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卷之一 疫症
编号 40〔疫症〕 ----45页26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疫症〕
名词解释 初起三日. (葱豉汤加童便热服)汗之. 不汗.少顷更服. 以汗出热除为度. 三服不解而脉浮. 尚属表症.用(白虎汤)见里症. 用(承气汤. 解毒汤)表里不分. 用(凉膈散双解散加减)汗下后. 复见表症. 再与(白虎汤)复见里症. 更与(承气汤)表里热结. 用(三黄石膏汤、栀豉汤)汗之. 有汗下三四次而热退者. 有热退后. 忽复壮热. 用再汗再下而愈者. 若脉症皆虚. 用(清热解毒汤. 人中黄丸)调之. 非如伤寒. 有下早变症之虑. 亦非温热不可频下之比.总当以热除邪尽为度. 惟下元虚者. 非六味生料补其真阴. 不能化其余热. (纂张氏医通)初发. 邪伏募原. 营卫交阻.凛寒发热. 甚则厥逆. 迨阳郁而通. 厥回而中外皆热. 不可发汗.宜透其邪. 用(达原饮)轻者舌胎白而薄. 脉不数. 可从汗解. 重者舌胎如粉. 舌根先黄. 延及中央. 邪渐入胃. 须下之.(达原饮加大黄)若脉长洪而数. 大汗而渴. 此邪适离募原.欲表未表也. (白虎汤)舌黄兼里症. 邪已入胃. (大小承气汤) 凡舌胎白. 邪在募原. 不可下. 胎黄. 邪在胃. 宜下. 黑而芒刺.急下. 目赤咽干. 气喷如火. 扬手掷足. 脉沉数. 下之.(俱承气汤)凡失下. 循衣摸床. 撮空肉惕. 目不了了. 邪热愈甚. 元气将脱者. 宜(陶氏黄龙汤)既下. 急用(生脉散加归、芍)痰滞胸膈. (瓜贝养荣汤)斑不透. 仍热. (举斑汤)屡汗而液桔. (人参白虎汤)表症多. 里症少. (达原饮加大黄、 枳实)里症多. 表症少. (大柴胡汤)燥结便秘. 热结旁流.(日久失下. 自利黑水)协热下利. (潮热便作泄泻)俱(承气汤)疫兼痢者危. (槟榔顺气汤)热结下焦. 小便不利.
编号 41〔大头瘟〕 ----46页27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疫症〕
名词解释 湿热伤巅. 肿大如斗. 赤F2无头. 或结核有根.饮人多汗气蒸. (天行疠气. 染之多死. 乃邪热客于心肺.上攻头面而为肿也)初则憎寒壮热. 体重. 头面痛. 目不能开. 上喘. 咽喉不利. 甚则堵塞不能饮食. 舌干口燥. 恍惚不安. 不速治.十死八九. (人中黄丸. 普济消毒饮子. 便硬. 加酒大黄一二钱.缓服. 或沉氏头瘟汤)若溃脓. 必染人. 若发于面部. 焮赤肿痛. 属阳明.(普济消毒饮子加石膏)发于耳前后. 额角旁. 红肿.属少阳. (普济消毒饮子加柴胡、天花粉)发于脑顶后.并耳后赤热肿痛. 属太阳. (荆防败毒散去人参. 加芩、连)
编号 42〔捻颈瘟〕 ----47页6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疫症〕
名词解释 喉痹失音. 项大腹胀如虾蟆状. 亦名虾蟆瘟.(荆防败毒散) 编号 43〔瓜瓤瘟〕 ----47页8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疫症〕
名词解释 胸高胁起. 呕血如汁. (生犀饮. 便结加大黄.渴加花粉. 虚加盐水炒人参. 表热去苍朮. 加桂枝、黄连. 便脓血.倍黄土. 加黄蘗. 便滑. 以人中黄代金汁. )
编号 44〔杨梅瘟〕 ----47页11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疫症〕
名词解释 遍身紫块. 忽然发出霉疮. (清热解毒汤.下人中黄丸. 并宜刺块出血)
编号 45〔疙瘩瘟〕 ----47页13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疫症〕
名词解释 发块如瘤. 遍身流走. 旦发夕死.(急用三棱针刺入委中三分. 出血. 服人中黄散) 编号 46〔绞肠瘟〕 ----47页15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疫症〕
名词解释 肠鸣干呕. 水泄不通. 类绞肠痧. (急宜探吐.服双解散)
编号 47〔软脚瘟〕 ----47页17行
出处 类证治裁--〔卷之一 疫症〕
名词解释 便清泄白. 足肿难移. (此即湿温症.宜苍朮白虎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