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运道的浚治

  太湖流域是明朝的主要产粮区,“国税”约占全国1/6以上,外运任务繁重。由于水量丰富,这里航道的情况基本良好。但为了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明朝也一再动工建设这里的航运工程。除了治理地势略高的镇江——常州一段江南河的水道外,主要的是改造孟渎。孟渎在江苏常州市西北,西南通江南运河,东北通长江,为唐人孟简改造旧水道而成,用于溉田和排泄太湖流域的洪水。明永乐时,征集民夫10万加以扩建,使之也成为重要的北通长江的运粮渠道。此外,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又在孟渎之东穿德胜新河,给江南运河开辟了又一条入江支线。

  大运河中,临清——天津间的一段航道,由卫河改造而成。卫河本身水量不足,主要由漳水补充。但漳水水量变化很大,河道也常有变迁。为了不至因漳水改道而卫河缺水,也为了不致因漳水发水而卫河溃决,明代在卫河上也修建了不少工程。除引漳工程外,还凿了一批减水河,如山东恩县(并入平原县)四女寺减河,河北沧州捷地减河,青县兴济减河等。这些减河可使卫河中过多的水,有控制地东排入海,以保证运河不被洪水冲毁。清朝也很重视对这些减河的维修。



  京杭大运河,由于明、清两代人们的不懈努力,与元代初建时相比,有很大的发展。其中只有通惠河(明、清叫大通河)是另一种情况,它萎缩了。在元朝,通惠河主要以西山诸泉为水源,虽不充裕,但总还能维持大都到通州的航运。明朝以后,由于白浮泉等日益干涸,以及皇家园苑耗水剧增等原因,运河水量严重不足。其间,虽然经过人们一再整治,如明朝多次修理沿河坝闸,尽量减少水量流失;清乾隆时开辟昆明湖,以增加蓄水量,但都没有明显好转。运河粮船只能到达通州,只有小船经盘坝后,勉强可以通到大通桥。

  京杭大运河长1790多公里,是古今中外最长的运河。沿线自然条件复杂,地势高低不一,水源丰枯不等,洪沙灾害频仍。人们用开拓水源、设置水柜、建立坝闸、分离河运、穿凿减河等工程和方法加以克服,使这条最长的运河经久不衰,历时长达六个世纪。这是千千万万人民聪明睿智、顽强拼搏的结晶,是民族和国家的骄傲。

  元、明、清三代,国家的统一不断加强,与大运河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密切的关系。大运河推动了经济、文化的发展,明、清时期,我国农、工、商业都很繁荣,特别是运河地区。当时全国兴起了30多座城市,绝大部分分布在运河沿线。我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在这里诞生。

  到19世纪末期,由于黄河北迁,大运河遭到严重破坏;又由于火车、海轮等现代交通工具的兴起,铁路、海运等南北新的交通干线的形成,大运河才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不过,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进展,大运河将再度焕发青春。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