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二篇 中国哲学发生的时代·第二章
那时代的思潮(诗人时代)上章所讲三个世纪的时势:政治那样黑暗,社会那样纷乱,贫富那样不均,民生那样痛苦。有了这种时势,自然会生出种种思想的反动。从前第八世纪到前第七世纪,这两百年的思潮,除了一部《诗经》,别无可考。我们可叫他做诗人时代(三百篇中以《株林》一篇为最后。《株林》大概作于陈灵公末年)。
这时代的思想,大概可分几派:
第一,忧时派。
(例)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忄炎,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节南山》)忧心茕茕,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瞻彼中林,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