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麟之趾

  • línzhīzhǐzhēnzhēngōngjiēlín
    línzhīdìngzhēnzhēngōngxìngjiēlín
    línzhījiǎozhēnzhēngōngjiēlín

注释

(1)麟:指的是麒麟,一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秘生物。它的特征是蹄子不会踩踏任何东西,额头不会抵触任何事物,角不会触碰任何东西。古人将麒麟视为至高无上、美丽至极的野生动物,因此常常用来比喻公子、公姓、公族中那些仁慈、诚实的人。趾:指的是脚,这里特指麒麟的蹄子。

(2)振振(zhēn真):形容人表现出的诚实和仁慈。公子:这里与公姓、公族一样,都是指贵族的后代。

(3)于(xū虚):这是一个叹词,通“吁”。于嗟:表示赞叹美好的声音。

(4)定:古代汉字的通假字,通“顁”,额头。

(5)公姓:公子的孩子称为公姓,或者说公姓就是公子的另一种说法,这是为了配合诗歌的韵脚而变化的。

(6)公族:和公姓有着相同的含义。

译文

麒麟的脚趾,彰显着公子的风采,啊,那麒麟是多么令人赞叹!
麒麟的额头,映照着公姓的荣耀,啊,那麒麟是多么令人敬仰!
麒麟的犄角,代表着公族的力量,啊,那麒麟是多么令人钦佩!

赏析

这是一首居高不下的赞美公子的作品,但公子的身份至今仍是一个谜团,他可能是商纣“西伯”的文王之子,也可能是爵封“鲁公”的周公旦之子,甚至可能是一般的贵族公子。根据朱熹《诗集传》的解读,这首诗可能是歌颂周文王的子嗣;但《毛诗序》提及“《关雎》之化行则天下无犯非礼,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趾之时也”的观点,表明公子并不限于周文王或周公的子嗣,而是任何善良的人统称。

这首诗以“麟”的形象为引子,强烈赞美贵族公子,可能对现代读者来说难以理解,但在古代中,这是一个非常崇高和感人的表达。借鉴传统的成语和故事,用“麟”的形象描绘一位崇高的公子,这种方法传达出来的热烈赞美情绪更为强照行文生动之感。

第一章节中用“麟之趾”引出“振振公子”,很像摆在眼前的两幅美丽的画卷:首先出现的是那只不会踩踏生草和生虫的麒麟,它悠闲地在翠绿的森林中漫步;然后画面突然改变,出现的是一位仁厚的公子,微笑着出现在麒麟的幻影中。他们的形象互相照射,让人自然而然地感到惊叹。

后面两章改动了几个字,但文章的总体意思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前后章节对麒麟和公子的描绘在不断交替,一直回荡在耳边的是“于嗟麟兮”的赞语。旋律和画面的交替,加上多次强调的赞美和讴歌,创造出一种兴奋和热烈的情绪。

在我们已经明白这是赞美贵族公子的诗之后,唯一不确定的是,它究竟是在何种场合演唱的。有学者认为这首诗的主旨在于赞美公子们的非凡品质,可能是在贵族公子们的庆生会上被演唱的。但在陈胜、吴广等人揭竿而起之后,“麟子”的定义变得更为广泛,传统的“麟子”定义不再被局限于贵族之间。正像低俗出生的陈胜、吴广—they can do it,那么社会底层的人们,就也可以成为独步天下的英豪。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