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著

  • zhùérchōngěrérshàngzhīqiónghuáér
    tíngérchōngěrqīngérshàngzhīqióngyíngér
    tángérchōngěrhuángérshàngzhīqióngyīngér

注释

(1)著(zhù):又称为“宁(zhù)”。在古代,富贵人家的正门内会设置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的空地被称为著。在古代的婚礼上,这里是接亲的地点。

(2)俟(sì):意为等待或迎接。乎而:这是齐方言中的语尾助词。

(3)充耳:又被称为“塞耳”,是一种饰物,悬挂在冠帽的两侧。《毛传》中将其称为瑱(tiàn)。古代男子的冠帽两侧各系有一条丝带,丝带在耳边打成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被称为紞(dǎn),玉饰被称为瑱。由于紞上的圆结和瑱刚好塞住了两耳,因此得名“充耳”。素:指白色,这里特指悬挂充耳的丝带的颜色。

(4)尚:意为加上。琼:指赤玉,特指系在紞上的瑱。华、莹、英:都是形容玉瑱光彩照人的词语,因协韵而采用不同的词。

(5)庭:指中庭,位于大门内部和寝门外部的空地。

(6)青:与上文的“素”、下文的“黄”一样,都是指各种颜色的丝线,这里特指紞。

(7)堂:指庭堂。

译文

新郎恭敬而谨慎地等候在影壁前,冠冕垂线以白丝制成垂落于耳边,再用琼华美石悬荡于我眼前。
新郎恭敬而谨慎地等候在庭院之中,冠冕垂线以青丝制成垂落于耳边,再用琼莹美石悬荡于我眼前。
新郎恭敬而谨慎地等候在正堂前,冠冕垂线以黄丝制成垂落于耳边,再用琼英美石悬荡于我眼前。

赏析

本首诗篇生动表现出古代男女婚礼上的微妙情景,为读者精细描绘出新娘见到丈夫形象的那一刻的内心景象。尽管整篇只写了一个短暂的瞬间,但其却为我们展现了层次分明、步骤得当、色彩鲜活的景象,更深入揭示了新娘的微妙心理状态,使得饱含传统色彩的结婚礼仪更显情趣盎然。

全诗由三节九句构成,全部通过新娘的视角进行叙述。门刚步入新家的新娘,既憧憬又期待,再加上些许的慌乱与羞涩,抬起漂亮的双眸只看到丈夫的背影。此背影引导她向他们的新家步进。在吴闿生的《诗义会通》中,将这首诗的句法形象比喻为“奇蛸”。其所谓奇峭之处在于九句诗中都未出现主语,情节突如其来,颇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这一独特的句法手法,切切实实、精准地反映出新娘此时的心理状态。

新娘随着婚车踏入婆家大门的一刻,眼前热闹非凡的场合可想而知。亲友邻里无不热切盼望一睹新娘的风采,但新娘尽管对刺眼的人群无动于衷,视而不见,眼前的景象唯有在屏风前恭候的丈夫 —— “俟我于著”。这位新娇羞涩不敢开口,但这个“俟我”的字眼明证了她对他的离骚情愫以及幸福满溢的情感。后面的两句诗也十分有趣,通过为物而人不入使我们感到神奇。新娘无疑是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新郎身上,但在众人的注视下,她并未敢于抬头细看。实际上,她只是低着头,从眼角匆匆瞥了他一眼,根本没看清他的面孔,只注意到他的帽沿下垂着的彩色的“充耳”和闪亮的玉瑱。这两句语言朴素却表现得活灵活现,把这个特定的人物特写在这特别的情景和环境中,给人一种极度的惊喜与审美的快感。

诗中还蕴含了出色的用词,“乎而”两字颇为巧妙,有如后世民歌中的舒展句——“呼而嗨呦”。整篇诗韵律与《齐风·还》相似,同样由三节完全的赋体组成,句间韵脚相通,六字与七字行句交错,又以“乎而”双语气词结束每句,这与《还》用“兮”字结束每句的写法不同,赋予整篇诗韵律平缓,朗读起来余音绕梁。在整体结构上,给人感觉与《诗经》中的常规篇章迥然不同,但却独具一格,别具一格。此篇只换三个字,便成功地揭示出了新娘的喜悦之情和对新郎的满意和赞叹。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