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常棣

  • chángzhīhuāèwěiwěi
    fánjīnzhīrénxiōng
    sāngzhīwēixiōngkǒnghuái怀
    yuánpóuxiōngqiú
    lìngzàiyuánxiōngnàn
    měiyǒuliángpéngkuàngyǒngtàn
    xiōngqiángwài
    měiyǒuliángpéngzhēngróng
    sàngluànpíngānqiěníng
    suīyǒuxiōngyǒushēng
    bīněrbiāndòuyǐnjiǔzhī
    xiōngqiě
    hǎoqín
    xiōngqiědān
    ěrshìjiāěr
    shìjiūshìdǎnrán

注释

(1)常棣(dì):又称棠棣或唐棣,是一种郁李,属于蔷薇科的落叶灌木,它的花朵呈粉红色或白色,果实比李子小,是可以食用的。

(2)华:此处指花。

(3)鄂:通“萼”,花萼。“不”是“丕”的借字。韡(wěi)韡:形容鲜艳且茂盛。

(4)威:通“畏”,可怕,令人畏惧。

(5)孔怀:表示深深思念,深深关怀。孔,表示程度极深,最。

(6)原: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地方。隰(xí):指地势低湿的地方。裒(póu):聚集的意思。

(7)脊令(jílíng):又名“鹡鸰”,是一种水鸟。原野上的水鸟,作为兄弟陷入困境的象征。

(8)每:是连词,意为虽然。

(9)况:更加。永:长久。

(10)阋(xì):争吵。墙:指家庭内部。

(11)外:墙外。御:防御。务(wǔ):通“侮”。

(12)烝(zhēng):意为长久。也有人认为是发语词。戎:帮助。

(13)友生:友人。生,语气词,无实际含义。

(14)傧(bīn):展示。笾(biān)、豆:祭祀或宴会时用来盛食物的器皿。笾是用竹子制成的,豆是用木头制成的。

(15)之:即是。饫(yù):指宴饮同姓的私宴。也有人认为是吃饱喝足的意思。

(16)具:通“俱”,意为完整,聚集。

(17)孺:深爱。

(18)好合:深爱并和睦相处。

(19)翕(xī):和解,和好。

(20)湛(dān):欢乐。

(21)宜:和顺,平和。

(22)帑(nú):通“孥”,指儿女。

(23)究:深入思考。图:深思熟虑。

(24)亶(dǎn):真实,确实。然:如此。

译文

高大的棠棣树繁花盛开,花萼与花蒂交相辉映。试看这世间无论深浅的情感,都难以超越兄弟间血浓于水的亲情。
在生死攸关的重要时刻,兄弟之间会彼此牵挂,无论谁遭遇了不幸客死荒野,另一个一定会历尽千辛万苦去寻找他。
鹡鸰鸟在原野上空飞翔且悲鸣着,那是血浓于水的兄弟中有人正遭遇危难。平日里看似亲近的朋友们,往往只能无奈地长叹几声。
兄弟在日常生活中虽纷争不断,但面对外敌团结一心共同对外。平时看似亲近的朋友,在关键时刻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
当死丧祸乱的尘埃落定,生活重回安宁有序。虽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竟不及朋友间的默契与理解。
碗盏中盛满了丰盛佳肴,宴席间畅饮美酒。血脉相连兄弟们围坐在一起,和睦温馨又幸福。
相濡以沫的夫妻感情,就像琴瑟和鸣的音符为家庭增添了一抹和谐。兄弟们享受着这份欢乐与和谐,希望这样的时光能够永远延续下去。
善待家庭里每一个成员,妻子儿女们的欢声笑语。反复琢磨这幸福背后的原因,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家庭真谛吗?

赏析

整首诗章共有八章,可拆分为五个层次。和之前的先行辞润色,接着论述,然后夸大能见度,提出了关键主题。“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利用比兴的手法;而诗人采取常棣之花作为兄弟的象征,是因为常棣花的开放有两三朵相依而生的特性。“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这种融论述于抒发情感的笔触,不仅是针对兄弟亲情的赞美,同时也显示了华夏先人的人伦观念。上古的部族家庭,血缘关系是其根基。他们相信,“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颜氏家训·兄弟》)在他们的观念中,兄弟亲情优于朋友、配偶。钱钟书在《管锥编》中,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揭示出《小雅·常棣》主题的历史文化根源。

第二、三、四章构成第二层。诗人通过展现三个典型场景,对“莫如兄弟”这个主题进行了具体和深入的拓展,即:面临亡故时,兄弟会相守;遇到困境时,兄弟会相援;受到外界侮辱时,兄弟会相助。这些场景可能是历史传说的诗意概括,也可能是来自现实生活的艺术提炼。这三章的艺术描绘也独具特点。事件的列举从“丧亡”、“困苦”到“外侮”,形成了一个倒金字塔的框架,由紧要到轻微、由重要到次要、由内部到外部,营造出强烈且深远的审美效果。此外,通过对比手法,把相同情境下“兄弟”和“朋友”的不同表现进行了对比,更突显了兄弟情感的真挚与深厚。即使兄弟间在家矛盾冲突,但一旦遭受外界威胁,依然会义无反顾地齐心协力抵御。“阋于墙”与“外御其务”,两者间的情感和行为从矛盾到和解的转变瞬间完成,生动地展现了兄弟之间天然而深挚的情感。这一典型场景通过转折手法构建,因为反映了最无私的兄弟之情,而成为了流传至今的典故成语。

第五章构成第三层。如果前面的内容是诗人赞美理想的兄弟之情,那么这一章就是从理想赞美反观当时的现实状况;即由赞扬兄弟在“丧乱”时的关系,转为叹息“安宁”时的“不如友生”。这种叹息是沉重的,也是有历史根据的。西周时期,统治者内部兄弟相残、手足相害的事情频繁发生。关于《常棣》的作者是周公还是召穆公,尚无定论;但可以确定的是,诗人的叹息是有感而发,且寓含了警示和劝诫的意味。由于这是在宴饮的欢乐气氛中所唱之诗,因此,在暂时的低落之后,诗调又恢复了欢快热烈。

第六、七章构成第四层,直接描绘了举行宴会时家人齐聚一堂,夫妻恩爱,亲情和谐,乐音和谐的热烈场面。第七章中,将“妻子”与“兄弟”的关系对比,寓含了诗意的深化:“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而“兄弟既翕”,则“和乐且湛”。诗人似乎在明确指出,兄弟之情胜过夫妻之情;兄弟和,则家庭和,兄弟和,则夫妻乐。最后一章延续上一章,总结全文。诗人直接告诫人们,要深思熟虑,铭记这个真理:只有“兄弟既翕”,方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兄弟和睦是家族和谐、家庭幸福的基础。劝诫人们理明之意,更为鲜明。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