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翼方》·卷第二十七
针灸中
肝病第一
五十一法
治眼目法:攒竹,主目视不明,KTKT目中热痛及,针入一分,留二呼,泻三吸,徐徐出之。
忌灸。宜出血涂盐。
肤翳白膜覆瞳仁,目暗及眯,雀目冷泪,目视不明,肉出,皆针睛明,入一分半,留三呼,泻五吸。冷者先补后泻,复补之。雀目者,可久留十吸,然后速出。
视眼不正,口目,面动叶叶然,眼赤痛,目KTKT,冷热泪,目睑赤,皆针承泣。
在目下七分匡骨中,当瞳子直下陷中,入二分半,得气即泻,忌灸。
目暗不明,针中渚,入二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七壮,炷如雀矢大,在手小指次指本节后间。眯目、偏风、眼、通睛、耳聋,针客主人,一名上关,入一分,久留之,得气即泻。亦宜灸,日三七壮至二百壮,炷如细竹筋大,侧卧张口取之。眼暗灸大椎下第十节,正当脊中二百壮,唯多佳。可以明目,神良。灸满千日,不假汤药。
肝劳,邪气眼赤,灸当容一百壮,两边各尔。在眼后耳前三阴三阳之会处,以手按之有上下横脉,是与耳门相对也。
肝俞,主目不明,灸二百壮,小儿寸数斟酌,灸可一二七壮。
治风翳,灸手中指本节头骨上五壮,炷如小麦大,逐病左右灸之。
治风痒赤痛,灸人中鼻柱二壮,仰卧灸之。
治目卒生翳,灸大指节横纹三壮,逐左右灸之。
治眼暗,若一眼暗,灸腕后节前陷中。两眼暗,两手俱灸,随年壮。
治温病后食五辛即不见物,遂成雀目,灸第九椎,名肝俞,二百壮,永瘥。
治脚转筋法:治脚转筋,针内昆仑穴,在内踝后陷中,入六分,气至泻之。
又灸承山,随年壮,神验。
第二十一椎主腰背不便,筋转痹,灸随年壮。
治筋挛转筋,十指筋挛急,不得屈伸,灸足外踝骨上七壮。
治失精筋挛,阴缩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壮。又下满,灸五十壮,两脚一百壮,此二穴亦主喉肿厥逆,五脏所苦鼓胀悉主之。老人加之,五十以下及小儿并随年壮。
治转筋,胫骨痛不可忍,灸屈膝下廉横筋上三壮。
腹胀转筋,灸脐是一寸二七壮。
治症瘕法:小腹坚大如盘盂,胸腹中胀满,饮食不消,妇人症聚瘦瘠,灸三焦俞百壮,三报之。
灸内踝后宛宛中,随年壮。
灸气海百壮。
久冷及妇人症癖,肠鸣泄痢,绕脐绞痛,灸天枢百壮,三报之。勿针脐两旁各二寸。
积聚坚满痛,灸脾募百壮,章门是也。
治瘕癖,患左灸左,患右灸右。第一屈肋头近第二肋下即是灸处,第二肋头近第三肋下向肉翅前亦是灸处。初日灸三,次日五,后七,周而复始,至十止。惟忌大蒜,余不忌。
又灸关元五十壮。
又灸脐上四指五十壮。
膏肓俞两穴主无病不疗方:先令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