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学与传统文化,家长必看!
什么是国学?
国学这个词汇的出现很早,从《周礼》开始,“国学”一直指的是国立学校。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在晚唐时称“白鹿洞国学”。这明显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学”。
现代“国学”概念出现的最早文献则是在1902年。变法失败后,当时同处湖南的梁启超和黄遵宪,一个被迫远走东洋,一个被革职永不续用后回梅县老家。1902年,黄收到梁启超从日本来的信,梁提出要办《国学报》,黄回信表示反对,认为此时办《国学报》还不是时候。
“注意,这时黄梁通信提到的’国学’,指的就不是国立学校,而是学术的概念。张之洞讲’旧学为体,新学为用’,梁启超讲’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无论是’旧学’还是’中学’,说的都是国学,即中国固有的、千年传承下来的’学问’。”刘梦溪提醒大家。
第一次对国学概念做分梳的是胡适。1923年,北大国学门创办《国学季刊》,在发刊词中,胡适把“国学”定义为“国故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