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医醇剩义》·卷二
秋燥
燥为六淫之一,《内经》于此条,并未大畅其说。至西昌喻氏着《秋燥论》一篇,谓世俗相沿,误以湿病为燥病,解者亦竞以燥病为湿病,而于《内经》所谓“秋伤于燥,上逆而咳,发为痿厥”数语,全然误会,可谓独具只眼,大声喝破矣。惟篇中谓秋不遽燥,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而燥令乃行焉。
此则燥字之义,乃作大凉解,而燥中全无热气矣。独不思“秋阳以暴之”一语,朱子注中,谓秋日燥烈,言暴之干也。可见秋阳甚于夏日,燥非全主乎凉。乃篇中又申其说,以为天道春不分不温,夏不至不热,则秋不分不燥之意,隐然言下矣。信斯言也,则必秋分以后,方得谓之秋燥。是燥病亦只主得半季,而秋分以前之四十五日,全不关秋燥矣。由斯以推,则冬至以后方是伤寒,春分以后方是春温,夏至以后方是三气;而于冬至以前,春分以前,夏至以前,秋分以前之四十五日内,所感者为何气,所得者谓之何病乎?愚谓燥者干也,对湿言之也。立秋以后,湿气去而燥气来。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以燥为全体,而以热与凉为之用,兼此二义,方见燥字圆相。若专主一边,遗漏一边,恐非确论。窃附管见或亦愚者千虑之一得云。
卷二秋燥
肺燥
肺受燥热,发热咳嗽,甚则喘而失血,清金保肺汤主之。
清金保肺汤
(自制)
天冬(一钱五分)麦冬(一钱五分)南沙参(三钱)北沙参(三钱)石斛(二钱)玉竹(三钱)贝母(二钱)茜根(二钱)杏仁(三钱)蒌皮(三钱)茯苓(二钱)蛤粉(三钱)梨(三片)藕(五片)
清金保肺,必先甘凉养胃,以胃为肺之来源,脾为肺母也。二沙、麦冬、玉竹、石斛,是肺药亦是胃药。甘不妨胃,润能保肺,是先贤之定法,亦是费氏的绝唱。祖怡注。
肺受燥凉,咳而微喘,气郁不下,润肺降气汤主之。
润肺降气汤
(自制)
沙参(四钱)蒌仁(四钱)桑皮(二钱)苏子(二钱)杏仁(三钱)
旋复花(一钱绢包)橘红(一钱)郁金(二钱)合欢花(二钱)鲜姜皮(五分)
此方重在气郁不下,为咳而微喘之原因。乃秋凉抑郁肺气,凉而兼燥,肺少津液上供,肺气不得下降而咳。郁解津回,燥能转润,而气自下降也。祖怡注。
卷二秋燥
心燥
心受燥热,渴而烦冤,养心润燥汤主之。
养心润燥汤
(自制)
松子仁(二钱)柏子仁(二钱)天冬(二钱)丹参(二钱)当归(二钱)
犀角(五分)生地(五钱)人参(一钱)茯神(二钱)甘草(四分)藕汁(半杯冲服)
此方重在渴而烦冤。心主生血,心受燥热,则不能生血,而心失养。渴而烦冤者,心不得受邪,一受邪则如衔冤而无门可诉,形容心之痛苦,呼之欲出矣。以丹参、茯神、柏仁、当归、人参养心;以松仁、天冬、甘草、藕汁,润其燥,止其渴而缓其急。当归心家要药,性虽温而质特润,又为血中气药,在天冬、犀角、生地、藕汁大剂凉润中,借以通心气而舒心神,则燥郁解而生血作用可恢复正常矣。祖怡注。
心受燥凉,心烦而膈上喘满,清燥解郁汤主之。
清燥解郁汤
(自制)
人参(一钱)丹参(三钱)茯神(二钱)半夏(一钱)柏仁(二钱)
当归(二钱)郁金(二钱)广皮(二钱)沉香(四分人乳磨冲)
此方与上第三方,同用丹参、茯神、柏仁、当归、人参,皆补血养心,润燥除烦主药也。心肺同居膈上,气血别有一小循环,关系特为密切。心病而肺亦喘满,肺本恶凉,亦遭波及而肺气郁,故以沉香、郁金舒其气;郁必有痰,以橘、半化其痰。沉香以人乳磨冲,不独润燥,且以护血。不用肺受燥凉上第二方之法者(只有郁金一味相同),彼重于咳,此重在喘满也。祖怡注。
卷二秋燥
肝燥
肝受燥热,则血分枯槁,筋缩爪干,涵木养营汤主之。
涵木养营汤
(自制)
生地(三钱)熟地(三钱)人参(一钱)白芍(一钱)枣仁(一钱五分炒研)秦艽(一钱)麦冬(一钱五分)木瓜(一钱)五味子(五分)当归(二钱)红枣(十枚)桑枝(一尺)
此方以二地滋水涵木;以归、芍润燥养营;以枣仁合生脉,酸甘化阴,制丙火而收散失之气液。重用红枣以缓肝之急;木瓜以收胃气之散失;合秦艽、桑枝舒筋,以肝主筋也。祖怡注。
肝受燥凉,血涩不行,筋短胁痛,当归润燥汤主之。
当归润燥汤
(自制)
归身(二钱)白芍(一钱五分)红花(五分)木瓜(一钱)秦艽(一钱)
丹参(二钱)牛膝(二钱)川断(二钱)独活(一钱)橘饼(四钱)红枣(十枚)
归、芍、枣养营,秦艽、木瓜舒筋,用法与前第五方意同。再加丹参、红花养血活血。筋缩必先见于足,故用中风证中之川断、独活、牛膝,而以橘饼调和肝胃。此方重在肝受燥凉而血行涩滞,故重用养营活血以畅通之。祖怡注。
卷二秋燥
脾燥
脾本喜燥,但燥热太过,则为焦土,而生机将息,令人体疲便硬,反不思食,此正如亢旱之时,赤地千里,禾稼不生也,泽下汤主之。
泽下汤
(自制)
人参(一钱)当归(二钱)白芍(一钱)生地(六钱)白苏子(三钱)
大麻仁(三钱)石斛(三钱)山药(三钱)料豆(三钱)红枣(十枚)
参、枣、归、芍,脾家血分药,与涵木养营汤同。以肝藏血,脾统血也。生地与山药、料豆同用,有补脾及肾之意,所以命名泽下。石斛有咸味者,亦能滋肾,因脾燥必吸肾阴。气血虚之便硬,反不思食,无攻泻之可进,麻仁、苏子油多润肠,不妨气血,最为稳着。祖怡注。
卷二秋燥
肾燥
肾受燥热,淋浊溺痛,腰脚无力,久为下消,女贞汤主之。
女贞汤
(自制)
女贞子(四钱)生地(六钱)龟版(六钱)当归(二钱)茯苓(二钱)
石斛(二钱)花粉(二钱)萆(二钱)牛膝(二钱)车前子(二钱)大淡菜(三枚)
女贞常绿乔木,纯阴至静,虫食其叶,能生白蜡,为止血圣药,而况于其子。臣以生地、龟版、石斛、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