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满城及其名称

  满城,顾名思义,就是满族人聚居的城市。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满族入关,定都北京并占居北京内城,按八旗方位布列八旗官兵及其眷属,使北京内城成为八旗官兵集中聚居的城市。因京师八旗以满洲八旗为主,所以北京内城可以视为清代中国第一个满城。

  在清王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为镇压与防范汉族及各少数民族的反抗,或抵御外族的入侵,还不断地派遣八旗官兵驻防各地。在这一过程中,或圈占原有城池的一部分,或规划建设了新城池,以驻扎八旗官兵,与原汉人聚居的城市并存,因而被称为满城。而满城依托的原来以汉人为主的城市则相应被称为汉城或旧城。至清代中期仅直省(内地18省)各地的大小满城即增加到20余个,如太原、右玉、绥远(今呼和浩特市东城区)、归化(今呼和浩特市西城区)、西安、宁夏、潼关、成都、广州、荆州(今湖北江陵)、江宁(今南京)、杭州、京口(今江苏镇江)、乍浦(浙江平湖县乍浦镇)、福州、德州、青州、开封、天津、保定、凉州(今甘肃武威)、庄浪(今甘肃永登)等。另外,在东北和西北地区,随驻防形成的驻防城池也在20个以上。



  清代满城的突出特点是:一具有军事性质;二经过规划设计;三依托原有城市(东北与西北驻防城除外),因而满城取名原有城市的名称,并无独立地名。随着八旗军制和驻防制度的衰落,尤其近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满城居民成分和职能性质均发生了根本变化,并已发展成为原依托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中心,为城市的规模发展提供了重要空间。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