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有杕之杜

  • yǒuzhīshēngdàozuǒ
    jūnshìkěnshì
    zhōngxīnhàozhīyìnzhī
    yǒuzhīshēngdàozhōu
    jūnshìkěnláiyóu
    zhōngxīnhàozhīyìnzhī

注释

(1)杕(dì):指孤独且独特的树木。杜:这里指杜梨,也被称为棠梨。

(2)道左:指道路的左侧,古人习惯以东方为左。

(3)噬(shì):是一种口头语言。有人解释为何,也有人解释为曷。适:意思是到达或者前往。

(4)曷:与“盍”同义,意思是“何不”。饮食(yìn sì):指的是喝酒和吃饭的行为。也有人解释为满足感情的渴望。

(5)周:通“右”,右边、右侧。

(6)游:来访,交往。

译文

那棵孤独的棠梨树,生长在道路的左侧。
那位君子啊,你是否愿意来找我?
我心中深深地爱着你,何时能与你共进饮食,团聚一堂?
那棵孤独的棠梨树,生长在道路的周边。
那位君子啊,你是否愿意来此游历?
我心中深深地爱着你,何时能与你共享美食,欢乐相聚?

赏析

对于此诗歌的主题,历史上有种种解读:一、批判晋武公的观点(《毛诗序》等),二、尚贤主张(朱熹的《诗集传》、何楷的《诗经世本古义》等),三、迎接贵宾的短歌观点(高亨的《诗经今注》),四、思念迁徙的丈夫主张(蓝菊荪的《诗经国风今译》等),五、漂泊乞讨的观点(陈子展的《国风选译》等),六、情感歌曲的主张(程俊英的《诗经译注》等),七、孤独期待朋友的解读(朱守亮的《诗经评释》等)。据此,我认为描绘孤独之人盼望建立友谊之主题,更符合诗歌的本质。

自古以来,人际交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诗聚焦于孤独的个体渴望友人的到访,共饮、相谈,以期解决孤独和寂寞的问题。在人性中,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欲望——“共生欲望”,它以相互的援助和交流为主。当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或留有遗憾时,孤独感即刻浮现;而当“共生欲望”满足时,孤独感则消失无踪。可以感觉到,诗中的主角意识到自己和外界之间隔着一堵墙,失去了与朋友的联系,陷入了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获得心灵的安慰和支持,主角试图改变和世界隔绝的现状,期盼友人的到访,谈天说地,建立深厚的友谊。

诗中主要描述了主角的心理活动,以期待的眼神,诚恳的态度,慷慨的招待,再三邀请“君子”来访。“我”从自己强烈的希望出发,想象双方可能的心态和行为。“我”对于“君子”“中心好之”,但他会“噬肯适我”、“噬肯来游”吗?只恐“求之不得”的心理活动跃然纸上。“肯”字的运用妙趣横生,心里盼望他来,却又没有把握他一定会来(朱守亮《诗经评释》)。全诗精髓在“中心好之”四字,这句不容忽视。“我”对“君子”的好感,切盼交往,但如何行动呢?玩味犹豫,决定以诚意邀请“君子”家中享用美食,表示自己待客的热忱,同时可以互谈心情,深化友情。或许这就是每章最后一句都用“曷饮食之”的含义。再仔细品味,“曷”字似乎含有试探的心理,并如牛运震所说:“‘曷’字有欲言不尽之妙也。”(《诗志》)

至于主角期待朋友难以完成的愿望是否实现,诗歌并没明确交代,这里暂不深谈。但可以确定的是,主角原本的孤独感,在诗歌的传达中有所释放,得到某种缓解。读完这诗,眼前显现的是寂静的野道边,一株孤独的杜梨树,主角焦急等待亲友莅临的深情神态,热情款待友人的画面,生动又影像深刻。

该诗的格式有民歌重复歌唱的特征。各章的句子、字数一致。变化之处在于第二章的二、四句末尾改变了三个字,即第一章的“左”变为“周”,“适我”换成“来游”。换字与换韵有关,第一章的“左”与“我”隔句押韵,第二章的“周”与“游”隔句押韵。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