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对中医理论的重要影响
古人说:一个秀才,半个医。可现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并非能很容易地学进中医的。这是因为现在的知识结构较古代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医学理论是基于我国古代哲学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它与现代医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学术思想体系。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正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学术界也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局面。我国的医学吸取了各学派哲学思想中确能指导医疗实践的合理部分,形成了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的中医理论体系,推动了自身的发展。现在我们就看一看古代哲学对中医理论的重要影响。
(1)阴阳学说
传说伏羲氏“定天地,分阴阳”。其实阴阳概念引起学术界高度重视,且不断深化、引申,当归功于儒家的经典《周易》。该书一般认为是殷末周初之作。它本来是古代卜筮之书,但古代学者却从中提炼出“阴阳”这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用于解释自然界万物变化的一般规律。甚至在战国时期还形成了“阴阳家”这一学术派别。医学自然地也把“阴阳”作为基本概念吸收进来了。因此中医学者历来非常重视《易经》,直到清代,医学界还有“不知《易》者,不可为太医”的诫训。
揭开神秘的面纱,用现代语言解释“阴阳”的奥妙,不难体会出它朴素辩证法的思想真谛,所以现代人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笼统地说,易学认为,阴和阳是事物的两种属性,脱离了具体的事物,也就无从谈阴和阳。阴和阳是事物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如动与静、升与降、外与内、热与寒、用与体、亢进与衰退等等,前者属阳;后者属阴。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可以分为阴和阳两个方面。每一方面又可再分阴阳,如此分析,无穷无尽。
点击验证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