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诗

《全宋诗》·卷163

李弥逊 近报陕右在捷继闻五师遂平建寇用高字韵

南北军书走羽毛,城头喜见赤云高。

颇闻关陇尽归马,不独瓯闽行卖刀。

壕吏捉人那复有,田翁泥饮不辞遭。

会看四海收鼙鼓,郡邑官闲得坐曹。

李弥逊 近闻诸山例关堂石门老偶煮黄精以诗为寄次韵以戏之

束缚斋鱼书掩关,长閗斸雪草泥间。

竹炉石鼎甘香賸,分与衰翁地病颜。

李弥逊 晋康郡侯面人曾氏挽诗二首

阀阅荣夸俗,闺房秀出群。

得贤推淑女,有子赖严君。

台柏忧时誉,庭兰奕世闻。

高名写彤管,异代仰清氛。

李弥逊 晋康郡侯面人曾氏挽诗二首

身备难半福,心明最上宗。

夜台亡宿恨,旦宅漫遗踪。

尘暗鱼机帐,云低马鬣封。

酸风一襟泪,哀人暮山松。

李弥逊 久阴闻督邮至县奉简蹈元

惊呼鸡犬督邮来,想见文书手自催。

鼓枻黄头罢田去,倾囊黔首入苗回。

春阴半月倾盆盎,夜雹前时落李梅。

已向芒头望笼饼,阳乌几日放天开。

李弥逊 久雨二首

夜雨翻盆晓未停,看山两眼几时青。

不知溪面添多少,水满方池涨绿萍。

李弥逊 久雨二首

诗肩不柰晓风酸,后土何时得暂乾。

石鼎饭馀茶乳细,竹炉经罢柏烟残。

龙游未歇千山暗,豹隐方深一坞寒。

白发飘零江海上,朔云收根赴长安。

李弥逊 久雨二首

榕根败屋两三椽,客径无人老更便。

地近东南多泽国,雨逢甲子少丰年。

径须酣饮六十日,安用取禾三百廛。

待得枝头风力□,梅花如雪月初圆。

李弥逊 久雨二首

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

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鴃声。

李弥逊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一夜翻河浇丽沟,平明山霭欲全收。

正疑礱润云生足,直怕天明日探头。

倏忽去来观聚蚁,现前起灭悟浮沤。

占晴不问黄衣使,已向鸟乌声际求。

李弥逊 久雨阻游昭亭有作

浪迹随方寄,穷途触事谙。

雨逢春甲子,江满地东南。

客鬓霜前落,诗情酒外酣。

上方愁独往,藜杖许同参。

李弥逊 君用承事载酒筠溪上分韵得竹字

高荷盖水临风曲,美人却扇耀红玉。

溪翁爱这看不卟,密竹阴中坐幽独。

南邻新醅手自洒,贮以鸱夷转山腹。

折松扫云谢羁束,近水亭台晚香馥。

峰峦中央帖寒玉,影落杯心卧山绿。

长瓶纵横盏未覆,更遣长须隔帘赎。

酒酣歌罢睡已熟,觉来星稀斗插屋。

人间此景眼未触,只欠桓伊弄霜竹。

李弥逊 筠矶待月

偶坐松根送落晖,竹风零露湿人衣。

乱萤点水只自照,宿鸟赴林犹并飞。

玉塔微澜秋月吐,澄江净练夜潮归。

好山不负平生约,故傍吾庐翠作围。

李弥逊 筠庄李花正开雨不得往似表弟有诗次韵

经旬长雨暗春山,小白枝头正可攀。

賸却叩舷浮绿净,未容着屐上苍顽。

题诗过我工排闷,载酒留人肯破悭,

要及花时酬老大,笋舆从引不须闲。

李弥逊 筠庄落成分韵得意字

离离颔下髭,短白不可藄。

焉能老行路,结屋聊自芘。

溪横众山绕,左右松竹翳。

山华如幽人,得秀不取媚。

客来饮以漓,累觞亦复醉。

欲眠子姑去,自占十亩翠。

不为沟壑忧,不作子孙计。

旁观在笑之,不解个中意。

李弥逊 筠庄亭轩皆以筠名学士兄有诗次韵

种竹营巢老自如,渭川端不羡商於。

松行外护遮凡木,莲叶平铺覆断渠。

我辈方宜置丘壑,此君可共乐琴书。

轩亭处处成清必,足了一生宁愿馀。

李弥逊 可帅止庵

踏尽东西散胜岩,却提只履过江南。

远人若争真常位,不碍携庵到处参。

李弥逊 客诵故人刘道梅花诗有怀用其韵以寄之

桑柘如钱柳如雪,南村北村欲蚕月。

老翁饭饱摩腹行,白瓯自随闲唤铁。

攀花正恨颜色乾,哦公七言毛骨寒。

惜花不似爱诗苦,即遣愁海回狂澜。

哦公今为郎尚发,仕路不应嗟歇灭。

江头官闲来雁多,莫使故人书断绝。

春风步马芳兰皋,思如哀鸿独求曹。

几时怀抱相对尽,桂浆酌斗供诗豪。

李弥逊 苦早

单練直似御重袍,碧碗冰浆饮尚豪。

满载骊珠思薏苡,堆盘马乳说蒲萄。

轻雷破远喧鼍鼓,小雨庶空簇蝟毛。

谁挽天河洗炎酷,冷云凉月助风骚。

李弥逊 葵藿倾太阳

葵藿比君子,卑棲亦自荣。

叶随朱夏盛,心逐太阳倾。

大象无私照,孤黄不并生。

风稍轻转影,云日澹留明。

连茹怀君志,同根念旧情。

拾遗千古恨,难夺峦轩英。

李弥逊 黎道人自长沙入闽解后见这论蝗颇有所得自言居醴陵山中有田庐养鱼

两脚不踏咸阳尘,两眼不逐潇湘春。

胸中乾坤照万古,奇偶纵横保足数。

闭门有竹食有鱼,遗子有田家有书。

一生可了心自足,世上纷纷谩荣辱。

李弥逊 李德修提举挽诗

仟李盘根远更芳,妙龄双桂看翱翔。

绣衣俗美澄清效,墨绶民安恺悌方。

东合挥金欢上客,春田种玉燕诸郎。

年高七十通朝贵,賸馥犹令毕万昌。

李弥逊 令尹王次虞许开小户通县圃仍增植花木以诗促之

连墙请谒敢辞频,鉴壁开扉肯见亲。

闻说好花栽满县,杖藜早晚共寻春。

李弥逊 刘根道院

仙去久不返,遗宫仍倚嵩。

终疑白云屋,犹隐绿毛翁。

山晓水聚树,秋深霜影空。

它年结庐地,千古想真风。

李弥逊 留别傅才儒

壮岁追随鬓已苍,谁将勋业问行藏。

怜公错莫鸡群鹤,顾我凌兢虎质羊。

败柳变工喧暮雨,寒花直欲腻秋霜。

更谋浊酒穷清夜,明日山深木叶黄。

李弥逊 留题材曾丞道堂

阴阴翠竹销虚堂,竹外青山半出墙。

七尺龙牙消白昼,便应题作小秋霜。

李弥逊 留题鉴远楼三首

表里江山面面来,秋风此日偶徘徊。

尘埃阅心心如鉴,一到江楼眼为开。

李弥逊 留题鉴远楼三首

凭虚瞰碧与云浮,只有闲身尽日留。

更拟梦回还独上,来看残夜水明楼。

李弥逊 留题鉴远楼三首

霜天晓日鉴中新,眼力由来未见真。

万古茫茫一尘迹,天山无际天无垠。

李弥逊 留题新安幕府聚秀轩

星聚群贤上幕宾,层轩高敞枕溪漘。

一时卢骆五杨辈,万里东西南北人。

句里江山端有助,学馀民社政须亲。

青冥接迹他年事,晋地卿材半楚臣。

李弥逊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三生调御潮音会,楼阁随方涌化城。

鸟树有声皆念法,云山多态总忘情。

禅翁自得逃禅乐,俗客犹沾避俗名。

但了心源秋月净。刹尘何地不光明。

李弥逊 留赠无诤堂涌泉利老

户外双峰碧碍天,定回香灺已收烟。

苦将峭语撩痴客,借枕重能一味禅。

李弥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