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博议》·第一部分

题辞

儒可无用乎。耳目心思等之木石。百年为可悼也。儒可有用乎。兵刑钱谷绍之职司。一时为可鄙也。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求所谓卓然自命。上不溷君王而下不委诸草莽者。其在岐黄之业乎。夫岐黄之业。谈何容易。不知阴阳消长之理者。不可与言医。不知死生变化之故者。不可与言医。不知草木虫鱼邱陵牝牡之性情者。不可与言医。不知古今异宜刚柔互用应变合于秒忽者。不可与言医。若是则五经四子之书。医之宗旨也。二十一史前后成败君臣兴废之所由。医之证据也。与夫诸子百家零星传记杂出于饮食药石之书医之杂俎也。宰相须用读书人。国医须用读书人。如是而儒之一生。

无用不等之木石。有用不缀之职司。休德令闻而擅其美。岂不重赖夫医也耶。医之不可易言。儒之不可易言也。余性鄙寡交。不乐轻与人。人不屑吾与。犹忆总角时。郡中得交罗君淡生。即今之东逸也。探所得细绎胸中经史衮衮可听。旁及古文本学。皆可法知其非常人。未几陵谷变迁。隐见于烟雨蓬茨之下。名可得闻。迹不可得见。如是者三十年。君之读书乐道。视壮年又何如。而内经博议诸书出矣。人谓与东逸先生同时朝夕讨论不倦。所重岂在区区。余曰。儒之无用者如彼。有用者又如此。百岁而后。其欲尚有东逸者。非博议诸书。又焉足千古哉。

友弟石年赵汝揆拜书。

卷之一天道部

天地阴阳大论

或问于余曰。轩岐述天地之道。明阴阳之本。终以三合为治。帝臣若鬼臾区。犹曰上候而已。未能明其事也。今二千年来。学人如众盲摸象。纷纷以运气治病。卒无一验。而粗心守陋之传。谓此且置之高阁。略无省思。不知乾坤鼓铸万类。人在气交。如鱼在水。民知所生。而不知所以生。今子沉潜内经。发愤而欲明之。其于造物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本。不可不挈其要领。而为后学一明之乎。余曰唯唯。经曰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为九气。九气具。而天地人三才之体用备矣。夫所谓其生五者。合天地人万类。皆生于五行之气也。乃不曰其气五。而曰其气三。则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以一阴一阳而营运之。鼓舞之。其间阴阳各一。而所以能营运鼓舞者。则又有一也。此一合二以成三。而始布五行于阴阳刚柔之间。人在气交而两受之。此所以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也。

三才既立。五常备行。而天地人之体用遂分。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则日月四时。营运不息。此其大运也。而又有其总持者。复列五运。首土以持岁功。本六元于司天,以正六次。于以主时主岁主次。各不同也。此天之分用也。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则山川水土。五方阴阳各奠。此其定体也。而又有其迁次者。三阴三阳。各以司年。奉六元司天在泉。各以上下正岁气。于以纪方纪步纪岁。各不同也。此地之分用也。由是而天地之气。必三合为用矣。然其间气化分行。其体则奠定而不移。其事则博济而不杂。其神则妙用而无方。其道则循环而补救。是故阴阳之气。有所为各止。而不相凌蹿者。如大气之举。风寒在下。燥热居上。湿气居中。火游行于其间。是以少阴厥阴在下。太阳阳明在上。太阴居中。少阳通乎上下。于人禀之为体。亦犹是也。此虽六气交互布之相输。而上中下之定位不移也。又有夹辅而行。参伍为用者。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之类。原其然者。三阳悉起于三阴。阳之所起。

阴亦从之而见。少阳起于厥阴。乃中见厥阴。阳明起于太阴。乃中见太阴。以其根底所在。恒相比而不离。故参伍以为用也。又有亢害承制者。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六者皆有承制。阴为循环相救。以消弥其亢甚。

而不至于毁裂。是则三合之内。三合之外。又有妙用如此者。无非其气三之为用。而鼓舞营运于天地人之间。乃天地造物之根。而非人之所能为也。盖天地之气。无不有分。亦无不有合。此天地之本。阴阳之朕也。

卷之一天道部

其气三论

天地阴阳一气而已。自太虚而有太乙之生气。由是动静焉而阴阳分。阴阳分而五行具。是五行之生者。不离阴阳之一气也。而经曰其气三。且曰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是三气者。天地人之本始也。试明之。太极无形。静则为阴。动则为阳。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此一阴一阳者。非各一之一。乃道之妙用。而合一之一也。唯其合一。乃能各一。则是其本一而已。有三气存乎其间矣。是故动与静各一也。而所以能动静者又一也。由此观之。太乙之所施生。造化之所鼓铸。必得三而成物。气不得三。则无以布行于五。而五非得三。又不能各合夫一也。三者一之用也。五者三之成也。故三而成天。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天总阴阳。而又积阳以自刚也。三而成地。立地之道。曰柔与刚。地具刚柔。

而又积阴以自奠也。三而成人。立人之道。曰仁与义。然理以宰气。而气以载理。故人之成也。本乎气交。禀天之阳动为气。本地之阴静为精。而有神存乎其间。以立性命之基。是精气神三者。合而不离也。此所谓三而成人也。且太极用此三气以生五行。而五行之生。又莫不各用夫三气。试就人之五脏言之。心为太阳。而主血脉。是合阴阳而自为阳也。

肾为太阴。而涵命门真火。是合水火而本为阴也。肺主治节。而水出高源。是合金木水以行气也。肝为血海。而生一阳以升太冲。是合水木火而总于厥阴也。脾上承火。而下涵水。以奠乎中。火以腐熟。水以滋灌。而土以归藏。是合水火土而养四脏也。是知阴阳之功。相待为用。阴阳之根。互藏其宅。而五行之变化。皆非一气偏至之所成。盖一有偏至。

而合三则无偏。至一无鼓动。而合三则能鼓动。人徒知为三。而不知合三。而后致夫一也。徒知生于一。而不知用三。

而后全夫生也。自轩岐指出三气。而造化之妙用始彰。故三五与一。太上之玄阃。养生之奥关也。

卷之一天道部

六节五制生五论

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其生五。(天元纪大)

河图之教五十有五。而总其数为天五地六。分其数为天五地五。天五者、一三五七九。五奇也。地五者、二四六八十。五耦也。奇以五乘五。五五二十五。耦以六乘五。五六三十。此所以天五地六也。然而阴阳交互。气运相乘。则天气反以六。地气反以五。此六节五制之旨。轩岐所述也。盖两仪既奠。而后天以阳而化气。气本无形。凡六合无形化气之阴阳。皆本于天气。以阴而成质。质处有形。凡六合有形成质之阴阳。皆本于地气。所谓五者。生长化收藏。而成木火土金水是也。所谓六者。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以奉寒暑燥湿风火是也。所谓六为节者。天以一元布行于地。

即本地之六位以分化气。是天以六为节也。所谓五为制者。地以坤顺承之化。即本天之五行以作成物。是地以五为制也。

总之天以五而干生。地以六而支生。以五加六而甲子生。天以五用六。地以六承五。此天施地生之大致。而六节五制之妙义也。其生五者。原其初则五行实生于一气。由其后则万类皆生于五行。故五行有本生之理。有制用之道。其始也天一生水。天一者纯刚之气也。纯刚之气为全体。故生水。水之为物。一阳居二阴之间。由静而动。由阴而阳。动而之阳。

故地二生火。水火既济。则形成而物畅。故天三生木。阳既畅发。则阳后生阴。自舒而敛。故地四生金。土居中位。成乎四气。而成功位次反居其后者。土为万物之母。奉天而不居。故必于四气之既成。而后见之也。然土为中宫。为炉鼎。

能以水火为用。水火不得则相射。是以戊己之位。藏于水火。此坎纳六戊。离纳六己。所自来也。故戊己中宫为最尊。

布气育灵。为生物元始。所谓资生于坤也。故以是为南政。君临于上。而水木火金四脏之气环拱之。以其环拱。故谓之北政。如臣面君也。至其地支辰戌丑未。居四余之偏。兼为四库者。盖以奠定四气。所以始万物终万物而告成功于物后也。故天虽以五生土。而常以一先四。而首万物。一先四者。即五数之一。而首以土运之义也。此万物所以资始也。地虽以十成土。而恒以二居五而终阴阳。二居五者。戊癸化火。而适终于地二之数也。此万物所以资生也。生生之本。制用之道尽矣。

卷之一天道部

正六气说

初气厥阴风木。大寒立春雨水惊蛰。二气少阴君火。春厘清明谷雨立夏。三气少阳相火。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四气太阴湿土。大暑立秋处暑白露。五气阳明燥金。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六气太阳寒水。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各至六十日。

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相火之右。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

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六微旨大论)

六气内经无正文。而于加临明明见之本文者。止有六节气位一章。发明司节之位。而于六节之阴阳上下未之详也。

故后学每以六气一气呼之。又不辨司天六元不同。一概改着。为说以详之。夫天气之行于地。既布之以五行。分之以四时。历以日月之行。而成岁功。此万古不易。所谓天地合气也。然为气行其间。每不得与日月朔望相齐。故古圣更以斗杓纪气于十二宫。而祀之以二十四以会周天。后分统以六气。凡六十日以分一气。周而复始。所谓四时之止也。然其为气上下不同。标本各异。初气为厥阴风木者。一阳也。于卦为复。复在九地之下。正当两阴交尽之时。是以上为厥阴。

下为风木。故风木本阳而标阴也。二气为少阴君火。君火见于卯。所谓显明之位。其时为春厘清明。正三阳出地之时。

乃不名之少阳。而号之为少阴。不名风木。而名以君火者。以此时三阳虽出地。而其上仍属三阴春寒犹属是气。尚为阴之少。故曰少阴。君火见于此者。易所谓帝出乎震也。帝主十二辰。于时无所不统。而于此分时者。前此一阳尚在九地之下。而人历于显明。则圣作物睹。是以首出之于此也。其火主照临。不主热物。亦不夺春令。故曰君火不用。君火之右。即为夏令。为三气之阳相火。相火当巳午为南离君位。非相火之所当。唯君火不用。故退行一步。使相火当之。俾为夏官。以供臣职。故名以相火。明其无犯上之嫌也。相火当六阳之盛。正为太阳。乃不曰太。而曰少者。以阳虽盛。

而尚在地上。未亢未高。故犹曰少阳也。四气为太阴湿土。湿土在未坤也。坤为太阴。位在未上。又当未月。坤正临事。

故以太阴名之。又其时自大寒一阳生。以及于六阳。为上半年干之行事。自夏至一阴生。至亥以尽于六阴。为下半年坤之行事。阳以顺行。阴以逆行。故一阴之生。不名一阴。以其生由太阴坤德。故即以太阴名之。时虽溽暑酷烈。六阳极盛。而总曰太阴者。以阳已退职也。且当此之时。使非土润溽暑。则南离火旺。燥金安生。唯坤居其间。以土合火。而腾其湿气。则大雨时行。而得以御火。使金气生。而气进与六阳代禅。非太阴之为而谁为耶。五气为阳明燥金。阳明者。

以其时去溽蒸而清明。退蒙昧而敛。坚洁清肃。阳在上而方明。故曰阳明。金气坚而且洌。是以为燥。六气为太阳寒水。寒水于时为亥。水属三阴。乃其上为太阳者。此时阳退而在上。为亢为高。在五阴之上。于卦为剥。居停而不用事。

故以太阳名。而纳之寒水也。寒水本阴。而标阳者。以此总之。正六气进气居下。退气居上。春夏阳自下升。故厥阴少阴在上。秋冬阴亦自下而上。故阳明太阳在上。在下者为进气。在上者为成功。而进退之气。标本之说。于是可见矣。

此为主气司天。所加为客气。主客之分以此。

卷之一天道部

为运为气五六说

自阴阳二气交易鼓舞。以化生五行为万物。而三才之成全奠其中。然所谓阴阳交易鼓舞者。二而已矣。二而有无息之用。万而仰致一之道。以譬明之。五行为铜。二气为炭。此生生之本。由于交易鼓舞之妙。从无而有。从有而生也。

乃五行者。不明所自。请得言之。天一生水。阳始交于阴也。地二生火。阴始交于阳也。得阳而生火。得阴而生水。此阴阳定交之始。故所生二子。仍肖父母。是以干道成男。坤道成女。道本斯矣。然以二气之鼓舞言之则水火生而万类之胚胎具也。故曰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自兹而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则阴阳既交。而互生互长。万类成形而坚定。成形为木。坚定为金。生矣成矣。故曰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然而能终之始之。必有为之先者。而使二气为之鼓之舞之。

则造化之藏用自成垆。非中宫奠其元气。曷能不渝。此土之庞浓。为天五而居中。天五者。非以次而为五。乃摄四而为五也。地之十承焉者耳。由斯言之。天地之施生。定于五行。盈天地之物生。莫非五行。四时之更。莫非五行。五方之位。莫非五行。而五者之运。行于天地之间。为天为地。为人为物。为形为气。有一不在运中者乎。至于所以为六者。

亦自有说。本然二气三分而六。因阴阳之气。有国中末。有少壮老。其气各有盛衰。故各分而为三。是以为六也。以六乘五。以五成六。于是五行物类之生成消杀。恒乘于六气之进退盛衰。故六气者。所以节宣五运。而成其化育者也。无一物不成于六气之中。无一时不被六气之化。岂止五运六气为加临之说乎。是以帝问。而岐伯曰。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又曰阴阳之气。各终期日。非独主时也。今观于甲子。而阴阳之纪以立。于是岁立。而年月日时阴阳之气各立。无非五六者。请更言之。时一日有十二。十二者。阴阳两从六也。

以五乘六。故五日一周甲子为一候也。一周甲子。气亦一周矣。故可以为候。此小周也。推之为七十二。而大周矣。此从时而起者也。日者。甲乙至癸为旬日。天数五。故二五为小周。以五加六。故六十日为备一周。又历六甲子。为大一周成岁矣。。此以日为起者也。月者。历十二辰恒主。今以纪时。又用五行以纪六气。而四时始备。凡五岁一周。历三十年而备周。此以日为起者也。岁者。十二年一纪。六十岁一周。此一周者。又合年月之大而周之也。以五加六。小者为小周。大者为大周。然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气而右迁。应地之气。静而守位。故六期而环会。此五运六气。主岁之常期。起于天地之自为六气也。由日时月而言。为阴阳生物之合气。由五运六气主岁而言。为阴阳成物之分气。有分有合。有从合而分。有从分而合。此之所谓必以三合为治也。然而天主动。为五行之主。故运居其中而常先。地主静。

六气以不迁为会。故司天在泉。各有其故。要而言之。合气以专生物。分气以节成物。三合为治。人在气交之中。内禀其合气。而尝外应其交气。此岁气五运之加临。何时而可废之也。其未可验者。南北刚柔。阴阳向背。未可一齐。岐伯亦列其如是焉耳。使后之学人。通天地之秘。而行其活法。未尝印板文也。至后世加临寻病。而又不能知三合相交所乘临之盛衰。而为铃法。贻笑千古耳。

卷之一天道部

五运说

五运以土为首。而加甲终复加己。循环十干。而不用正干之本气。说者谓甲己合土。此为化气。夫所谓化者。逢合乃化。不逢合则不化。五运之加。甲己相去五岁。岂有逢合而化之理。又曰此本天气定位非加临也。经曰丹天之气。经于斗牛女戊分。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毕昴。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其戊己分者。则奎壁角轸也。五天五行之守气。各有所横以加于宿度。临于十干之上。如气经于心尾己分。心尾当甲。角轸当己。故土位甲己也。以下皆然。此说最为近似。而其实不然。盖天动而虚。其气圆通。而初无定气。其临御五行。自有本然当然之则。而初非有守气以期之也。岐伯述天元册曰。大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始终。

布气育灵。总统坤元。夫肇基化元。而布气育灵。乃云总统于坤元。是坤元为万物之母也。坤元既为万物之母。而总统之。则天亦必有以先用之。天之十干。以代戊己居中宫。而先用水火。然后成于木金。岂非总统坤元。而以土为首之义乎。是以天之御化。首以土为甲。而甲遂为土。仍顺布五行于乙丙丁戊之上。而以本气化之。遂以金加乙。水加丙。木加丁。火加戊。毕又再传。而土加己。金加庚。水加辛。木加壬。火加癸。而其本气之阴阳。仍有不能从化。而根据之以为用者。如加阳干为气有余。加阴干为气不足。又未尝不因值年以佐用也。五运立。则年气有所统。故运之所临。每居中而常先。如土运之岁。上见太阴。则其气先。而与司天会。是谓天符。与岁支同气。则先而与岁会。是谓岁会与天符。

岁会三合。是谓太乙天符。所谓贵人者。司天与值岁朝拱之所在也。是以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

故五运为该年之根本也。

卷之一天道部

司天说

天有六气。寒暑燥湿风火,即四时之主气。候至而布之。以分六气也。至于司天。则从地上六位之专精。而正对以居之。以主期年。而名之为司天者。根据于甲子值岁之气。仍以地上不迁之气。会天之元。而立为监司也。其为六气。一以甲子为序。而异于地上之四时。盖既以主持一岁。则自当以甲子为序也。其三阴三阳。上奉之者。六元在天。则三阴三阳不自主气。所以正对皆奉之也。首少阴君火者。君火位午对子。令甲始子。与君为对。故遂名君火。尊君之出令也。

其令主热。不与显明卯位之君火同。彼以方春行令。止以照临。此在午宫。所对本属夏令也。次丑未为太阴湿土。太阴在地。每与厥阴少阴合三阴而不离。故其位必次少阴。又坤土位未对丑。为土之官旺。是以上奉湿令也。又次寅申为少阳相火。火之精。本生于寅。寅对于申。申尚有余暑。故以寅申奉火令。不当午者。午当君火。不敢侵也。又次卯酉。

为阳明燥金之临。旺于酉对卯。故奉燥令也。又次辰戌。为太阳寒水。寒水本位亥子。而亥属风木。子为午对。唯辰为水库。戌当水冠带。为进气。故即以辰戌奉寒令。终巳亥为厥阴风木。风木于正六气。本在丑子及寅司天。移位于巳亥者。木长生在亥。其对巳。故即以此奉风令也。盖其所司以为一岁之令。唯六元主之。三阴三阳不能尽合。故唯上从而奉之。唯带有本位本气。则有本标太过不及之说。经曰少阴所为标也。厥阴所为终也。是巳有其所司。即有其在泉者。

以天包地下。地在天中。地居天之半。而天气之行于地者。亦半行于地上。半抑于地下。在前三气行于地上。故属司天。

后三气抑于地下。故属在泉。在泉之气沉而不上。故前扬后抑。前宣后郁。恒与司天为对。司天子午。则在泉卯酉。司天丑未。则在泉辰戌。司天寅申。则在泉巳亥。恒相对而输转之。故有在天在泉之异也。司天极于三气。以天施之至也。

在泉居于六气。以地沉之至也。然总以司天为本。故本文不设在泉之岁。以司天统之也。

卷之一天道部

地上三阴三阳说

司天以地上三阴三阳。奉天六元。然上下不类。而以奉之。未解何义。又不解地上三阴三阳。何以定位。内经未之发明。请试论之。予前既明六元之着。盛于三阴三阳之定位矣。此六元之正义也。乃于其对。亦必三阴三阳奉之。岂三阴三阳未有定义定位乎。夫天地之大气涵于宇宙。大概藏于北。生于东。长于南。收于西。则三阴在北。三阳在东。三阴在南。三阳在西。可知也。在易东北俱为阳方。而此北阴东阳。西南俱为阴方。而此南阴西阳者。要此即两仪四象之义。所谓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者也。盖气必先藏而后生。此乃静藏之地。故三阴先奠位于亥子丑。而太少厥皆聚者。所以全乎阴以为藏也。藏而后生。而生必于东。故三阳遂正位于寅卯辰。而少明太皆聚者。亦所以全乎阳而为生也。至于南离阳位。君火居之。而又总为三阴者。盖巳午未皆长气也。有生则必有长。长者实气也阴也。北阴无以实长。

故三阴亦聚于南。所谓天以阳生阴长者此也。西为蓐收正位。燥金居之。故西为阴方。为成为收。而三阳又居之者。盖藏物必自下。收物必自上。生物必自下。杀物必自上。且自暑而凉。自秀而实。皆自上而下。上者阳也。而其时之肃杀者、亦阳也。申酉戌为肃杀之方。故三阳亦聚于此。所谓地以阳杀阴藏者此也。盖天之二气。分为四象。北为阴。西为阴中之阳。此地之二象。东为阳。南为阳中之阴。此天之二象。而生长收藏之理。备着于此矣。

卷之一天道部

天道或问五则

问曰、五行各有正气。天地所合。干支所同。而阴阳之用。各有变迁。又参错不同何也。曰、此正所谓三合之治也。

三合而治。必将合气。必为主用。或从本气。或从标气。或因乎其盛。或由乎其化。虽有不同。要皆取用以崇体。而不以体劳物也。如五运以土为首而加甲。自甲为土以下。皆不用干矣。而甲丙戊庚壬值年。仍为气太过。乙丁巳辛癸值年。

仍为气不及。其干虽变。而阴阳不变。则原非不用干也。司天亦变支矣。而火当午。土当丑未。金当酉。与岁为会。则为当其位而合其气。是皆不变本位。亦不废本支也。大约阴阳之用。合两而成。以三为用。故阴阳之行。虽一体。而动变则各由其道。各由其道者。所以妙阴阳之用也。一切三合变气皆如此。知其用则不疑其变矣。

问曰、司天运气合用。而有天符岁会。乃有小五运。复参于司天在泉。运气之间。则又何也。曰五行三合之治。无往而不用。亦无往而不三合也。如辰戌太阳司天矣。而辰戌备历甲丙戊庚壬之五位。则五运亦尽历寒水之一位矣。寒水唯一。而有五变。五变之中。所营运以周一岁者。亦各有五运。犹司天之间立纪步也。既以大五运与司天为乘临。则亦有小五运与间步为乘临。此亦阴阳自然之道也。岁气必以木为主。故以太少角为初。以太少羽为终。五运之生序不可紊也。然其用微。不及间步之剧。故经不着病。要使人知之尔。

问曰、五行五用。而各为首。六气首风木。司天首火。五运首土。五行本生首水。其成首金。循环而能为首者。岂有义乎。曰、此阴阳造化之妙用。不可思议者也。由其初而言生物之始。始于天一。天一水也。水得暖而升。故火继之。

火水鼓荡而形成。故木继之。木长而坚。故金继之。四者非土不成。故成必以土也。洪范之序如此。盖生物之原也。若四时六气。必以岁德为首。岁德在木。故木起厥阴。而临官于寅。所以达生气通人事也。自木而火。而土而金。以止于水。四时之序。生长化收藏之事。五运之首土者。天之气自中而运。而戊己居中以生养万物。故即此中宫推之。以四正环而拱之。以行其生生之用。此在天之事也。若司天以火为首者。少阴君火。有帝之尊。于以出治。孰不归仰焉。然唯斗杓初指。帝乃临之。帝出乎震。故以火为首。而以厥阴为终。盖三阴为朋。今少阴居中。而厥阴在前。则必俟历三阳。

而厥阴为后矣。厥阴位亥。亦终之义也。由其成功而言。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显万类之成。而列万形之质。此不唯其始。而唯其终。故必见其坚成。而后水木火土四形备具也。此成物之序。以其致用而言之也。

问曰、四时阴阳顺逆之行。有左右之辨何也。曰、阳自下而上。故左旋而为春夏。阴自上而下。故右旋而为秋冬。

是以春为生气而西行。变其收气而为暄。夏为长气而北行。变其脏气而为热。秋为收气而东行。敛其生气而为凉。冬为藏气而南行。敛其长气而为寒。西北行为顺。东南行为逆。春夏日躔北陆而长。秋冬日躔南陆而短。亦阴阳顺逆之序也。

问曰、经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何也。曰、阴阳本合一者也。自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立之以两。而相为对待。此各一之一。人所易知也。以动静为鼓舞。以阴阳为妙用。无形而致有形。同体而立异体。阴阳合作。而鼓化机。

此合一之一。人所难知也。是故本其太始而言。阴阳之原。由于一机。静极而阳生。动极而阴生。阴阳互相生也。本其成位而言。阴阳之根。互藏其宅。火胎子中。水胎午中。阴阳互相宅也。人能悟阴阳之本一。乃能知阴阳之能两也。

卷之一天道部

天道六气中见论

帝曰。愿闻天道六气之节盛何也。岐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

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之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

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六微旨大论)

天以五行降行于地。因用地之三阴三阳。推移治节。而为六位。于是天之五行。亦分之六气。六气者、寒暑燥湿风火。为天之六元也。南面而阅地之六位。则六元为本。六位为标。其标本之从。有正对之化。有根源之治。故本标不同。

气应异象。所谓不同者。如少阴君火在午。太阴湿土在未。厥阴风水在亥。少阳相火在寅。阳明燥金在酉。太阳寒水在戌。此为旺气。其冲为对化。而三阴三阳。又随而上奉之。故本标不同。予于司天。已推言之矣。此章明天地本然之六位。于三阳之定位。则始少阳。中阳明。终太阳。三阳合为初终而不离。于三阴之定位。则始厥阴。中少阴。终太阴。

三阴亦合为初终而不离。此阴阳之定气也。原其根本。则三阴在北。亥子丑为正位。三阳在东。寅卯辰为正位。然以此气奉天。而历其生长收藏。则其气之承天者。三阴亦在南之阳。故临乎巳午未。三阳亦在西之阴。故加乎申酉戌。凡地之三阴三阳。其气有本有从天之六元。其化有正有对。于以历十二宫而合之。此所以标本不同。气应异象也。今曰中见者。则于其本气标气之间。合而有之。故曰中见。所以节宣本气。而参和标气也。然此气为天地本来之元气。自有之而本不相离。故条理有自。而不妄参合。何以言之。三阳皆起于三阴。三阴固为三阳之根也。而各有义焉。厥阴阴尽而生一阳。于阳为少。而成风水之气。是少阳生于厥阴。而合为一体也。太阴以湿土孕金。而为阳明。虽为二阳而成燥金之用。是阳明生于太阴。而合为一体也。太阳由于少阴。本以秋金而生寒水。是太阳生于少阴。而合为一体也。盖阴阳之相随。必以其气之相次。故相贯而不离也。然其正对不同之间。更有参和之妙。又不可不察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

相火烈矣。而见厥阴纯阴。此上下相济也。阳明之上。燥气治之。燥亦亢矣。而中见太阴湿土。既能生金。亦能治燥也。

太阳之上。寒气治之。而中见少阴金水和调。不使太阳亢也。而三阴又异焉者。厥阴之上。风气治之。而中见少阳天和。

不使厥阴蔽也。少阴之上。热气治之。此少阴乃奉天之君火也。中见太阳君火。为太阳之主。不得有杂也。然其间有寒水。亦既济之理也。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前以湿治燥。兹以燥胜湿也。其参和节宣如此。是则所谓本也。

卷之一天道部

地理六节位下六承论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

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化则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六微旨大论)

此章王马滑张诸家。寻其说而不得。乃以气交之变释之。谓少阳火生。终为溽暑。不知此专气之次。非承制之的义。

夫承制者。皆元气之所本有。即其所生之理。备有生化之道。初非矫强挽回也。阴阳动静。皆涵天地之元贞。故其生物也。贵其专精。尤忌其一往。是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易卦之飞伏。飞下即伏。伏上即飞。故乾卦六阳。其下皆坤。

坤卦六阴。其下皆干。阴阳之精义。本是如此。吾故于天道之六气。各有中见。而知地节之六位。自亦有为之内者。以为参和。是故位之下即内之义也。相火于节。主四五月。为六阳之元。而其时之水气正盛。前为谷雨。后及芒种。皆有水泽流溢。以助调相火。是水承之义也。至于水位。则大雪冬至小寒之日矣。时当寒。而正为物所归藏。其所以归藏者土也。有藏而后有生。故有下起元。而得回地中之一阳。是土承之义也。若夫土生万物。而亢则有水火二至。亢于湿。

则水至而流。亢于燥。则火至而坚。苟非风木和柔之气。内居其间。何以使土脉和动。故土旺长夏。而木正向荣。是其义也。风为春木。由甲坼条舒。以至于长茂坚成。必有金气以收之。是以榆荚之落。见于春时。亦其义也。金位兑说。

而神主蓐收。若无火气之微布。则凄冽之气。即申酉而寒矣。乃由白露方凉。渐于寒露。暨于霜降。于时生物。及多至于成。但火犹有存者。此知金下有火也。至若君火所承。则不曰水气。而独曰阴精。阴精者。生气之华也。地上三阴之全气也。其火不主夏令。而首出显明。当三月之和。地气腾上。阴精所奉。莫备于此。是犹众职效用。而君自端拱也。

盖亢者专气之一往。承者相济之参和。非以其相反而相犯为制也。唯其内有以相承相济则元气足。而生生浓。故曰制。

生则化。盖生而无制则化偏。生而有制则化备也。自此而列一任加临交变。有余不足。至与未至。虽外有此列。以乘除其间。而其本生之气。自不败不乱。故曰外列盛衰也。若专气一往而之厥所。承则本气已见败乱。安得不为生化大病乎。

卷之一天道部

辨君火以明兼退行一步不司气化论

火性炎上。次列五行之一。初无君相之名。唯主宰之帝。以神明为居。以照临为用。而同于炎上高明之施。此君之所以为体也。然君虽以火为体。而火非君德。故君火不用。要其为不用者。以君有君之德以为用。而非以火用也。经曰。

君火以明。以明者。谓其照临之不爽也。诸家循其不用。见为徒立空名。遂改其文曰。君火以名。岂知此义者哉。地节六位章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莫知其故。此有说焉。显明之右。在卯辰之间。辰为天门。

乃帝之明堂。布政宣化之所。易所谓出震齐巽者也。凡帝之施化其德为大生。其用为太和。其体为纯干。备元亨利贞之四德。以体元首出。虽主气于春分之一时。而终不夺春之施。此君之所以不用也。况以火用乎。然既不用矣。而曰退行一步何也。少阴君火之后。为巳午之火令。使君以火用。则复行一步。巳午正当其令。岂复有相火之令。唯君不以火用。

而敛藏以退行于位前之寅。因起长生之丙火。使主巳午夏令。为夏官而治之。此相火所以欲其不愆于位。而代君之行事也。自是而下。凡诸复行一步。悉皆臣职。则悉皆效用于君。此君之始终不以火用也。若夫司天。则君火既首出于甲子。

而该年则曰在天为热化。在地为苦化。居气为灼化。此既司化矣。而又曰不司气化。亦未有明其说者。岂知君火虽属子午。而所谓热化苦化。一皆子午之化。而总非君主之司此气化也。君自穆清耳。岂遽改其德而司热令乎。所云灼化者。

君德在步而不宣。然威行自近而不可犯。故当其居气则有步逼之。逼之既近。安有不灼者耶。然此要非君火之用也。

卷之一人道部

人道大阴阳疏

人道大阴阳有六。以立人纪。其一为先天奠位立体之阴阳。经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

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夫人以神立以精存。而行之以气。是以神为大君。精为储养。而气充以辅立神。必有建极之处。广而明者。所以立极也。前之者。神君以临照接物。故前之也。后为太冲。冲以升腾为义。升其精气以济乎上。以奉神君。故即以为后。

后之者。此气从乎水位。故后之也。由太冲之地。即为少阴。少阴水位也。为藏精之腑。既藏精以自固。复升阳以腾骧。

故其上为太阳。太阳居上,充乎巅顶。为阳之极盛。要即冲脉而上之。故同冲脉。俱从少阴也。而前广明之下。复次太阴。其前为阳明者。阳明太阴同为中土。定为国储仓廪。以赋中邦。是以太阴次广明也。少阴之前。即为厥阴。厥之云者。绝尽之义也。厥阴居少阴之前。当太阴之下。两阴交尽而厥。而一阳即来复于此。故其表即为少阳。此少阳生九地之下也。先立前后者。奠水火之位也。于是终太阴以司会。后少阴以宅精。底厥阴以成终成始。此三阴之正也。太阳居华盖之上。阳明充中土之贡。少阳起太和之气于绝苏之会。此三阳之正也。三阳皆三阴者。阴为阳宅也。

其二为形气致用之阴阳。经曰。三阳为经。二阳为维。一阳为游部。三阴为表。二阴为里一阴绝作朔晦。夫阳有气而无质。阴有质而有部。故阳能主阴。而阴得奉阳。阳者人之生气也。生气莫盛于三阳。三阳为生人之大主。其气能贯脏腑。而立十二经。故三阳为经。所谓经者。大经大本也。二阳充满在中。所以会肌肤。束筋体。扼四关。缴四末。故为维。维。维系之也。游部者。初阳起下。其气轻柔。升其和德。进临诸经。而无所不达。故为游部。盖阳以气为主。

而其用则自下而上。分为三部。少阳自下。阳明在中。太阳尊盛在上。其体用如是也。三阴则有形质矣。外而官体。内而脏腑。以及精液血肉骨脉。凡属有形质者。皆阴为之。是以得分表里焉。阴之大总为三阴。宅中而主形躯肌肉。故为表。二阴为受精之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是以得主脏腑而主内。故为里。一阴绝者。在下之穷阴也。阴尽则阳生。

象晦而复朔。故云作晦朔也。三阴既有质有部。则其形层如是。盖三阳为纵。三阴为横。合之形气。所以致用也。

其三为上下倡和。雌雄相应之阴阳。经曰。三阳为父。三阴为母。二阳为卫。二阴为雌。一阳为纪一阴为独使。易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夫阴阳必两相倡和而能鼓舞。一则神。两故化也。是以言三阳之尊。必及三阴之亲者。有其尊必不容废其亲也。二阳二阴。言卫与雌者。卫以营其外。雌以缮其内。其居中用事譬犹处家之道。必夫妇亲之也。纪与独使者。

游缴之任。在一阳罢极之肩。在一阴相合而始。备行役传宣之用。譬之行旅。有车骑必给刍茭也。此阴阳之输应。不可不合两也。

其四为自相鼓荡。以各成一致之阴阳。经曰。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阴阳既以合两为功。又以一致为和。合两则共为开阖。各一则自为开阖。盖阴阳之用。总以鼓铸为事。三阴三阳。虽各处形层部位。而要其共气。则阳与阳对。阴与阴伍。必自相得以为和。故亦自为开阖。各有枢以持其间者。所以致开阖之用也。太阳盛于卫外。故为开。阳明充于营中。故为阖。少阳能与之参和。故为枢。必三者备而合为阳之用。乃以成其一致。而其脉乃搏而勿浮也。太阴健运。而其气不藏。故主开。厥阴潜藏。而其气不扬。故主阖。少阴蓄水藏火。独兼二气。故主枢。有枢而两阴始不迫促。是以能合而致一阴之用。而其脉乃搏而勿沉也。其五为脏腑立职之阴阳。先天阴阳既有部位。则设官分职以守之脏腑者以五。五行部署。应天之官。而分之以职者也。脏以藏神。腑以备器。其贵贱相使。各殊其位。经曰。心为君主。为阳中之太阳。肺为相傅之官。为阳中之少阴。心主夏。肺主秋。二脏位胸中膻中。

所谓阳而在上。即应天之燥热在上者也。脾胃者。仓廪之官。为阴中之至阴。主季夏。阴中者。脾属足部。至阴者中土坤德。以顺天承。而不以阳居也。胃为水谷之海。当两阳合明。以合乎太阴。故亦同居中土。即应天所谓土居其中也。

肾为蛰藏之官。为阴中之太阴。肝为将军之官。为阴中之少阳。一主冬。一主春。肾既藏精。为先天寒水。与心太阳为对。故即名太阴。肝从一阳来复。而起风木主令。故为少阳。二脏居足阴部。而又在下。即应天之风寒在下也。胆为中正之官。十一脏皆取决焉。以一阳之生气。为太和之元神。而游部三焦。出入经络。即应天所为大游行其间者也。外此则膀胱为州都。大小肠为传送。以备器致用。经云。此皆至阴之类。通乎土气。而不得以应天矣。前广明章。阴阳奠其地分。而此脏腑分其守职。故谓五脏能立阴阳则可。谓地分阴阳即五脏则非也。凡内经论阴阳病。不拈脏腑。职是故耳。

其六为营气隧道。并行出入之阴阳。此为经络也。经络者。以其经连属五络。以通部分。为隧道以出阴入阳。出阳入阴。

总为通衢。而每经隧道。又各交属互络。通乎上下。所以各经有表里之名。此表里要非太阴阳所主之表里也。足三阴从足入腹。手三阴从腹出手。六阴皆以次相接于腹中。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六阳皆以次相接于头上。腹中者。以阴接阴。头上者。以阳接阳。其至于手。则以内阴接外阳。其至于足。则以外阳接内阴。所谓隧道也。而各经并行者。在手则太阴肺。出臂内上廉。阳明大肠。即出臂外上廉。少阴心。出臂内下廉。太阳小肠。即出臂外下廉。厥阴心包。出臂内中道。少阳三焦。即出臂外中道。足三阴三阳亦然。兹则以其隧道并行。所谓表里也。若不识脏腑阴阳体用。又不知经络。此表彼里。是犹众盲摸象也。是以得条列而着之。

卷之一人道部

心肾论

经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夫神精之用。为人身之大主。精以养神。神藏于精。而以气行乎其间。惟其有以居之。有以藏之。而人道以立。此心肾所以为人之大主也。阴阳离合论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广明者。心也。居心必于开广之地。清明之座。所以建极也。前之者。神君坐照向明接物也。然其用为火。火之体亢而不下。若以昭明为事。而无真精真气以养之济之。则必有自焚之患。此太冲之由。未有不能不为之后焉者也。太冲者、生气之所由来。起升之而不息者也。太冲之地。即为少阴。少阴肾之宅也。肾为先天之根。

藏精之腑。天根之处。乃生气之原。其精内蕴。则其气上腾。故圣人首揭之。以此为养心存神之物。而特云后者。唯此可奉于前也。然则以精养神。真道自主于肾。而凡储精之处。以为养神者。抑又无所不备。不特太冲之下。脏为精海以汇之。而又于六阳华盖之上。以太冲之精。结为泥丸髓海。而为玄珠以覆之。又于任处地道之道。复有关元黄庭。孕结金水之气以蕴之。此正所谓君火之下。阴精承之者也。顾人之心为神之主。前后上下。既能积精以养神。而归于太冲所起之肾矣。又谓肾为蛰藏之本。惟甚吝啬。此何以言之。盖人之阴精。藏气于肾。而其精泉难充。最后成女子必二七。

男子必二八。而后天癸至。天癸者。非精非血。天乙之真气也。故其至也必久。养之而精血充。充则男子始泻。女子始月。至其盈数。女子不过七七。男子不过八八。故精难成而易亏。此肾所为蛰藏之官而吝啬也。若使肾家无主。不蛰不藏。命门水火两亡。则精衰而神耗。精已而神去矣。不特此也。肾之所主。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必五脏盛乃能泻。

是肾主人身一盘五行之全局。而合之以为精者也。故五脏若有一衰。则肾精即已不茂。盖肾精所以养神而藏气。实以化精。故曰精食气。气归精也。

卷之一人道部

君相二火论

火于八卦居一。于六气司天独居二。人之脏腑亦二。盖天之帝人之心。皆以照临为德。其居神之物。有火象焉。此所谓君火也。是故在天之君火。本不以火用。特以明乎帝德。故主十二辰而首出之。在人之君火。亦非以火用。特以建极广明。故主十二官而临照之。初非以灼燔为令也。经曰。君火以明。明者。明其为照也。天之君火。临于卯。位于午。

而于司火不无热人者。以午在夏。正令自热也。人之君火。正于广明。广明之地膻中也。膻中为神明喜乐之官。清明广大之地。为生之本。营之居。唯无精以养。则或有神飞而自焚之患。否则。清静宁谧。何爆之有。而君火之不用。从可知矣。相火者、在天则生巳午。其官为火。正奉行天职以立暑令。不得同于君火。故谓之相火。相火虽烈。实为万物盛长之气。若无相火。是在天之六化废其长令也。于人亦然。心胞代君行事。在三焦之中。处两阳合明之地。以应天之夏令。而主腐熟水谷。经曰。阳明者。午也。盖以阳明当相火夏令。不言心胞。而心胞在其中。今言心胞。而不言胃。

以胃归土也。而相火之义。亦从可识矣。盖人之相火。起少阳胆。游行三焦。督署于心胞。为阳明胃腐熟水谷之功。是火之能相在少阳耳。先辈丹溪诸公。倡言厥阳五志之火为五火。而无其名。遂以龙雷之阴火为相火。而起其说。承讹至今。至赵献可又为相火说。喻如鳌山之灯。人物跳掷。皆赖中心之火。而大七节之旁。中为小心。为火之主。而十二官以听命焉。不知七节之旁。中有小心者。非当肾之命门。乃心俞之出背。不可针灸。故内经提出以戒学人。非谓相火也。

且鳌山之火。本以出风。故必取之于焰。以转其轮。若据此为论。非惟不知相火。并亦不知真火矣。昙氏曰。性火真空。

性空真火。阴符曰。火生于木。祸发必克。盖阳燧真形。即在阴阳奠宅之中。而此火又在君相有形之外。于人则隐胎坎水。朕兆风木。是谓龙雷。无事则不现。而亦不用。故水濡木柔。虽激之而不起。唯水涸木枯。气逆血沸。则势遂焚巢燎原而不可止。此火若起。是犹反君灭相。岂君相治平之火哉。缘此火不起于子半。不循行于少阳胆。猝犯之而猝起。

正所谓火生于木。祸发必克者也。相火云乎哉。

卷之一人道部

卫气论

有问于予曰。卫气昼行阳夜行阴。其行皆以传经行度。此义不疑乎。曰。有。轩岐本经本无误诠之文。独于论卫气。

远引宿度。别列其所行之经络。若犹然营气行度者。然于气之剽悍不循经之说不合。而诸家未能洞悉其故。泥以行度为二十五周。是不可以不辨。盖卫气者。即太阳之盛气。所以卫外而为固。其气则剽悍不循经隧。内薰肓膜。外溢皮毛。

其所出入阴阳皆满。所以名卫。若待以次而行阳行阴。则已有不卫者矣。要其气为纯阳之大气。半入经隧之中以和营。

而半溢经隧之外以为卫。是即所谓体之充也。经衣冠文物言其出下焦。而人言为水谷之悍气。盖谓水谷之气能出卫犹去脉。

得食则高。而要非所以为卫之由也。唯其为下焦先天之本。故能出入阴阳。而无所不至。经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日入阳尽而阴受气。则常从足少阴入。其于阳目张。则气上行于头。以下六阳。入足心以下阴分。复合于目。于阴则从少阴内注六阴。是以昼行阳二十五度。夜行阴亦二十五度。此若以经度分之。则卫将为一路之路。抑其未至而不卫者多矣。

故言五十度者。尽昼夜十二时而言也。行阳二十五。极昼六时也。行阴二十五。极夜六时也。平旦阳动而动。即与阳俱出于目。以下六阳。然非不下阴分也。日入阴静而静。即与少阴同息于诸阴。以遍六阴。然非舍阳而去也。及夜半而大会于子中者。以肾气动少阳于子。故阴阳相见而会也。总之其气为太阳有余之气。阳明溢满之气。而一本于下焦。故于太阳阳明之守气外。更有此剽悍以常护于脉外。日得以效用于阳。夜得以效用于阴。其行阳而卫于阳也。如列营然。卒乘居前。非谓中军无卫也。其行阴而亦为阴之卫也。如宿值然。戒严肘腋。非谓壁垒无军。要其昼夜二十五。各尽六时言之耳。必若循次而传。何谓之剽气。又何以名卫乎。

卷之一人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