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故址话天文

“灵台”故址话天文

  在洛阳城东“汉魏故城”遗址的南郊,有一座巨大的夯〔hang〕土台,这就是东汉国家天文台——灵台的故址,它始建于汉光武帝中元元年(公元56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灵台故址范围44000平方米,东西有夯筑的墙垣。墙垣内有一座方形高台,残存高度八米多,台基长宽约50米见方。在夯土台的四周,各有上、下两层平台。下层平台周围原有环筑回廊,北面有坡道可通上层平台。上层平台四面各有五间建筑,原是观测人员整理观察记录的衙署。高台中心台顶“上平无屋”,是观测天象的场所。



  在历史上,统治者都是相信天命论的。他们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天把地上的权力交给帝王,帝王要按照天的意志管理国家。天空的异常天象代表着天的意志,如果帝王治国有方,天空就会有祥瑞的现象表示嘉许;如果帝王无道或治国不力,天空就会有灾异现象表示警告或惩罚。因此,历代政府都设置了天文台,派专人负责,日夜不停地观测天象,并作记录。据史书记载,东汉灵台就有43人供职。

  正是历代天文工作人员的辛勤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观测记录。现在全世界都公认,中国历史上的天象记录是最完整、最系统、最丰富的。例如,在公元前140年前,就已有太阳黑子的记录,最早有明确纪年的太阳黑子是西汉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从汉至明的1600多年中,黑子记录超过100次。美国的一位天文学家曾指出:“中国古人测天的精勤,十分惊人。黑子的观测,远在西方人之前大约2000年。历史记载不绝,而且相传颇确实,自然是可以征信的。”其他如极光、彗星(包括哈雷彗星)、流星雨、新星和超新星、日月食等等,也都有大量的记录。这些记录为我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对于现代天文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