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侨置的州郡县地名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东晋图,今江苏的江淮之间(应为徐州范围),却注出幽、兖、青三州,徐州治所一向都在今徐州市或其以东等地,这时南迁到今扬州市范围内。幽、兖、青三州本在今河北、山东境内,一部分军民南撤后也在这里暂住,后来北方势力进一步南侵,徐州又由今扬州迁到京口(今镇江市内),后来南方北伐,徐州又逐步北移到今徐州,其治所暂驻各点,一般叫做“寄治”。彭城(今徐州)与京口两处,称为徐州的时间较长,不过,在彭城的有时加“北”字,在京口的有时加上“南”字。
东晋和南朝为了安置大量南迁的难民,在南方新设了一些郡县,有的即以侨民原来籍贯命名,大部分在长江南岸,以今南京即当时的东晋首都建康的附近最为集中,有的并无实土,只管人群。后来实行“土断”,即以土地定户籍,使外来人口皆在所居郡县编著户口并纳税服役,才使社会较为安定。当时侨县名称保留至今的以安徽的当涂比较著名,当涂县原属扬州淮南郡,在今蚌埠市西南,以其北有涂山得名,涂山即传说中的禹会诸侯的地方,东晋时侨置当涂县与淮南郡于江南。今为安徽马鞍山市的属县。
侨州郡县虽为流民的迁移而设立,这是原因之一,但更与军力的转移有关,如西晋时兖州治所原在今山东郓城西北,郗鉴(晋朝人,明帝时拜为车骑将军,都督徐青兖三州军事,后辅成帝,晋太尉)改镇邹山(在今山东邹县),这里也是兖州刺史驻处,后来撤到广陵(今扬州),广陵也就成为兖州治所。兖州原在北方,而以广陵为中心的兖州,则是侨治。
在东晋的政区中,州、郡、县三级都有实与侨两种区分。以后宋、齐、梁、陈沿袭此制。可以说,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地名非常混乱的时期。直到隋朝统一才得到有效的清理。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