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竹竿

  • zhúgān竿diào
    ěryuǎnzhìzhī
    quányuánzàizuǒshuǐzàiyòu
    yǒuxíngyuǎnxiōng
    shuǐzàiyòuquányuánzàizuǒ
    qiǎoxiàozhīcuōpèizhīnuó
    shuǐyōuyōuguìsōngzhōu
    jiàyánchūyóuxièyōu

注释

(1)籊(tì)籊:指的是那种细长而尖锐的样子。

(2)尔思:是对你的思念之情。其中的“尔”,就是指你。

(3)致:意思是到达或者达到。

(4)泉源:有人认为是一个水名,称为百泉。它位于卫国的西北方向,其水流向东南,最终注入淇水。

(5)行:这里的意思是女子出嫁到远方。

(6)瑳(cuō):原本用来形容玉的纯净洁白,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出露齿微笑的样子。

(7)傩(nuó):通“娜”,婀娜。也有人解释女子行动轻盈有致,充满韵律与美感。

(8)滺(yōu):描绘河水荡漾的情景。

(9)楫(jí):专指船用的桨。桧、松:两种木材的名称。其中桧(guì)指的是柏叶松身。

(10)驾言:原意是驾驶车辆,这里借用来形容驾驶船只的动作。“言”是语气词,相当于“而”字。

(11)写(xiè):通“泻”,宣泄,排解。形象地表达了通过某种行动来释放或解除情绪压力的过程。

译文

那根修长而纤细的竹竿,我曾用它在淇水之滨垂钓。何尝不是在思念亲人呢?实在是路途遥远,难以踏上归乡之路。
清澈的泉水在左侧潺潺流淌,浩荡的淇水则在右边汹涌奔流。女子长大要出嫁,与父母兄弟相隔很远。
淇水在右侧荡漾,泉水在左边轻唱。嫣然一笑露百齿,身佩美玉,宛如天仙下凡。
淇河的水雾蒙蒙,桧木制成的桨,柏木打造的小舟。驾上马车四处漫游,试图用这美景来抚平内心的思乡愁。

赏析

本诗用于表现一位远离家乡的新婚女子,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情感。整个诗篇四章,它们都表现了这个新婚女子的内心所产生的影象和情感。此诗两部分,划分为回忆与向往,旨在细腻展示思乡怀亲的见解。开篇两章着重回溯新婚女子婚前的家乡和亲人生活。

第一章通过回溯新婚女子在家中的乐事,即在淇水边愉快垂钓,暗含着对那一份童年乐事的怀念:“籊籊竹竿,以钓于淇”。尽管如今,这位新嫁娘身在异乡,无法触及那份乐事,“岂不尔思,远莫致之”。进一步,第二章描绘了新婚女子离乡嫁人时离别父母和兄弟的情景,泉水、淇水矣去远矣,父母兄弟亦渐行渐远,离别使人恋恋不舍。新婚女子对于家乡的思绪,都融在画眉情怀中,家乡就是她最难以带走也割舍不掉的牵挂。第一章和第二章所展示的对于往日生活的怀念,恰恰形成对家乡深情的缅怀。

然后,第三章和第四章是向往的部分。此刻,她已成为别人家庭的一员,无法再见到她的家人。对家乡的怀念,尤其是当这个怀念突然燃烧时,她怀着热切的企盼能返回自己的故土。在这两节中,她想象着回家的情景,淇水、泉水依然如故,“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在将那些画面变得亲切初见的过程中,也变得越来越切实可得,仿佛她就能一领步走,步入乡亲的圣地。她在淇水边舞动的竹竿,那样天真无邪,现在则成为“巧笑之瑳,佩玉之傩”,成为一个从容的少妇。忧郁的她,就像个孤鸿涉足新城,寻觅最久违的温暖,希望自己能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时代。

但是,再美好的幻想也无法消弭创痛。对故乡的致远之情深深映现在这位新婚女子的心中,但她不能解开她的思乡之愁。已新婚之女,恍如隔世,念家乡,但越想越痛。试图用幻想治愈思乡之痛,却反让思念的情愁更为深沉。因此,她虽然寄希望于假象的游人世界,但那也不能真正浇灭她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怀才。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