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织造机具

  (1)原始织机
  我国在远古时是以“手经指挂”来完成“织纫之功”的(《淮南子》)。所谓“手经指挂”是将一根根纱线依次绑结在两根木棍上,再把经两根木棍固定的纱线绷紧,用手或指像编席或网那样进行有条不紊的编结。后来由于纤维加工技术有了显著进步,加工出的纱线日渐精细,再用“手经指挂”的方法编结,不但费工而且柔软的纱线极易纠缠在一起,给操作带来困难。于是我们的祖先又发明出具有开口、引纬、打纬三项主要织造运动的原始织机。1975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第四文化层中,除出土了木制和陶制的纺轮外,同时还出土了许多原始织机的机件,如打纬的木刀、骨刀、绕线棒及大大小小用于织造的木棍,印证了我国在距今600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原始织机的事实。


  原始织机的具体形制目前虽还缺乏更多的实物依据,但是根据河姆渡出土的原始织造工具,参照少数民族保存的同类型的原始织造方法,我们仍可看到这种织机的端倪。原始织机的主要组成机件有:前后两根相当于现代织机上卷布棍和经轴的横木,一把打纬刀,一个引纬的纡子,一根直径较粗的分经棍和一根较细的综杆。织造时,织工席地而坐,将经纱的两端分别绑在两根横木上,其中一根横木(卷布轴)系在腰间,另一根由脚踏住,靠腰背控制经纱张力,利用分经棍形成一个自然梭口,用纡子引纬,砍刀打纬。织第二梭时,提起综杆,使下层经纱变为上层,形成第二梭口,立起砍刀固定梭口,纡子引纬,砍刀打纬。织造就是这样不断交替循环往复进行的。
  在云南晋宁石寨山遗址出土的一个贮贝器盖上,铸有一组古代少数民族妇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