓竹简《缁衣》篇里这句话则作:“則民言不b行,行不b言。”(左从阜,右上从禾,右下从心,下用b代替)注释七八云:“b,今本作‘危’,郑注:‘危犹高也。’”裘锡圭先生认为字当从“禾”声,读为“危”,“禾”、“危”古音相近。(2) 这个看法无疑是对的。不过,现在上海博物馆的简文面世,李零先生通过对勘,认为“a”也是“危”的讹写,恐怕就值得商榷了。 (3)我们认为,这个字不是讹写,应当就是《说文》中 “厃”字的异构字。(4)
《说文·&n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