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广告x

庄子文学理论举隅

作者:徐丽霞
一、前言
中国思想在先秦诸子的纵横捭阖里开启了光辉灿烂的史页,中国文学也在这相同的领域拓展里程,所以章学诚《文史通义》说:“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之文体备。……知文体备于战国,而始可与论后世之文。”诸子的文学表现,一如其哲学思想,各具体貌,别有姿态,他们浑身解数地一声声喊出了哲人的智慧,一笔笔刻勒下文艺的奇葩,而后期所有的学术讨论、文学艺术,就自然而然从这里吸取精髓,去做承继与结果。本来,诸子并非有意于文学表现,因此,作品形式、写作技巧等很少被付诸实际论叙;然而今日我们欲了解“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追本溯源,便不期地回顾诸子了。
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分出南北,统领支配整个历史思潮的大局,孔子对文学的阐述,比较起老庄,明显化得多了,他说诗可以兴观群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又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那种尚文的意识流露无遗。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门的尚文尚用即成了文学的圭臬。尤其在经师用力修饰之下,讽谏说、载道说根株于下,荣叶于上,文学教化相结合的道统论,一代接着一代,一直处于领导地位。然而在文学创作方面,不可讳言,道家所开辟出来的理境,对历代文学的影响,实远在儒家之上,中国文学如果没有道家的滋润,不知要减去多少活活泼泼的生机、悠远跳脱的空灵,其间,庄周的成就,又非语约的老子可以望其项背。
2025新品专区
广告x

正如前述,《庄子》一书作为哲理呈现,实乃漆园的写作动机,因此,无字无句不是精辟入里,却也一字一句皆非文学说明;今日,我们将庄周的哲学导入文学理论的范畴,做种种阐发,真要如徐复观先生所自嘲的:“把活句当作死句去理会”,难免又是糟粕之说了。虽然,庄子原如庐山之峰,任凭左观右眺,皆能各得其仿佛,他不予人以“必然”,一切风流却尽藏兹中,因此林西仲论其文曰:“须知有天地以来,止有此一种至理,有天地以来,止有此一种至文。绝不许前人开发一字,后人摹仿一字。至其文中之理,理中之文,知其解者,旦暮遇之也。”林西仲可以算是遇之矣,中国历史透过庄子去了解文学、说明文学、创作文学者不乏其人,他们也都是知其解者了。但在作这方面的说明时,却不得不重申一下:庄子原无意于文学理论、文学技巧的发明。职是之故,本末倒置,错把文学理论、文学技巧去范围庄子,是没有必要的。
何以庄子在无意于文学创作之下,能产生如此伟大的文学作品,占有文学之首席,而敲出震撼千古的感动力?原来,哲学与文学本有其共通之处,哲人们的思考来自宇宙万物的引发,他们燃烧自己,企图在瞬息万化中找出“真理”,找出“永恒”,诗人、文学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梁宗岱在《谈诗)里说:“都是要直接诉诸于我们整体:灵与肉,心灵与官能,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理想与现实;它不独要使我们得到美感的愉悦,并且要指引我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义;而所谓参悟,又不独间接解释给我们的理智而已,并且要直接诉诸我们底感觉和想像,使我们全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 生辰测算
  • 手机吉凶
  • 2025年运势
  • 一生财运
性别:
生日:
手机号码:
姓名:
性别:
生日:
姓名:
性别:
生日:
本命卦手链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