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园有桃

  • yuányǒutáoshízhīyáo
    xīnzhīyōuqiěyáo
    zhīzhěwèishìjiāo
    rénshìzāiyuē
    xīnzhīyōushuízhīzhī
    shuízhīzhī
    yuányǒushízhīshí
    xīnzhīyōuliáoxíngguó
    zhīzhěwèishìwǎng
    rénshìzāiyuē
    xīnzhīyōushuízhīzhī
    shuízhīzhī

注释

1之:在此句中,“之”用作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肴”指的是食用的佳肴。因此,“其实之肴”意味着“实质上是美味的食物”。

2之:在这里,“之”等同于“其”的意思。

3歌、谣:歌是指有乐曲伴奏的歌唱,谣则是指无伴奏的歌唱,在这里,“歌”和“谣”均用作表达歌唱行为的动词。

4士:这是古代对于知识分子或者一般的官吏的称谓。

5彼人:这里的“彼人”就是指“那个人”。是:表示肯定,就是“对”、“正确”的意思。

6子:这里的“子”是指你,也就是作者。何其:是问句中的“为什么”。其,这里被用作语助词。

7盖(hé):这是“盍”的通假字,意为“何不”。亦:在此处作为语助词使用。棘:这里是指酸枣。

8聊:姑且。行国:指离开城市,周游四方。“国”与“野”相对,这里的“国”指的是城市。

9罔极:意为无常,妄想,没有准则,没有规矩。

译文

果园里种满了桃子,那些甘甜的果实可以做成美味佳肴。我心中却弥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忧伤,低声吟唱着伤感的歌谣。那些不理解我痛苦的人,或许会质疑我故作清高孤芳自赏。他们的看法未尝不合理,但愿有人能告诉我,该如何是好?我心中无边的忧愁,这世间有谁能够真正了解?不过是徒增伤悲,才是明智之举。
园中的枣树枝繁叶茂,结满了诱人的枣子,足以让人尽情享受。但我心中的忧伤依旧,我只好在宽广的田野中徘徊,以寻求片刻的宁静。那些不能体会我内心痛楚的人,说我这个读书人愚蠢无知。我心中深藏的忧伤,世上又有谁能真切感知?谁能真正懂得我的心情?或许放下这无谓的忧愁,才是最佳的选择。

赏析

这首诗以直接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心思和感情,却让读者在理解诗人"忧"的具体原因和时人遭遇不了解诗人"忧”的真实意图上,尤其错将他视为骄傲和异类时,产生困惑。诗人称己为"士",然而"士"的定义难以确定,《诗经》中33篇关于"士"的诗,共有54个不一样的解释,如"士为事者"代表解决问题的人,"士为卿士"或者呼为男子的 姓名,有些认为"士"是有道德修养的称号,还有人以为"士"是军士,或者只是普通人。由此也导致了对此篇的猜测纷纭:或认为是忧虑时局,《诗经世本古义》认为是愁词针对晋国国君宠爱二骊姬之子,将要废黜太子申生;丰坊在《诗说》中认为是因为忧虑国家局势;季本《诗说解颐》认为是贤人怀才不遇的表达,牟庭《诗切》则认为是争议有关人的田宅的事情。现在的人们则有人或说"伤家室之无乐",或说"叹知己难得",或是"贵族落魄,苦于贫穷和饥饿",或说"反映出爱国思想",形形色色,众说纷纭。但从《诗经选注》的观点,他们认为从诗的内容和气氛来看,这位作者极有可能是怀才不遇的士人。

这首诗采用了紧密重新的格式,每一章都有重复的部分,只有部分字眼有所不同。每一章的前两句都从描述园中的桃树和枣树开始,诗人对其所结的果子可供人食用,而自己却没有用武之地,产生了强烈的比较和冲突。这使得诗人无法排遣心中的忧虑和无奈,只得倾诉于歌咏之中。而后四句,“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再次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人理解。他既是一位士人,也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他的忧虑乃至他的行为,都因为时人不能理解而被误解。这使诗人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他无法向世人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法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承认。这种情绪在诗人最后几句的表达中达到高潮,展示了他无法排解的忧虑和无奈。整首诗给人以"欲言而止"的感觉,诗人的情绪显得沉重而无奈。

这首诗的形式和用词都显得错落有致,主要采用四字句式,但也夹杂有三字、五字和六字句。两章诗的韵脚位置相同,前半六句的韵在一、二、四、六句末,后半六句的韵在七、八、十、十一、十二句末。十、十一两句的重复,使得诗人的哀思持续不断,给人以"长歌当哭"的感觉。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