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的婚姻与家庭

  中国历史上,三代(夏、商、周)以前的时代,可统称为远古时代,距今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了。远古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呢?不少古书曾记载了在当时极端落后的生产力和生产条件下,我国古代先民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困苦的情景: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韩非子·五蠹》)

  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新语·道基》)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增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丝麻,衣其羽衣。(《礼记·礼运》)

  远古先民生活和劳动条件既然如此差,那么,彼时的所谓“婚姻”,所谓“家庭”,其形态又是怎样的呢?由于年代的久远,更无文字的记载,我们已难确切地对此给以科学的叙述。所幸的是,我国古籍中曾记下了远古时代的不少神话和传说,这些传说,从不同的方面记述了我们祖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生息和蕃衍,并孕育出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历史。透过这些神话传说周围的层层离奇的光圈,我们看到了我国远古时代先民婚姻家庭形态所具有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血缘群婚和知母不知父。

  我们先从我国古代传说中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wa蛙]讲起吧。

  传说远古洪水泛滥,人们全被淹死了,只留下伏羲和女娲兄妹俩,后来他们结为夫妇,使大地上的人类得以蕃衍。东汉王延寿有一篇《鲁灵光殿赋》,就提到这座建在曲阜的灵光殿里,有这对兄妹夫妻的壁画。现今留存的汉代石刻画像与砖画中,同一题材的画面还有不少,这些画像里的伏羲和女娲,腰身以上通作人形,穿袍子,戴官帽,腰身以下则为蛇躯,两条尾巴紧密地缠绕在一起。有的画像还饰以云景,男的手捧太阳,太阳里面有一只金乌,女的手捧月亮,月亮里面有一只蟾蜍;有的画像还在中间画一天真烂漫的小儿,手拉两人的衣袖,给我们呈现了一幅非常美妙的家庭行乐图。这些画像正是伏羲女娲兄妹夫妻传说的最好说明。

  另外,东晋干宝《搜神记》里有这样的记载:高辛氏,也就是黄帝的曾孙帝喾〔ku酷〕,把自己的小女儿嫁给了有功的五色神犬盘瓠〔hu户〕。过了三年,他俩生下了三男三女。盘瓠死后,他的儿女“自相配偶,因为夫妇”,“其后子孙昌盛,号为犬戎之国”。

  像这类伏羲女娲、盘瓠子女兄妹婚配的传说,正是我国上古时代存在过血缘婚家庭的折光反映。



  还可以举舜及其弟象的传说来说明。

  舜是远古时代五帝之一,是中国人心目中贤明君主的化身。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在社会上做了很多好事,尧听说舜的名声很好,就把女儿娥皇、女英一起嫁给了他。可是,舜在家中却很不为父亲瞽〔gu古〕叟所喜,他的同父异母弟象也时刻想谋害他。一次,瞽叟与象诱骗舜去掏井,他们乘舜在井下时,就赶紧往井里填土扔石。象以为哥哥已死,就计议将娥皇、女英娶过来。正在此时,舜却安然回到了家中,原来他是从相邻的一口井中脱险的。根据这个传说,我们可以看出舜所处时代婚姻家庭制度的特点来。舜一次就娶了尧的两个女儿,象也是一次就想将娥皇、女英娶过来,这种一群兄弟以另一群姊妹为妻的婚姻形态,不正符合亚血缘群婚制的特点吗?姊妹共夫,或兄弟共妻,表明我国在舜的时代尚处于群婚制的高级阶段。另外,象以为哥哥已死,就要将两个嫂嫂聚过来,这种“兄终弟及”的收继婚现象,也正是群婚制高级形态的孑遗。

  正因为远古先民处于这样一种杂乱的性交关系状态之中,子女当然只能知其母,而无法知其父了。

  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吕氏春秋·恃君览》)

  古籍中描述的正是一幅典型的母系氏族社会的图象。在这种社会中,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处于领导的地位,世系也是按母系计算的。氏族成员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平等生活。由于生产力很低,也就没有多少剩余的产品,阶级也还没有出现。

  远古的母系社会,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传说。

  例如,关于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出生是这样讲的:远古,有个叫附宝的女子,天快黑了还在野外采摘果实,忽然间,大地一片光明,原来是北斗星被炽烈的电光围住了。此时,附宝感到身上有了触动,回去后就怀孕了。25个月后,在青邱生下了黄帝轩辕氏。

  此外,中华民族的另一个始祖炎帝,其母叫女登,乃是“感神龙而生炎帝”。其他如女枢“感瑶光”而生颛顼[zhuanxu专须];女嬉“吞薏苡[yiyi意以]”而生大禹,这些圣人们的母亲无一不是因神力的感应才生下儿子的。

  有关殷商民族始祖和周族始祖诞生的传说也主要只是与他们的母亲有关。据传帝喾有四个妻子,次妻简狄一次在河中沐浴,见玄鸟(燕子)从天空堕下一蛋,简狄把蛋捡起来吃了下去,后即怀孕生下了商族的始祖“契”,契后被子孙们尊称玄王。这则吞蛋而生契的传说很早便被记载在《诗经》之中。类似的传说也可在《史记·秦本纪》中找到。据记载,秦的先祖大业,也是因他的母亲女修织布时吞了燕卵而诞生的。

  周民族始祖后稷诞生的传说就略微染上了点人世间悲苦的色彩。据传姜嫄是帝喾的第一个妻子,她也是在郊外踩了巨人的足迹,受了感应,生下儿子后稷的。以上是《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在《诗经·大雅·生民》篇里,还有关于后稷出生后的传说。后稷从母体生下时,像羊的胞胎,又不裂开,人们当作不祥之物,就将他抛弃了。但扔在狭窄的小巷,牛羊避开他;扔进森林,砍柴人捡回他;扔在冰上,又有大鸟用翅膀为他蔽寒。因为他曾被抛弃过,后来就被取名叫“弃”。

  以上这些传说中,虽然有的母亲有丈夫,如女枢是昌意的正妃,简狄与姜嫄亦都是帝喾的妻子,等等,但无论有夫无夫,她们的怀孕却无一例外地是受了神力的影响,这实际上表明,这些圣人与母亲的丈夫间并不一定存有血缘关系。在那时,人们在观念上并无“父亲”这种概念。由于孩子的母亲可能同时有几个性对象,所以孩子们都不知道自己和哪一个成年男子有血缘关系,也从未想到要去弄明白。而且在当时的条件下,父亲与孩子生理上的关系,更是难以确认的,故而才产生了那么多上天神灵赐子的传说。

  我们从姓氏上也可看出母系社会遗下的痕迹。炎帝是姜姓,夏是姒姓,周是姬姓,秦是嬴姓,都有个女字旁,是从女的。商是子姓,虽没有女字旁,但它是由燕卵(子)而来,也和吞燕卵的简狄这位女性有关。就连“姓”这个字本身,也是由女、生相合而成,表示“人所生也”(《说文解字》)的意思。

  母系家庭和父权制产生以后的家庭不同,如果说那是家庭,倒不如说是氏族,即母系氏族。在那个时候,女子(母亲)是整个氏族的领导人,掌管全部家产,而不固定的丈夫们,则来自于其他氏族,这样生出的孩子,自然只知有母,不知有父,他们只是母亲的子女,只用母亲的姓。

  母系氏族社会在我国大约存在于二万年之前,而于距今约7000—5000年前进入了繁荣时期。此后,约5000年前,居住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各个部落,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即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的氏族社会时期。在父系氏族社会,男子开始替代女子在生产和氏族公社中的中心地位,并形成了以男子为支配者的父权制大家庭。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财产的积累,父亲要求由确立的亲生子女继承财产,因而夫妇之间必须有独占的同居,对偶婚制也就逐渐让位于以一夫一妻制为特征的个体婚制,并最终形成了女嫁男、从夫居的婚姻家庭形式。人们不但能识其母,而且能识其父。在我国,倘追溯到远古祖先的身世,则从禹、契、后稷开始,人们方有了意义明确的父系血统、父系继承的概念。之后,随着财产分配和继承的多寡,社会不平等现象出现了,阶级产生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