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地理教育的肇始

  我国古代一直将地理学(舆地学)作为历史学的附庸,不作为专门的学科,就连地理著作的编排归类,也都归在史部之中。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地理学的发展,影响了地理学作为一门真正独立学科的建立。直到清末才发生了新的变化。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先后出现了所谓“洋务派”、“维新派”,都提出了要放眼世界,开办新式学校,学习外国科学技术文化,以及改良旧的文化思想体系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地理学作为了解世界的首要对象和手段,在清末得到了迅速发展。首先是翻译了许多外国近代地理著作,介绍外国的地理环境、地理思想、地理方法。据统计,从1858年到1904年间,翻译刊印的外国地质地理著作就不下百种。其次,随着19世纪末新式学校的陆续开办,学校地理教育也受到了重视。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