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害利》·卷六
胃部药队〔凉胃次将〕
川萆
〔害〕若下部无湿,阴虚火炽,以致溺有余沥,茎中痛,乃真阴不足之候也,无湿肾虚腰痛,并不宜服,以肾恶燥故也。
〔利〕甘平,入胃、肝、膀胱三经。主风寒湿痹,既可除膀胱宿水,又能止失溺便频。
祛风湿,补下元。小便频,茎内痛,必火府热闭,只就小肠,火府愈加燥竭,因强忍房事,有瘀腐壅于小肠,故痛,此与淋症不同,宜盐水炒萆一两煎服,以葱汤频洗谷道,即愈。
肾受土邪,则水衰,肝挟相火,来复母仇,得萆渗湿,则土安其位,水不受侮矣。
拨,土茯苓,形虽不同,而主治之功不相远矣。除湿祛风,厘清去浊,化毒除恶疮,又能补下焦,忌茗醋。
〔修治〕二、八月采根,利刀切片,曝干用。
胃部药队〔凉胃次将〕
知母
(见脾部)
胃部药队〔凉胃次将〕
芦根
〔害〕性味寒凉,因寒霍乱作胀,因寒反胃呕吐,勿服。
〔利〕甘寒,清烦热,亮喉咙,治烦渴呕逆,噎膈反胃。利小肠笋性更佳,解河豚毒。
〔修治〕二、八月掘取肥浓根,晒干,去须节并赤黄皮,用逆水中鲜者力逊,或捣汁取用。
胃部药队〔凉胃次将〕
竹叶
(见心部)
胃部药队〔温胃猛将〕
高良姜
〔害〕如胃火作呕,伤暑霍乱,火热注泻,心虚作痛,咸忌之。以其辛热性燥,故虚寒人须与参术同行,若单用多用,犯冲和之气也。
〔利〕辛温热,入脾、胃、肝三经。温胃去噎膈,疗心腹之疼痛,下气除邪,攻岚瘴之疟疾。治心脾疼,多用良姜,寒者用之二钱,热者用四五分。于清火剂中,取其辛温下气,止痛有神耳。
〔修治〕出岭南高州,二、三月采根,炒过入药,亦有同吴茱萸、东壁土拌炒过用者。
红豆蔻温肺散寒,醒脾燥湿,消食解酒。禁忌制用同上。
胃部药队〔温胃猛将〕
干姜
(见脾部)
胃部药队〔温胃猛将〕
益智仁
(同上)
胃部药队〔温胃猛将〕
肉豆蔻
(同上)
胃部药队〔温胃猛将〕
草果
(同上)
胃部药队〔温胃猛将〕
丁香
〔害〕辛热而燥,一切有火热症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
〔利〕辛温,入肺、胃、肾三经。温脾胃而止呕呃,理壅滞而消胀满,除齿疳,发灰白痘。
〔修治〕八月采子曝干,方中多用雌者,为母丁香,即鸡舌香。若用雄者,颗小为丁香,须出去丁,盖乳子发人背痈也。不可见火。
胃部药队〔温胃猛将〕
木香
(见肝部)
胃部药队〔温胃猛将〕
胡椒
(见肝部)
胃部药队〔温胃猛将〕
辛夷
〔害〕辛香走窜之性,气虚人偶感风寒而鼻塞者,禁之。头脑痛,属血虚火炽,及齿痛属胃火者,服之转甚。毛射入肺中,令人咳。
〔利〕入肺胃二经。宣散上焦风热,辛温开窍,鼻塞与昏冒咸宜。清阳解肌,壮热与憎寒并选。
味薄而散,能助胃中清气,上达高巅头面九窍,皆归治平也。
〔修治〕九月采实,曝,去心及外皮毛,入药微焙。
胃部药队〔温胃次将〕
藿香
(见脾部)
胃部药队〔温胃次将〕
砂仁
(同上)
胃部药队〔温胃次将〕
白叩仁
(同上)
胃部药队〔温胃次将〕
制半夏
(见肺部)
胃部药队〔温胃次将〕
乌药
(见脾部)
胃部药队〔温胃次将〕
开口川椒
(见脾部)
胃部药队〔温胃次将〕
煨姜
(见脾部)
胃部药队〔温胃次将〕
浓朴
(见脾部)
膀胱部药队
补膀胱猛次将,药性略与补肾之药性同,盖肾气化,则小便自行矣。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猛将〕
羌活、独活
〔害〕此风药也。为祛风、散寒、除湿之要品。若血虚头痛,遍身疼痛,骨痛,因而作寒热者,俱属内伤症,二活皆是风药,能燥血,均忌。误用必反剧。
〔利〕皆苦辛平,治风寒湿痹,筋骨挛肿,头痛眩掉,颈项难伸。
本入手足太阳表里引经,又入足厥阴气分,小无不入,大无不通,故既散肌表八风之邪,兼理周身百节之痛。中国者为独活,色黄气缓,可理伏风。西羌者为羌活,色紫气雄,可理游风,羌性猛,独性缓。
独活不摇风而治风,浮萍不沉水而利水,因其所胜而为制也。
〔修治〕二八月采根,曝干去皮,或焙用。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猛将〕
麻黄
(见肺部)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猛将〕
汉防己
〔害〕下焦血分湿热之要药。然其性悍气猛,走窜决防,苦伤胃。凡胃虚阴虚,自汗盗汗,口苦舌干,肾虚小水不利,及胎前产后血虚,虽有下焦湿热,慎勿用之。
东垣云:防己大苦大寒,泻血中湿热,亦瞑眩之药也,服之使人心身烦乱,饮食减少。
若虚人用防己,其害有三:谷食已亏,复泄大便,则重亡其血,此不可用,其害一也;如人大渴引饮,是热在上焦肺经气分,而防己乃下焦血分药,此不可用之者,其害二也;外伤风寒邪传肺经气分而小便黄赤,乃至不通,此上焦气病,禁用血药,此不可用者,其害三也。大抵上焦湿热者,皆不可用也。
〔利〕苦辛寒,入膀胱,亦通行十二经。祛下焦血分之湿热,通二便,木防己用治风症。
〔修治〕二八月采阴干,以车前草根相对蒸半日,晒干用。今惟去皮锉,酒洗晒干用。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猛将〕
木通
(见心部)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猛将〕
葶苈
(见肺部)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猛将〕
猪苓
(见肾部)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次将〕
独活
(见前)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次将〕
防风
〔害〕升浮之性,易动肝木。若似中风,产后血晕痉急诸病,头痛因于血虚不因于风寒,泄泻不因于寒湿,及二便闭涩,小儿脾虚发搐,慢惊脾风,气升作呕,火升作嗽,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等病,法所同忌。能泻肺实,误服泻人上焦元气。叉头者,令人发狂,叉尾者,发人痼疾。
〔利〕甘辛温,入肺膀胱二经。治大风恶风,风邪周痹,头面浮风,眼赤,多泪,能防御外风,故名。卑贱之职,随所引而至,乃风药中之润剂也。
〔修治〕青州黄润者良,软芦糯体。登州莱阳次之,关东者性硬,不佳。十二月采根,曝干切用。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次将〕
蒲黄
〔害〕性滑动血,一切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瘀血者,禁用。瘀因寒滞者忌投,多食令人自利,极能虚人。
〔利〕甘平,生用行血,炒黑止血,入东方血海,兼入州都,故又能利小便。
〔修治〕凡使勿用松黄并黄蒿。真蒲黄须隔三重纸,焙令色黄,蒸半日,却再焙干用之妙。
此即香蒲花中蕊屑,汤成入药。生,滑破血,炒,涩止血。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次将〕
川楝子
(见肝部)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次将〕
前胡
(见肺部)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次将〕
本
〔害〕气雄上升,能耗血液。凡温病头痛,发热口渴,或骨疼,及伤寒发于春夏,阳证头疼,产后血虚火炎,皆不宜服。
〔利〕辛温,理大肠、小肠、膀胱寒湿,治风家巅顶作痛,女人阴肿疝疼。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次将〕
泽泻
(见肾部)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次将〕
葱白
〔害〕发散之品,病患表虚易汗者,勿食。病已得汗,勿再进。多食葱,令人神昏,损发须,虚气上冲。同蜜食,下利,壅气杀人,名甜砒霜。同枣食,令人病。正月食生葱,令人面上起游风。
〔利〕辛散轻平,入肺、胃、肝、膀胱。发汗解肌,通上下阳气,气通则血活,故治诸血。
通气则解毒,故杀诸毒。宣风湿,利耳鸣,通二便,宣解用白须,通窍用青葱管。
〔修治〕大管冬葱入药为良,葱白连须用,采无时。
膀胱部药队〔泻膀胱次将〕
甘遂
〔害〕其性阴毒。虽善下水除湿,然能耗损真阴,亏竭津液。元气虚人,除伤寒水结胸不得不用外,其余水肿鼓胀,小便频多,脾阴不足,土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气泛滥者皆不宜用。
河间云:诸湿肿满,皆属脾土,法应补脾实土,兼利小便,而反用甘遂下之,是重虚其本也。水既暂去,复肿,必死矣。必察病属湿热有饮有水,而元气尚壮,乃可一施,不然多致不起,戒之须慎。
〔利〕苦甘寒,泻肾、膀胱及隧道水湿,逐留饮水胀,攻痞结疝瘕。
仲景治心下留饮,与甘草同行,取其相反以立功。凡水胀,以甘遂涂腹绕脐,内服甘草汤,其肿便消。二物相反,而感应如神。
〔修治〕二、八月采根阴干,用东流水浸去黑水,面裹煨熟用,以去其毒,入丸散,捣为末。
膀胱部药队〔凉膀胱猛将〕
龙胆草
(见肝部)
膀胱部药队〔凉膀胱次将〕
车前子
(见心部)
膀胱部药队〔凉膀胱次将〕
绵茵陈
〔害〕按茵陈虽为黄胆主药,须分阴黄阳黄,阳黄宜茵陈,阴黄宜温补。若用茵陈,多致不救,蓄血发黄,不可误用。
〔利〕苦寒,入膀胱。除湿热,利小肠。铃子茵陈,山阴茵陈,力俱峻。
〔修治〕五、七月采茎阴干,去根细锉,勿令犯火。
膀胱部药队〔凉膀胱次将〕
海金沙
〔害〕淡渗无补,小便下利及诸淋,由于肾水亏真阴不足者,勿服。
〔利〕苦寒,入小肠膀胱。除湿热,消肿满,清血分,利水道。惟热在太阳经血分者宜之。
〔修治〕七月收其全料,于日中曝小干,以纸衬承,以杖击之,有细沙落纸上,且暴且击,以尽为度。其沙及草,皆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