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地名

  春秋时期众多诸侯国,开始相互攻伐侵吞,强并弱,大灭小,使见于春秋文献者120余国,至战国时期,仅剩下七国,史称战国七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并形成了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郡县及郡县地名。

  春秋初年,楚、秦、晋等强大的诸侯国首先在新开拓兼并的土地上置县,打破并取代了原有封土食邑的陈规旧制,加强了君主集权和地方治理,这显然是一种进步。县的始设,最早出现于南方的楚国。据徐少华教授的研究,春秋时楚国设县共30个。

  春秋楚县建置表
 

时期 县名 今地 时期 县名 今地
武王

那处

今湖北宜城县南境

湖北荆门市东北

灵王

东部羹

西不羹

许(夷)

河南淮阳县

河南上蔡县

河南舞阳县东北

河南襄城县东南

河南息县东北

河南叶县南

安徽亳县东南

文王

河南南阳市

河南县县西南

成王

陕西丹凤县西

穆王

期思

河南固始县东北

庄王

湖北襄樊市西南

河南宝丰县东

河南西峡县东北

安徽临泉县

河南南阳市西

平王

钟离

河南西平县西

安徽六安市东北

安徽凤台县西

共王

湖阳

湖北钟祥县北

河南唐河县南

昭王

武城

河南南阳市北

湖北钟祥县西北

春秋晚期

上鄀

上庸

河南西峡县西

湖北襄樊市西北

湖北竹山县西

惠王

江南

湖北老河口市北


  其中权县是楚武王灭权国置县,即取名权县,为春秋创置的第一县。至春秋后期,各诸侯国才把县制逐渐推行到各自内地,即所谓王畿为县,而在新兼并的边远地区置郡,其面积较县大。但因其地处边远,地广人稀,地位反比县低,所以晋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左传·哀公二年》)。至战国时期,随着边地的开发与繁荣,才在郡下析置若干县,形成郡、县二级政区制。战国时期,各国基本上均推行了这种行政制度,北方的燕国将境土划分为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郡下亦置有县。至秦统一六国后,最终在全国确立了郡县制,且从郡辖县。郡县建置的结果便出现了一批郡县政区地名,丰富了地名的内容。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