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审丑领域的两朵奇葩
摘要:“以丑为美” 和“美丑对照”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反映,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手段。韩愈与雨果把“审丑”观念正式纳入到具体的文学创作中,使“丑”堂而皇之的登上了高雅的艺术殿堂,并开创了一代新的审美时尚,对后世文艺美学观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以丑为美” 和“美丑对照”形成之渊源和它们在中西审美史上的地位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韩愈;雨果;丑;以丑为美;美丑对照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无独有偶,在千年之后的西方,也出现了一位文坛巨星雨果,他提出了“美丑对照”这一原则,开拓了审美艺术的新领域,使审美对象朝复杂化、多元化的格局发展。雨果的“审丑”观念处于审美观念的转折点上,使19世纪后的文学艺术的审美主流发生转向。
什么是丑?众说纷纭。亚里士多德说过滑稽是丑的一个分支,此论断暗含着丑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意味。他指出“一件摹仿品常常是令人愉快的,虽然被模仿、被临摹的东西是令人不快的”。[1]
关键词:韩愈;雨果;丑;以丑为美;美丑对照
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开创了李、杜之后的一个重要流派,纠正了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无独有偶,在千年之后的西方,也出现了一位文坛巨星雨果,他提出了“美丑对照”这一原则,开拓了审美艺术的新领域,使审美对象朝复杂化、多元化的格局发展。雨果的“审丑”观念处于审美观念的转折点上,使19世纪后的文学艺术的审美主流发生转向。
什么是丑?众说纷纭。亚里士多德说过滑稽是丑的一个分支,此论断暗含着丑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意味。他指出“一件摹仿品常常是令人愉快的,虽然被模仿、被临摹的东西是令人不快的”。[1]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