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博议》·第三部分
卷之二病能部
气交外感病论
四时六气。五运司天。是为三合。缘其三合。故为气交。气交则变而人应之。是以外感百病生焉。人在气交之中故也。四时六气之正。内经全不列证。其不列证者。以正六气。本五行四时之顺。阴阳升降之宜。果合气宜。何尝有病。
其所以有病者。以其气之至。常有太过不及之差。或有加临乘除。主客胜负。以参合其间。则亦恒能变本气之用。而为太过不及之异。是运气司天。苟相值相加。斯不能无病也。若谓不关于人。则该年之生息凡物类之盛育衰耗。草木之发荣黄落。每年不同。此非其气交而变者乎。人在气交之中。岂无相感之故。盖外有所感。而内之所应。苟失其和。病于是乎作也。夫外之所感。本与内伤七情不同。内伤从素性偏僻。煎迫之有素。脏腑禀受。浓薄之不一而得。然由此而外感。原各有内气之应。非可止以外邪治之也。内经别有奇恒一门。以收内伤。其法虽与运气之外感霄壤。而观运气七篇。
其病丛列。帝以条绪纷纭。复询岐伯。以致一之道。而岐伯答病机十九条以约之。其致病皆由岁气交加。外淫而甚。其中火热独多者。以二火司天故也。岐伯恐帝未得圆通。首戒以无失气宜。而继之以无者求之。虚者责之。盖谓有内证夹之。当更加之意。初不以外感之有余。印定后人眼目也。刘守真高明之士。亦复不察。而执以为脏腑内外百病。皆尽于此。衍为原病式一书。尽以有余属之火甚之症。十恒八九。特信寒凉攻泻之法。立方以误后人。极于张子和儒门事亲一书。专以汗吐下三法。从事峻剂法。以为邪祛正立。否则关门闭盗。后学不察。仍其偏说。由于不读内经。而未奇恒之一门耳。夫人脏腑阴阳之气。有有余不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盗乘其虚入劫衄其主。当是之时。攻盗乎。救主乎。
若救主而用攻。杀其主而已矣。故要而论之。运气加临为病者。不越运气之有余不足。以补泻之。而必须内固其脏腑。
脏腑之有余不足。而内为病者。纵有运气之感。仍当治以脏腑之内伤。而略祛其微邪。以靖内气。所谓养正则邪自去者此也。然则治外感之纯用攻者。要非为善法也。
卷之二病能部
厥阴岁气病疏
按厥阴本气。为风为木。在岁序为十一月。冬至一阳生之后。于时则两阴交尽于上。于气则风木升动于下。是以风木为本。厥阴为标。标属沉阴。本乃少阳。少阳方起于沉阴而未着。故不曰少阳。而曰厥阴。于时风木而未胜乎阴。而厥阴用事。是以凡厥阴时气。及岁气司天在泉所至。虽属风木。而标之所在。皆风木不足。阴寒有余。在人应之。外动于风。内感于肝。而恒起于阴。故其病在筋。所至为里急。阴乘木而木郁也。为支痛胁痛。阴乘本经络。而木不伸也。
为缓戾。风动筋而筋转也。为呕泄。风木上达下克也。此皆所至而病也。然司天恒气。从六元天气司之。若己亥岁。虽厥阴司天。乃风气在上。厥阴下奉之。则风宣而动。风行地上。必脾土受克。势必病脾。是以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食饮不下。舌本强。食则呕。此时脾之部位经络。两为所乘。故病如是。至若胃膈如塞。腹胀。溏冷泄水闭瘕之反见者。则又风兼阴寒。阴寒动脾。而厥阴之标见也。然而风气在上。又中见少阳。则风与少阳摇动。当其淫胜。又必本肝先病。故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胁气并化而为热。小便黄赤。胃脘当心而痛。肠鸣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皆风与热并。而摇动肝脾之间也。风木之动必兼寒热二者。是以寒热二症。亦出于肝也。若当不运不及。则恒从金气所化。而为摇动注恐。摇动者筋病。注恐者肝胆俱病。又其病为支废。且壅肿疮疡。木被金刑。清燥伤荣。而壅溪谷关节。故支废且壅肿疮疡也。然以在天之气。岂容尽克。于是有郁。郁与燥伤异。燥伤为乘所胜。郁则为内不伸。盖其气将发而伏也。惟伏而不发。则郁特甚。所以民病亦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鬲咽不通。饮食不下。症与风胜同。彼以木逆。此以木伏也。抑久而伏。必将上拒于鬲。故遂支两胁而鬲咽不通也。甚则耳鸣目眩。转不识人。善暴僵仆。不郁生火。而相煽于心肾之间。使神魂不守。而卒中暴厥也。故所谓郁者。非不及也。受制而莫之发。则怒而自相乘也。
此其治必发而伸之乃快耳。病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兼火与寒。诸暴强直。
皆兼胜与郁。总之皆厥阴风木外淫之为也。内气不足。而与之逢合者有之。时气太过。而脏气不能御者有之。是以有主客之分治。客以急治。主以缓治。主胜逆。客胜缓。从此治六气之权衡也。
卷之二病能部
少阴岁气病疏
少阴君火。在正六气居卯辰之位。木方用事。火气方舒。而木出于阴。故君火之出为少阴。然君者帝也。出于显明卯位。所谓帝出乎震者是也。本候为木。主春用事。所以君火不用。其在司天。则当子午。午本南离。故为热化。居气为灼化。灼与热异。热则临之。灼则近之也。天之六元。火在上。少阴在下。火为本。少阴为标。亦本阳而标阴也。是以少阴所至。本标之间。心火与气相乘。或至而不足。或至而有余。凡为惊惑恶寒谵妄。又或悲妄衄蔑。皆火不足。而阴乘之。热收于内也。其为疡疹身热语笑。皆火有余。而自乘于心神。并及血脉也。若在戊癸火运。位戊午戊子。为天符。为赫曦。则火太过动为炎灼妄扰。其病笑疟疮疡血流狂妄。此亦君火自乘。而伤神魄血脉也。鼓行刑金。则金肺受邪。是以民病疟、少气喘咳、血溢、血泄、注下、嗌燥、耳聋、中热、肩背热。盖肺气不行。木火交煽。而寒热争。故疟。壮火食气刑金。故少气喘咳。火逼血妄行。使阴阳两伤。故上嗌口鼻。下泄二阴。火急逼。故奔迫注下。火盛水涸而伤肾。故嗌燥耳聋。火炎上焦。故肩背热。皆金木足而不能救。以致伤及诸脏也。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身热骨痛。而为浸淫。皆心经及手心主所行之处。火盛为邪。而遍及本经也。又值二火司天。则心将自焚而神乱。故谵妄狂乱。以至喘咳息鸣。下甚者金水俱敝。而下元不归也。血溢血泄不已。阴伤尽矣。此太过之病也。若火不及。则火不能施化。少阴标病郁于经络。故于经所行之处皆病此。寒乃大行。阴邪入而营脉伤也。如郁冒蒙昧者。寒湿之气冒明也。心主言。故暴喑也。心为太阳。而主诸阳之气。今寒淫病。火则并纳于寒水。之生阳亦虚。
故屈伸不能。髋髀如别也。然至寒淫所胜。则寒临于上。而内阳居中。所谓凡伤于寒。则为病热。寒热更胜。是以痈疡呕血鼽衄腹痛。乃阳热中盛之症。心痛眩仆。面赤目黄。色善噫。乃寒凌心火。逼热上炎之故。水火寒热交争。则神门脉绝。而心气灭矣。所谓郁者。火不外发。必将内盛。病为少气。疮疡壅肿。胁腹胸背。面首四肢。胪胀。呕逆螈。骨节痛。乃有动皆火。实蕴隆而外不得宣。故每见愤盈之症。伤于经及筋。故所过所动如此也。又若火奔迫则注下。与少阳搏则温疟。以至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黄则瞀闷懊。善暴死。则伤阴之尽。自焚之患。并伤五内矣。此郁与火不足之异状也。病机曰。诸痛疮疡。皆属于心。诸热瞀闷。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此即火有余。火郁之症。诸痛肿。疼酸惊骇。诸禁鼓栗。如丧神守。此即火不足。寒气内乘之病。要皆以火之有余。或郁与不足。受乘之至。故皆谓之属火也。刘守真见属火属热诸条。皆以有余释之。岂知病情者哉。
卷之二病能部
太阴岁气病疏
太阴当溽暑。六阳正盛。而曰太阴者。天道阴阳分治。时值夏至。干之六阳已极。而坤气见。故一阴生。一阴之所以生。赖坤之全体也。又其时溽暑烦蒸。地气溢满。能大雨时行而湿物。是以谓之湿土。湿土为坤之全气。而居于西南。
故正位季夏。在司天则丑未主之。上为湿土。下为太阴。标本一同。唯湿之化乘于脾。故太阴所至。则湿重积。为不运。
为积饮。痞隔蓄满中。霍乱吐呕为重。肿。及其太过。则懦积并。皆脾气壅而不运。土壅则必水。故其脏脾肾。其病腹满。四肢不举。脾主四肢。壅而不行。故不举也。是以土运太过之岁。肾水受邪。民病腹痛清厥。意不乐。体重烦冤。此水土相汨。湿甚灭火之证也。甚则肌肉痿。足痿不收。行善螈胁下痛。土湿伤内。并伤于筋也。饮食中满食减。
燥则易化。湿则不化也。至其变生得位。则腹满溏泄肠鸣。及下甚。三焦土满。湿火不扬。故内蕴而证如是也。此皆杂伤脾胃。然湿在中宫而已。至湿淫所胜。则微有异。为湿胜则湿之。浸淫所及。亦无不病。故病肿骨痛阴痹。湿伤血也。腰膝头项痛时眩。浸淫之至。木令不行。气与火两壅也。大便难。前云溏。此云难。以肺气阻绝。不得治节大肠也。
阴器不用。阴藏精而起亟。湿伤阴不能起亟。故不用也。饮不欲食。为胃有余。而浮火壅。咳唾则有血。为心火郁而刑肺。心如悬。则并伤心之阴矣。此伤肾之至。与肾始受邪微有别耳。若夫土之不及。风乃大行。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风能胜湿。宜无飧泄霍乱。然土气为木所克制。风行其间。善行数变。则脾气有不及运者矣。筋骨繇复肌肉善怒。风气专行而燥。脾之散精皆所不及。不及则并不能养肝。故善怒也。至夫土郁。则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土壅而陷下。气不得伸也。甚则心痛胁呕吐土壅而逆上。气不得下也。霍乱饮发注下肿身重。则上之郁也深矣。凡司天在泉。为主为客。观之有余不足。或淫或郁。而其理尽矣。病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夫肿满属太过与郁。则诚然矣。若痉一症。有出于少阴阴虚者。有起于阳明火劫者。今属太阴之湿壅而为痉。是太阳寒水所乘。与厥阴风木所胜。于丑未之岁。土不堪水与木之侵。故有是症。此特从运气言之。而要不可例少阴阳明之痉也。
卷之二病能部
少阳岁气病疏
相火当乎巳午。巳为五阳。午为六阳。此太阳之正候。所以主夏令者也。而曰少阳者。其时虽六阳出地。而未极乎上。故犹曰少阳。非以春生之少阳为少阳也。在司天则本于寅申。火长生于寅。而六阳极于申。此专以暑热从事者也。
暑热为本。少阳为标。少阳所至。为嚏呕疮疡。惊躁瞀昧。暴病。喉痹耳鸣。呕涌暴注。螈暴死。暑热所乘。必暴速。
故其为病暴烈。亦以其为无阴也。若暑乘所胜。则与阳明胃为应。故热客于胃。烦心心痛。目赤欲呕。呕酸善饥。耳痛溺赤。善惊谵妄。暴热销铄。少腹痛。下沃赤白。夫热客于胃。上蒸于心。故烦心心痛。少阳标在胆。起目锐。故目赤欲呕。呕酸者。胆亦热也。胃强故善饥。少阳脉入耳。故耳痛。阳明热浸淫水道。故溺赤。阳明当心部。又着入心。
故使心惊而语妄。暴热销铄者。溽暑使然矣。少腹痛。下沃赤白者。二肠络为阳明太阳。故俱受暑也。若相火在下而不升。则必内乘三焦。而伤血分。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溺赤。甚则便血者。即今所谓时行痢也。血便有痢纯血与尿血之证。皆病在中下二焦。而内伤血分使然也。此所谓在泉也。大概热淫所胜。虽肺金受病。而胸中烦热。血干右满。血泄溺色变。腹大满等症。实阳明三焦病。又不止血溢鼽嚏。皮肤痛寒热喘咳等为伤肺也。惟其暴速。故其病主掉眩惊骇。
上热郁。血溢血泄心痛。而乘于土金水。则又体重肿。痞饮病肩背胸中寒浮肿。是以病机曰。诸腹胀大。皆属于热。
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由是观之。诸腹胀大。声如鼓。火乘阳明也。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火乘少阳太阳也。诸呕吐酸。奔迫下注。火乘三焦也。盖相火外发。
则丹疹丹。疮疡喉痹。嗌肿螈暴死。内淫则腹胀如鼓。水液混浊。诸呕吐酸。暴迫下注。皆火之奔迫。而正气不得行也。然此等症为遇相火所临。水运所。故有如是。若非司天非值年。而概有是证者。则又系乎内伤脏腑相乘。不可不察也。盖腹胀有寒有热。反转戾有肝寒筋急。水液混浊。有气化不及州都。或由相火之衰。大约相火之部病。初非一定于热。凡此诸条。岐伯特发明运气司天使然耳。可不察而蹈粗工之说乎。
卷之二病能部
阳明岁气病疏
燥金秋令。属处暑后寒露前。而其上为阳明者。前此湿土溽蒸埃昏。阳而不明。至处暑则气物敛收。阳气已高。天晶地明。故曰阳明。非在人两阳合明于胃之阳明也。胃应相火。旺于巳午。故曰阳明者午也。若在主令司天。则为燥金。
属七八月。在人属肺。故肺主秋令也。燥金者生于湿土母腹。至此则出三庚伏后。凉风至而秋敛成。故曰燥金司天。则标本同气。人以手太阴肺应之。故阳明所至为浮虚。金气过敛。阴营不副。外伤表气故也。为鼽肺主鼻也。为尻阴股膝足病。燥伤肾也。为胁痛皴揭。燥伤肝也。自病皮毛。甲错而皴揭。皆燥病也。为鼽嚏。金寒而肃敛也。要以燥胜则干。故诸病起也。是以岁金太过。邪伤肝木。民病两胁下少腹痛。目赤伤。耳无闻。木不能舒。气敛不营。反生火就燥。劫其本气。故见诸症。甚则体重烦冤。体重者。肃杀之甚。无生动之气也。烦冤者。肝气逆而不舒也。经曰。肾虚脾虚肝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又肝不及。令人胸痛引背。两胁满。痛引少腹。前言两胁下少腹痛者。病肝脏之气也。
此复言两胁满且痛引少腹者。病肝脏之经也。盖脏气外应运气。故所感必先病脏气。而后及经脉。诸脏皆然。与四时猝然感冒。先皮毛而次入经脉者不同也。甚则喘咳逆气。肃杀太甚。则金气自虚。而火气来复也。肩背痛。尻阴股膝髀皆病。金气虚其经。而又下及所生之水脏也。暴痛胁。不可反侧。金收则木生令收气峻而生气伏。故肝胆病也。至夫燥淫所胜。筋骨肉变。民病左胁痛。伤肝甚也。寒清于中。感而成疟。金木相搏。寒热格拒。故成疟也。咳腹中鸣。
注泄溏。咳为肺家自伤。腹鸣为肺气隘。中焦不治。注泄溏。为寒清过甚。而伤中也。心胁暴痛。不可反侧。木干火抑。火木俱损。故痛不可转也。嗌干面尘。燥伤廉泉。故干。血不华色。故尘。腰痛疝。肝感寒清。而下蕴结也。
目昧伤疮痤。皆木郁而火遏于经也。盖阳和者物之生。敛者物之死。金燥过。则肺心脾肾皆病。不止肝病矣。若金不及。而火乘之。则又病肩背瞀重鼽嚏。肩背之重。由肺气之失位也。鼽嚏之来。寒乘则见。热乘亦见也。至若血便注下。火伤二肠。金化不能及也。若乃金郁者。咳逆胁满。引小腹。善暴痛。不可反侧。皆肺气自壅也。故满引小腹。脉气不行于下也。痛不可反侧。金不行。则木气不达也。又嗌干面尘色恶。皆燥胜则干也。病机曰。诸气郁。皆属于肺。
郁者。若咳喘鸣仰息胸胁痛。支满引少腹之类。诸气则诸经之气也。又曰。诸痿喘呕。皆属于上。金燥其荣伤筋。故痿属肺上焦。郁而不通故喘。且呕唯肺气不行。故胃气乃逆。所以属上也。金燥之令。大概如此。司天与此略同。而主客乘除皆可察矣。
卷之二病能部
太阳岁气病疏
寒水主令。在立冬后冬至前。于时为六阴。故为寒水。太阳为之上者。此时阳退而在上。为卦之剥。老阳在上一画。
其下五阴。故太阳之下为寒水也。寒水为冬之正令。在人唯足少阴肾得以应之。而太阳反纳膀胱者。膀胱与肾表里。同主寒水。故太阳以阳从阳。而纳膀胱也。虽纳膀胱。而主令则以少阴为主。故太阳为标。寒水为本。本寒而标热。本胜而标不胜。是以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腰痛。寝汗。痉流泄禁止。屈伸不利。寒病在骨也。腰痛肾寒也。寝汗寒水凌心。而气微汗不收于阴也。痉病支体强直。筋急反戾。肾虚而寒凝相袭也。三焦寒不化为流泄。阴凝结阳不化。能使二便不通。为禁止。其病即所谓阴结也。夫水太过。其动漂泄沃涌。若水不及。则病痿厥坚下。此即禁止之谓。从土化也。
其为岁水太过。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身热者。以寒气止迫其火气外炎故热也。烦心躁悸。水气凌心火。抑而内寇也。阴气寒甚。故厥逆于上。三焦之火衰。故上下中寒。心失其居而不宁。故谵妄。水寒克火。故心痛。甚则水淫而内伤。为腹大胫肿。此寒湿交流。水汨土也。喘嗽寒搏于肺也。寝汗出憎风。卫阳衰。而营不守也。上临太阳。则两寒并至。为腹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所谓漂泄沃涌也。渴而妄冒。胆中心愤盈也。若夫寒淫所胜。则流祸更远。盖太阳为诸阳之首。即君火之阳也。今从在下之寒水寒气。及从上而至足。上下皆寒。而太阳运居于中。是内阳居中。正所谓凡伤于寒。则为病热者也。寒热更胜。是以血变于中。发为痈疡。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
善悲时眩仆运。斯皆阳热中盛之证也。胸腹满手热时挛。寒乘于中而不运。格于外而不荣也。冲心澹澹大动。寒水作逆。
并胸胁胃脘不安也。面赤六阳格而不下。目黄脾土湿而不升。善噫心气不昌。嗌干气不上潮。色炱渴而欲饮。皆病本心逼之。故其中虽有与心同病者。要皆心火抑而失职使然也。至若水不足则湿。乃大行民病腹满身重濡泄。寒疡流水。寒疡者。阴疽也。阴不成脓。故流水。腰股痛发。股膝不便。烦冤足痿。清厥脚下痛。正所谓痿厥坚下。甚则肿水汨土也。若水郁则又不然。水潴而不流。则上下三焦筋骨。皆水气为患而胜火。故善病寒厥心痛。腰痛。大关节不利。
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坚腹满。夫动转归火。今火失其居。故病若此。病机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寒收引已见前矣。澄澈清冷。此三焦无火。不能摄水也。又曰诸厥固泄。皆属于下。经曰。少阴不至。
则厥阴结下焦为固。寒伤土湿为泄。皆自下焦肾气为之。故曰皆属于下也。
卷之二病能部
奇恒病论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夫恒之为道。谓胃气五脏。各得其所。上顺天时。内调营卫。故神转不回。转、流动也。回、逆曲也。回则不转。乃失其机。于是脏腑曲逆。
克制凌犯。神机之运用失矣。失则不循恒道。有非恒道所可得而揆度也。于是岐伯又设奇恒一门。以度奇病。其文本六十首。书阙简脱。今可论者十之二耳。如五脏别论。奇病论。大奇论。脉解篇。气厥论。腹中论。逆调论。病能论诸篇。
俱从运气脏腑经络而外。拈其病之厥逆错杂。所谓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者也。此开后世内伤杂证之大经大法也。乃为纲领。其说曰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夫手太阴为元气之主。足太阴为六经之主。奇病之作。必变于元气神机之失。不失必占于元气。故虽奇病之千变万化。而一以太阴为准。此又治奇恒之大宗也。乃内经又有拈脏腑本来之奇恒者。此原其所以奇之故也。经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又曰魄门。为五脏使。与前为七。而唯胆属少阳。特曰中精之府。此七者之有病。其受病不与脏腑之主时者同。是脏腑之一异也。有出于脏腑体要之奇恒者。如腹中论。诸病外不涉于形身。内不关于脏腑。病在宫城空廓之中。或气或血。
或风或热。以至女子妊娠。皆在空腹之中。虽胆中三焦督任五脏之散络悉在。而其病止属肝脾。以肝脾为腹中之主故也。
此体要之一异也。有脏腑交加之奇恒者。如气厥论。寒热之相移。不论顺传逆传。而以气之所之相并为病。逆调论。寒热阴阳之所相胜而为病。调经论。表里上下阴阳气血之相并。互相胜负而为病。夫阴阳气血寒热之相并相胜。不系四时。
不缘感召。要皆积渐之所致。迨病至而相胜相并。此实内伤不足之所由。所以异于恒者也。是病源之一异也。又有脏腑颇僻之奇恒者。如大奇论。脏腑脉各见颇僻以成病。有肿满偏枯痫螈。风水肠之证。而皆非脏腑主时之恒病。则厥逆之由来既久。必须揆度脉气病由。而治之有别。是又疾病之一异也。又有六气错出。互为体用之奇恒者。如脉解篇。太阳主寅。少阳主戌。厥阴主辰。太阴主子。又云四月五月。人气在头。八月九月。人气在心。原其然者。人身恒常之气。
由下而上。由上而下。故正月人气在肝。而三阳初出于寅。故太阳主寅。厥阴木火主气。故厥阴为辰。九月人气在心者。
以气由肺而下始。次至心少阳。为心表为相火。故亦次心而主九月戌。太阴为阴中之至阴。十一月阴尽而纯坤见。故太阴主子。此又与本经三月四月人气在脾者不同。凡阴阳乘除。每各一道。并行不悖。俱非恒道。而要不可背之为道。是又阴阳之一异也。又有八奇经见病之奇恒者。如刺腰篇。十二经皆有腰。盖以带脉之为诸经钤束故也。若阴阳两跷。出阳入阴。出阴入阳。而机关于目。阴阳二维。别为部于阴阳之会。而主指之内外。冲督任脉一源而三歧。而各统阴阳之海。所得之病。既非十二经之恒常。而十二经每与之俱病。又奇道之一异也。是故人之一身。其为阴阳脏腑五行恒转。
而神机攸序。乃既有前七者。脏腑之孤阴。不伦于恒等。有部位之关要。不涉于众流。又有病源之乘。痼疾之积。阴阳错出之异。奇经为病之别。苟非揆度执之恒理。而不求其所由然。安能使神机之转而不回耶。
卷之二病能部
冲病论
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上冲。作躁热咳吐。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腋。咽燥面翕然热如醉。下流阴股。小便难持。
暑月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烦。寒气客脉不通。气因喘动。应手起关元。随腹直上。疝瘕遗溺胁肢满烦。女子绝孕。运气在上下左右。不可发汗与下。
冲脉病凡数条。散见诸篇。及仲景书。合而观之。冲脉既为十二经之海。而下为血海。又与督脉为十二经之道路。
及与任脉阳明会于气冲。则举一身督任二脉皆冲也。要其主血海。是以为先天精气之主。能上灌诸阳。下渗诸阴。以至足。故其治常在血海。唯其阴阳调和。而精气充足。则阳和之精自升。运于一身之间。若稍有不调。即本根不茂。必逆而上僭。其为上僭有二。阴不足者火逆。火逆则咳吐躁热。上抢心眩仆。四肢如火。心烦恍惚狂痴。阳不足者寒逆。
寒逆则少腹痛。中满暴胀。瘕疝遗溺。胁支满烦。女子绝孕。而其脉之来也。若火逆则阴阳俱盛。两手浮之俱有阳。沉之俱有阴。气逆则脉来中央实坚劲。至关尺寸俱牢。直上直下。证见胸中寒疝。大约皆冲之病。则见此等脉也。而仲景云。动气在左右上下。俱不可发汗与下。发汗与下。右则犯肺。于上则气躁而逆。故衄渴苦烦气喘。饮水即吐。于下则精竭而不止。故头眩咽燥。鼻干心悸。左则犯肝。于上则伤血。而引肝上逆。故头眩。筋惕肉。难治。于下则伤气。
腹里拘急不止。动气反剧。虽有热而欲卷。上则犯心。汗之则气上冲在心端。下之则掌握热烦汗泄。欲水自灌。盖汗下则心液泄。故如是也。下则犯肾。故汗之而寒起。且无汗大烦。骨节疼头痛。目眩恶寒。吐谷。太阳虚也。下之而气竭。
上下两隔。则腹满卒起。头运清谷。心下痞坚。亦少阴气不足且厥也。所以然者。冲治血海。治在脐之左右上下。大约冲气不足。则阴精虚。阴精虚则阳气竭。其可发汗与下乎。然其气起少阴。发于厥阴。若三阴之开阖失职。则本源之真水真火两虚。而为患种种。必犯于冲。则又不止痿厥二证为冲之致然矣。
卷之二病能部
任病论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脉来寸口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又若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
任脉为阴脉之海。起于会阴上中极。而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循关元历石门气海。而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历建里而会手太阳少阳之阳明于中脘。以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至目下之中央承泣而终。其脉之起真阴也。地道也。
然地道之能通。必由天气之下降。故天癸者。天之元气降而为精气。以充于地。而后真阴生。真阴充。然后地道通。于是太冲脉盛。而月事以时下。若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而地道不通。则形坏而无子也。然阴在内。虽为阳之守。
而真阴之充。必由谷神之满足。年岁之时至。然后天元坚定。所谓天癸至。而地道始通也。是以真阴必由于真阳。及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则以阳之盛极而衰。为阴所袭。而所袭之阴。乃穷阴而非真阴矣。是虽真阴之衰。而实真阳之衰也。
要之任脉之为病。病在阴中无阳。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此为结阴。若夫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则所谓阴气之袭也。故病动苦少腹绕脐下阴中切痛。又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拘急不得俯仰。此虽为无阴之症。实为无阳之症。盖阴中苟有真阳。则真阴充满。和顺自得。上会三阴三阳。以至于两目之间。而无病矣。
卷之二病能部
二维病论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阴阳不能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阳维动苦肌肉痹痒。皮肤痛。
下部不仁。汗出而寒。又苦颠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阴维动苦颠痫僵仆。羊鸣失音。肌肉痹痒。应时自发。汗出恶风。身洗洗然。阳维脉浮。暂起目眩。阳盛实者。若肩息洒洒如寒。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其脉如贯珠者。男子两胁下实。女子阴中痛。如有心状。
阳维维于诸阳。其所谓维者。起于诸阳之交。发于足太阳之金门。而与手足少阳阳明。会于阳白。阴维维于诸阴。
起于诸阴之交。发于足少阴之筑宾。上至顶前而终。是二维者。虽有经络之别。而实为阴阳之盛气所持。盖阳莫盛于太阳。是以能维持诸阳。阴莫盛于少阴。是以能维持诸阴。故二维之盛。其盛不在络而在气。二维之病虽在络。而实亦在气。盖唯本阳本阴有衰耗之气。则必至总见于诸阳诸阴。是以阳维为病。必太阳衰于下。失升腾之和气。而先见于少阳。
故苦寒热。阴维为病。必少阴竭于里。而见穷阴之厥逆。故苦心痛。若阴阳不能相维。是谓阴阳两虚。其证心肾不交。
水火两乖。神明无所主。故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以水散涣。无相养之道也。又阳维苦肌肉痹痒者。阳衰则卫不行而气滞。气滞则阳不能率先。而阴行迟。故痹痒。又令人身如虫行。如是则阳气不摄。而阴气独滞。故皮肤痛。阳衰于本起。故下部不仁。并汗出而寒。此阳之不固不至。而营亦不行。是以阴袭之也。他若颠仆羊鸣。手足相引者。阳去则经络凝涩。停湿在经而为痰。异时阴袭之。则经阻而筋掣。故迫而相引。又阻其气道。故声溢而不能发。若羊鸣也。至若阴维之不维。是阴不副阳。而不能为阳守。则阳离而不入于阴。重阴充塞隧道。九窍皆沉故亦病颠痫僵仆羊鸣。或失音也。若肌肉痹痒。汗出恶风。似若稍轻于前症。要亦营虚无阳而畏寒。卫亦不能为之卫。故阴维之虚为阴虚。而实亦无阳之虚。特少异于阳维云耳。
卷之二病能部
带病论
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妇人小腹痛。里急后重螈。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
经云、身半已上。天气主之。身半已下。地气主之。中为天枢。天枢则在气交之分。毋论一身二十七气之上下流行。
于此关锁。而又必有气焉以坚持而整束之。以牢持于上下之间。是以能聚而为强有力。故凡人之力出于膂。膂在季胁之下。正所谓带脉也。故冲任二脉。传于气街。即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太冲之脉。所以能上养心肺者。亦赖于带脉之持之也。及带之为病。其证皆下而不上者。下之肾肝虚。而真阴不荣。上为心脾之郁。气不上下行而不运。于是停湿而为热。而下注于小肠血海之间。则病作矣。故赤白带者。上为心脾郁抑。下为肾肝阴虚。邪热留连。即为带淫之病也。腹满者中分之不运也。腰溶溶如坐水中者。阴阳两虚。中分弱而力不能镇定也。左右绕脐腰脊痛冲心腹者。阴气袭于下也。
阳不能胜。而不能固守于天枢。是以阴得而袭之。为厥逆之事也。盖键束关锁机关。全在于带脉。苟带不能自持其气。
其证皆陷下而不上矣。治之有标有本。其升降补泻。在求其本而治之可耳。
卷之三
述病部上
古人察病之源。推病之自。审病之确。莫过内经。后世务为支离。故昧厥所由。而不能知阴阳脏腑之所以然。今聚内经十六卷之文。总其散见。合而述之为病情八章。使后学得所指归焉。
卷之三述病部上
阴阳第一
病之大纲。不外阴阳。阳卫外者也。阳不密则不能卫外而为固。故风寒六淫之邪得以入之。入之则外感之诸症生焉。
阴为阳守者也。阴弗营则不能宅阳以藏神。故内伤神志筋骨之病居之。居之则内伤脏气之有余不足种种兴焉。识病必先辨阴阳。阴阳辨而后能察病矣。
所谓阳者。欲如运枢。运枢者。开和调而不凝滞也。若起居如惊。则自致烦扰。而神气乃浮矣。浮则神内散而出。
邪外伺而入。于是有因寒因湿因暑因气之外感。内经先举此四端。而一切外感六淫之邪俱可知也。因于寒者。则为病热。
故体若燔炭。必汗以散之。是以外感风寒。必以发表为第一义。盖以风寒之入。始于牢持卫气而不得散。若不发其汗。
势且从而犯内也。因暑则别。人伤火热之邪矣。火热入则直入脏腑。而劫心劫肺劫胃。故烦汗喘渴四症。一齐俱见。静则多言者。心主言。心不胜外火。而神不举。故静失其守而多言也。因湿者。湿既从表。先犯太阳。故首如裹。既而入内。必郁于阳明。阳明郁则不能行太阴之气于三阳三阴。此必先病筋膜。故大筋缓短。小筋弛长。为拘为痿之症生矣。
若夫因气。气固非外至也。然以内之阳气不能振其纲。则将纽解而失其维。是以四维相代为用。所谓左枝而右梧也。四维如是。内气之馁败可知矣。夫外感之起。千条万绪而内经先揭此四端者。盖以明阳不卫外。遂有外感之患也。
苍天之气清静。顺之则阳气固。若阳不固。不止易于外感。而亦已内伤。故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张者如弓之张。精绝者。阴精之绝也。弓矢张则干强筋疲。弓之体必脱。阳之烦劳而张象之。故精绝也。夫阳欲固以卫外。乃以烦劳敝之。阴之起亟者。将何以副。故既失其所以固阳之道。则辟积于夏矣。辟。偏也。阳扰阴亏。已成偏热。故至夏益甚。所谓甚者。五心烦热。如煎如熬。此孤阳外浮而真气内夺也。故曰煎厥。如是则肝血不荣而为目盲。肾精不致而为耳闭。身若坏都。散解而不可凭借。凡此者阳张而至败。斯阴绝而失守也。
阳气者。喜气也。和气也。好和而恶奸。若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大怒者。阳之厉气也。肝寒主之。
其横溢之至。能使十二官失职。气窒则菀血。故郁于上也。薄。迫也。厥。逆也。大怒则气遂于上而不下。故薄厥也。
且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薄厥则不精不柔。众祸方起。何以言之。失其柔则伤筋。筋所以束骨而利机关。今有伤于筋则纵缓不收。手足无措。若不客者矣。失其柔则又偏于为刚。而汗出偏沮。偏沮者。半与营和而半否也。偏枯之症起矣。又卫气不固则玄腑方开。寒水乘之。热郁玄腑。甚则痤疖。微亦疹。或膏粱肥甘。刚而伤阴。与阳为亢。则变生大疔。而受如持虚者。以阳不能柔而与阴为刚也。况乃形劳汗出当风。使寒气薄之。自当液凝为鼓急。甚则痤矣。
此非阳气之不固使然欤。不特是也。阳不能柔则开合不得。寒气从而陷脉为痿。至于留连肉腠。使经络俞穴合之气化薄。
则不精之至。而内传之为善畏惊骇。盖俞有传送之义。今使寒陷经俞。气化为迫。侵及脏腑。所谓气一能动志也。善畏惊骇。非神志之动乎。而不精之至微焉矣。夫阳气被伤而不柔不精。遂至废筋骨。乱神明。皆不密之为也。
所谓阴者。体魄五官百骇筋骨血肉津液皆阴也。养阴之道。在和五味。经曰。阴之所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原其然者。阴食味。阳食气。五味出于地。故能生五脏之阴。然一或偏与不节。则所刺反能伤阴。伤阴亦能病及于阳。何以言之。凡在内者皆阴为之主也。不惟阳密足以固阴。而亦阴强乃能壮阳。故岐伯极言养阳而后。续言养阴。以备阴阳之全义。其言味以养阴。而受伤于偏。至此固其大者矣。而如烦劳大怒。饮食起居之不节。至于煎厥。与形气绝。
要岂细故哉。阴不养则不可以扶阳。若其本不和则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矣。此养阴之义也。
失于阴阳。则四时之气更伤五脏。是以春伤于风。则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洞泄者。外伤于风。则内之风木亦动。
合内风与外风交煽。是以留连至久。必侵脾土而为洞泄也。夏伤于暑。秋为疟。夏以凄沧水寒感之而郁热。秋风乘之则疟病成矣。秋伤于湿。上逆为咳。发为痿厥。秋湿者。湿土用事未退。肺金感之。不得清肃。故气逆为咳。肺气不胜不行。则五脏郁热亦不退。必将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盖冬不脏精。是以寒邪易入。寒气既藏于阴分。至春阳气上升。新邪外应则为温病。夫风暑寒湿。迭相胜负。而皆感之者。内气不守。故外邪皆得以犯之。况病久则传化耶。
若阴平阳秘。骨正筋柔。岂至有是。
阴阳不和。阴争阳扰。则害及表里。争者。五脏气争也。阴气营于五脏。而九窍皆禀五脏之气。争则阴邪独盛。所谓阴无阳则战者是也。扰者。魄汗不藏也。阳气起于四末。阳扰则四逆而起。盖阴争则必阳扰也。一为脏病于内。一为经病于外。内外交病。而肺为五脏六腑之长。元气之主。内外两非。则必肺独受之。故喘鸣之候兴焉。皆以营卫下竭。
孤阳独浮。斯不能克耳。后学不辨其疾在阴阳。而动以发肺治肺朦矣。
有三阴三阳之气各病者。内经不拈脏腑络经。缘三阴三阳。先天各有分部位次所由。以立脏腑。而要非脏腑经络之所出。故病止从阴阳气血生。不因经络脏腑生也。然其间有单病。有合病。有并病。单病。一气病也。合病。阴阳齐病也。并病。此胜而并其负也。此皆人之大阴阳病。其病未尝不及脏腑。而要非经络脏腑之为病。后学不明正阴阳所病。
动以表里脏腑阴阳混诠。蒙昧千载。可叹也。
单病者。如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二阳。阳明也。阳明。位太阴之表而居中于腑。则胃当之。
非大肠之以经络为阳明比也。其病发心脾者。胃与心。为生土之母子。而脾与胃。为行津液之表里。发者。发足之义。
人之情欲。本以伤心。劳倦忧思。本以伤脾。母既病则必连及于子。脏既伤则必连及于腑。故凡内以伤精。外而伤形。
皆能病及于胃。此二阳之病。发自心脾也。夫阳明为生化之本。其气盛。其精血下行化营卫而润宗筋。今化源既病。则阳道外衰。故不得隐曲。在女子为不月。此其候也。病久而传。则传为风消。又传为息贲。死不治。盖阳明既病。则表邪起而胜之。邪胜则精血不荣。故肌体风消。又胃病则肺失其养。故气息奔迫。气竭于上。精亏于下。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风消息贲。势必败及五脏。故曰死不治也。盖人身有真阴。有真阳。心脾为真阴之主。胃为真阳之主。伤及真阴。必使真阳无守。二阳既病。则仓廪匮乏。饷道绝运。是胃实为生死之关也。而要必自真阴之伤为之。故心脾之病。
不待好色之伤而始。有不得隐曲与不月也。
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痿厥痛。传为索泽癞疝。三阳太阳也。太阳为三阳主气。起少阴而居其上以主巅顶。又主卫外为固。以阳盛且浮。故在上又在外也。夫太阳主表。于经则膀胱纳之。而内经拈其病。终不言膀胱者。
以膀胱止州都之官主表。既非其事。而太阳体用。终不归于膀胱也。然则此云发寒热者。以太阳主表。虚则不能捍风邪而卫外。是以邪入而发热。若下为痈肿等。则为犯本及膀胱耳。糜烂为痈。凝结为肿。失力曰痿。冷逆曰厥。足肚疼曰痛。此皆由太阳经之衰飒而留寒壅热之所至也。至于传为索泽者。阳络既虚。久为诸阴所不容。则皮肤润泽之气也皆消散。是为索泽。索泽未尝不与风消同。但彼出于内。阴消而阳散之。此则在其经之阳衰而阴枯也。至若疝。本厥阴病。而太阳经之伤寒亦能致之。此为三阳之传也。
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一阳。少阳也。少阳为厥阴之表。起厥阴而游行三焦。绕于心胞。故少阳为游部为相火。
其气安则柔和。失守则火壮。火壮则食气。故少气火壮。则三焦之气上逆伤肺。故善咳。少阳为木。木强必侮土。故善泄。然土以木为达。若木失其既达之职。则土必寒而不运。亦善泄也。病久而为心掣为膈者。相火与君火同气。火亢失职。势必熏心。心动不宁。若有所引。是名心掣。游部失职。阳明腐熟无权。散精不得。壅滞不行。日久则三焦上下热盛而血槁。是以上焦不行。下脘不通。是名曰膈。故膈病有二。一为元气虚而中不运。则痰涌胃脘而脉微。一为血分干枯。则热郁当胸而脉弦大。此皆素伤少阳之行令故也。
按三阳为人身大气。所以纲维振作为生气为生理者也。一及于病。则群阴受病。故伤阳必伤阴也。仲景着三阳之病曰。太阳病。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病。胃家实。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炫。与内经不同。盖以外感起论。故必以形层部位先之。不暇及本气也。何为本气。如少阳则一阳生于下。游行三焦而上之。其气无所不遍。仲景则属之半表半里。于经则两胁及耳也。阳明为两阳合明。主中气而为身之维。仲景则属之太阳之内一层。主在经及腑也。三阳则统主上下。
以及卫外为固。此以身之卫气当之。仲景则以其经之颠顶项背分部也。仲景论外感。故举以形层。内经论大气。故究及体用。各有攸当耳。
二阳结。谓之消。此所谓结。乃结于本气。阳明气盛热壮。然血多津守。未尝有所结也。今言结者。则以阳邪盛而伤阴。枯其津液。故结在中焦也。阳明亢甚。必消谷善饥。食而不饱。又热亢能消。津液不荣肌肉。故名曰消。此所谓中消症也。消有三。此其一。
三阳结。谓之隔。三阳气盛而为周身大气之经。其气磅因薄四达。故有并至如风雨之证。而此云结者。是并于阴分也。
经又曰。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是盖阳郁阴中。阴不敢遏。故上下无常。郁而为热。薄于大肠。故为肠。是亦并于阴也。而其气尚未结也。其气若结。则必结于小肠膀胱。此则并于阴而甚焉者也。盖小肠膀胱为三阳之本经。其邪既结。则传化之官失用。而升降之通乃隔。上为阳不化气。下为津液不行。故与少阳失职。俱名为隔。以上皆所谓单病者也。
有合病者。阴阳两病也。或两气同病。偶然相合。或两致其虚。因而相合。皆合病也。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阳。阳明。一阴。厥阴也。俱病则二部本气俱逆而不下。阳明逆。
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厥阴逆。主发惊骇。是二者。皆主惊骇矣。况合病。又木强土疏乎。故主惊骇也。厥阴。阴之根。
阳明。阳之本。根本俱病。则下逮冲督。上虚胃气。背痛善欠者冲督病。善噫者胃病。皆气逆而不引不下也。名曰风厥者。厥阴病则木强而风起。阳明病则又不能下行三阳。于是逆者。兼内风鼓而逆上。故名风厥也。
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二阴。少阴为里。一阳。少阳为游部。然一阴为先天生气之原。是为生阴。一阳为地雷之后。是为生阳。俱在下而能上腾精气。以养火金土者也。二者交病。是人之根柢病也。根柢既病。则所谓升者不升。而火金土皆遂矣。是故木气欠和则脾不疏达。故善胀。真阴不升则心无所养。转见寒决。故心满。三焦少气。则肺亦失其治节。故善气。此阴阳两虚之症也。
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三阳。太阳。三阴。太阴脾也。此条为人之太阴阳两虚之症。三阳太阳主表。不能卫外而为固。三阴太阴主里。不能出营卫。行津液而灌溉肢肌。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不识此者。谓为中风瘫痪。而非也。内经明拈此条以示后学。后人寻诸中风之门。谓之人耳。
结阳者。肿四肢。六阳皆起于四肢。故四肢为诸阳之本。结者。聚而不行也。阳未有不行者。今其气结而不行。是阳不用也。阳不用。必壅于所起。故肿必于四肢。四肢皆肿。以知诸阳之结矣。
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主血。邪结六阴。其伤在血。而足三阴为根柢。盖足三阴皆主于下。
故当便血。言一升者。去血之多也。去血如是。其结当解。若不解而再结。则其邪必盛。故便二升。又不解则邪为尤甚。
故曰三结三升。此与阴络伤则血内溢。相似不同。此以邪壅。彼以冲任脱也。又与肠下血相承而不同。肠下血不多而徐。此以邪甚骤下而多也。二条偏病阴阳。然实诸阴诸阳合病。亦致合病也。
阴阳斜结。多阴少阳曰石水。少腹肿。斜。邪同。阳结肿四肢。乃在阳之发处。结阴使血病在阴之聚处。今邪交入阴阳。而交结之势必结于阴阳之所共生处矣。生阴唯肾。生阳唯胆。皆根源下焦。而肾职行水。若两家交壅。正所谓不能通调水道也。然阴多阳少。则肾病为多。肾病则阴之真水沉寒。而无阳以化气。此病固不在膀胱而在肾。肾既流水不能化精。故石坚一处而不及他所。唯见少腹肿耳。此亦水证之别也。
三阴结。谓之水。三阴为六经之主。三阴邪结。是坤土不能运精矣。土不运精。则二阴之水气益甚。势必反来侮土。
且水气盛则阳不得入。阳不得入则肺气不得通调。斯寒水不行而为壅。故为水也。盖中州结则气壅而关门不利。不利则聚水而从其类。类者。本在肾。末在肺也。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厥阴。少阳。一主风木。一主相火。胆肝心胞三焦皆所共也。均为热化而风煽之。四结之脉。皆络于喉。风火逆上而不得发。必于喉乎结之。是成喉痹也。
有并病者。凡人之阴阳内外雌雄。必相输应。是以阴阳相致。得其和平。若既两病。则各经之阴阳。必错迕违逆。
相遇则搏而败。必并于胜。故不谓之合病。而谓之并病。并者有所归也。
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胜一阴。脉而动。九窍皆沉。阳明全有谷神营卫之盛气。厥阴则任独使而布行之。合两家同病。而中州气馁。是阳明主病矣。乃中州气馁。而风木失和。将厥阴之戾。反克于中州。嗣此阳明之脉不复搏大而见。气不昌而内郁见动。则所以宣之九窍无俾也。故皆沉。此则阳明之病甚矣。是谓并病也。
三阳一阴。太阳脉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骇。一阴主筋膜之气。又主三阴之阖。能为太阳之守。莫一阴若也。乃三阳一阴俱病。而太阳之脉且胜。夫太阳之病。在脉浮。病而脉胜。则浮大中空。无阴可知。无阴则太阳之上下无常方。风雨并至而为病。而岂无气之一阴能止之乎。于是内气不守。则内乱五脏。本脏神怯。则外为惊骇也。
二阴二阳。病在肺。少阴脉沉。胜肺伤脾。外伤四肢。二阴主里而藏精。病则真精内虚。二阳起谷神而朝津液。病则津液枯竭。于是气逆火盛。必伤于肺。故曰病在肺。若见少阴脉沉者。是谓肾气不衡。而无根之浮火逆而上乘。则上胜于肺。中州不能遏其逆。则热燥伤脾脾病则不能授气于四关。故并外伤四肢也。
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颠疾为狂。前证明阳气虚内热。肾气不衡。故有胜肺伤脾之见。今内伤之气皆交至。而定为病在肾者。此系肾家水空火不守。而上发与阳明热邪相并。使心无所主。故神惑志失。而骂詈妄行。太阳无内。故颠疾。神明内乱。故为病狂。此症之见。似宜皆在阳明。然实肾精不守。不能主里。使心火自焚。与阳明并也。
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阴气客游于心脘下。空窍堤闭不通。四肢别离。一阳连肾。上至肺。外连脾胃。然其根本出于二阴。今二阴肾家寒虚。少阳不足。故病出于肾。肾与胆气皆寒虚。是以阴气客游于心脘下。阴气既盛于中脘。则所以行津液出营卫以灌溉四末者。皆空窍堤闭不通矣。不通者。无阳则不通也。不通则四肢乃别离矣。此证近于单腹胀。
而四肢如削者也。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咽干燥。病在脾土。一阴之阴。为作朔之阴。
一阳之阳。为生生之阳。二脉皆代绝。是阴不为阳根。阳不为阴生矣。两俱失职。则所以为游部。为独使者。皆无根之阴气也。心之下。自膻中至三焦。皆少阳生发游行上下之位。二部之生气既已无根。故阴气至心而上下无常。出入不知也。咽喉胆之使也。故干。脾土之冲和。亦赖胆肝之舒达。若脉皆代绝。是以死气乘脾矣。其为中气不续。中土衰败可知。
二阳三阴。至阴皆病。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沉为血瘕。浮为脓。二阳三阴。本脾胃也。而后云至阴者。以明此三阴属于太阴肺。故分别言之。夫阳明居二阳中州气盛。太阴脾常为之行气于三阴。而阳明亦自能达气于三阳。则手太阴肺常能为治节于其间。是以阴阳和同。阳倡阴随。阴守阳中。阳指阴使。今二阳三阴至阴皆病。其病气皆见于其脉。则其象为阳浮而不能沉。阴沉而不能浮。是以阴不过阳。阳亦不能止阴。是阴阳离绝也。如是则沉伏于内者。有阴寒之病。血聚为瘕。浮显于外者。有阳毒之病。壅盛脓。旧文作沉为脓。浮为血瘕。有吴鹤皋正之。
按内经无并病之文。然阴阳不和。两戾相遇。势必相战。战有胜负。则其病更有所归。或归胜。或归负。必有为之主者。
终非合病之条也。故另出言之。乃内经举一隅耳。此阴阳之错迕。脏腑之乘除。可不辨明乎。
卷之三述病部上
虚实第二
虚实者。百病之定体。所谓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二者而已。然而标本逆从之治。皆起于此。不可无缓急有无之辨。以进求其详也。缓急者。察虚实之缓急也。无虚则急在邪气。多虚则急在正气。微实则虽治实而当固守根本。微虚则虽治虚而当兼防不测。有无者。察邪气之有无也。表里脏腑。邪有所居。永得其本。而直取之。是有为。邪之实也。
情欲伤内。劳倦伤外。非邪似邪。病在元气。而明辨之。是无为。真之虚也。苟不审此。以逆为从。以标作本。倾人命矣。
虚有脉象。岐伯曰。气虚。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人之元本。主在元气。而元气之主在肺。故气虚则肺虚。肺虚而一身之元气。无不皆虚矣。虚则必见气逆。其气逆者。足寒也。人之阴阳。其气皆起于足。若足寒则阳不足而阴乘之可知矣。凡虚宜以此为断也。
有重虚者。经曰、脉虚上虚尺虚。是谓重虚。脉虚者。不象阴也。气虚者。言无常也。尺虚者。行步然。重虚盖谓阴阳两虚。故引此条为两虚之榜样。其一在脉。而云不象阴者。脉出于阴分之营。营衰则神脱。神脱则不能如五脏应四时之象。其不应时而响应病。甚至不应病而又不应时。则全失其阴象矣。故曰。不象阴也。其一在上。即谓肺虚。肺虚则气逆。恒见之上而脉气不定。故言无常。其一在尺。尺肾脉也。肾主骨与精。所以固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今行步然。将根本倾拨。不能立矣。占虚者以此三事。所谓虚者尽此矣。
内经言百病之生。皆有虚实。皆生于五脏。而必皆见于神气血肉志凡五者。至于邪之入。亦即此五者而诊其先后次第焉。凡根本虚实。与邪入虚实。莫不从此辨治。故心藏神者也。若有余则笑不休。不足则悲肺藏气者也。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肝藏血者也。有余则怒。不足则恐。脾主内以为形也。有余则腹胀泾溲不利。不足则四肢不用。
肾藏志者也。有余则腹胀飧泄。不足则厥。此其有余。所谓邪气盛则实。此其不足。所谓正气夺则虚也。至若风邪之猝入。亦必先犯此五者。而自其形层次第以入之。仲景分六经以治伤寒。禀此法也。是以经于邪入之。又每曰血气未并。
五脏安定。见邪必自外而入。不遽内并也。故曰。邪客于形。则洒淅起于毫毛。以未入经络也。故命曰神之微。夫心部于表。肾部于里。自神至肾。所部有表里之分。方邪客之洒淅起毫毛。则神先觉。是故命曰神微。次则入皮肤。皮肤微病。犯肺之气矣。命曰气微泄。又次则邪入孙络。孙络外溢。犯肝之血矣。所谓动其营也。故曰维有留血。又次则邪犯肌肉。肌肉蠕动。此犯在分肉之间。脾之所主矣。命曰微风。又次骨节有动。则邪入经而动骨节。惟志觉之。所谓动志也。邪入乃深矣。然所谓神先觉者。怆然凄然。不快不乐之谓。所谓气者。畏寒畏风之类。所谓血者。翕翕发热之类。
所谓形者。转辗疼痛之类。所谓志者。烦而不安之类。皆邪之次也。内经按次五层以针法。循次五治。岂非后世所谓表法解法耶。观其虚实。则五脏之有余不足如彼。循其治法。则形层之浅深次第如此。后之治邪。思过半矣。
有相并之虚实。阴阳相倾。气血以并。气乱于卫。血逆于经。气血离居。一实一虚。所以然者。血气喜温而恶寒。
寒则留滞。温则消散。此相倾以并之因也。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是以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为惊狂者。血并阴。是重阴也。气并阳。是重阳也。重阴者颠。重阳者狂。故为狂惊。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为炅中者。阴在表则阴内虚。阳在里则阳内热。故为炅中。炅。热也。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者。血并上则阴邪抑心。故烦惋。气并下则火动于肝。故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神乱而喜忘者。血并下则阴气不升。气并上则阳气不降。阴阳离散。故神乱而喜忘。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盖血与气相失则为血虚。与气相并则为实。至夫气血并走于上则上实下虚。下虚则阴脱。阴脱则根本离绝。下厥上竭。是为大厥。所以暴死。若气极而反。阴可渐回。一去不反。不能生矣。此相并之大概也。
有外感内伤之为虚实者。邪生于阳。得之风雨寒暑。此生于外也。为外感。邪生于阴。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此生于内也。为内伤。外感多有余。内伤多不足。然有内伤而致外感者。则虚中微实。外感而仍内伤者。则实处多虚。此中之虚实。固当细辨。而要即外感内伤。亦各自有虚实。如风雨伤人。客毛满络。极于分腠。其脉坚大。此则为实。而寒湿之伤人。必伤卫气。致皮肤不收而纵缓。肌肉坚紧而削瘦。营涩脉中。卫去脉外。此则为虚。又如内伤之喜怒不节。
则阴气上逆。上逆则阴虚于下。而阳邪凑之。此则为实。然实因于虚。则实为假实也。若夫喜则气下。悲则气消。下与消则脉空虚。或因饮食寒气薰满。则血涩气去。此则为虚。此外感内伤之大概也。
有主乎虚实之大要者。其一在气。人之元气。所以充形而统血。故气实则形实。气虚则形虚。若形气相反。则偏实偏虚之病生矣。其一在谷气。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所谓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者也。五脏六腑。皆已受气。谷之谓矣。
其一在脉。脉为血之府。脉实血实。脉虚血虚。常相应也。而时有反者。岐伯曰。气盛身寒。此谓反也。气虚身热。此谓反也。夫气盛为热。虚为寒。今反寒反热。此阳内郁而阴外袭。阴内虚而邪外盛。皆形气之相逆。故谓之反也。又其反者。谷入多而气少。谷不入而气多。一则二阳有余。三阴不足。一则邪并肺胃也。又其反者。脉盛血少。脉小血多。
一为阳实阴虚。一为阳虚阴实也。
有诊虚实之大概者。气充满于内。所为气入。实也。气满泄于外。所谓气出。虚也。气为阳气。实则阳实。必热也。
虚则阳虚。必寒也。此虚实寒热之见于气者。可诊矣。
五实五虚。以决死生。何谓五实。脉盛皮热腹胀及前后不通闷瞀。是也。何谓五虚。脉细皮寒气少及前后泄利饮食不入。是也。备此者皆死。而有不死者。粥浆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身汗得后利。则实者活。此其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