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阴门
广告x

《前阴门》·证治凖绳

【明王肯堂】

疝论

或问疝病,古方有以为小肠气者,有以为膀胱气者,惟子和、丹溪专主肝经而言,其说不同,何以辨之?曰:小肠气,小肠之病;膀胱气,膀胱之病;疝气,肝经之病。三者自是不一。昔人以小肠、膀胱气为疝者,悞也。殊不知足厥阴之经,环阴器,抵少腹。人之病此者,其发睾丸胀痛,连及少腹,则疝气之系于肝经可知矣。小肠气,俗谓之横弦、竖弦,绕脐走注,少腹攻刺。而膀胱气则在毛际之上,小腹之分作痛,与疝气之有形如瓜,有声如蛙,或上于腹,或下于囊者不同也。但小肠、膀胱,因经络并于厥阴之经,所以受病连及于肝,则亦下控引睾丸为痛,然止是二经之病,不可以为疝也。赵以德曰:此条本为睾丸之证立名。然《内经》以疝者痛也,有腹中脏腑之痛,一以疝而名者,故通叙于此。其腹中五脏之疝,得以就此而考焉。有睾丸之痛,《内经》谓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然称任脉有七疝之名而无七疝之状。及按诸篇,以双字命其名曰(疒颓)疝者,以三阳为病,发寒热,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