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阴后土祠
古代称地神为后土,在汾阴立后土庙始于汉后元元年(公元前163年),自汉至唐,几代皇帝都曾亲祀后土于汾阴。宋代自景德四年(1007年)起,将祭祀活动升为大祀,并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动工修庙。根据公元1137年所刻《蒲州荣河县创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庙像图》碑及碑文可知,在宋代,后土祠南北长732步(约合1102米),东西宽320步(约合524米),前后有八进院落,中央有一条中轴线把所有重要建筑贯穿起来。周围以方整围墙环绕,围墙后部作成半圆形。其主要建筑有大门、碑楼、延喜门、坤柔门、钟楼、坤柔殿、寝殿、旧轩辕扫地坛等,两侧有若干附属殿堂,围墙四角建有角楼。
金代《蒲州荣河县创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氏庙像图》碑拓本
后土祠建筑群组规模宏大,主殿坤柔殿采用九开间大殿,重檐四柱顶,殿前设有五重大门,与宫殿建筑中采用的门数相同。主殿前的院落采用围廊形式,主殿与寝殿作成前后相连的工字殿。围墙作成南方北圆形式。整座祠庙中个体建筑形式多样,如宋真宗碑楼的多层里檐组合式楼阁。
金代《蒲州荣河县创立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氏庙像图》碑拓本
后土祠建筑群组规模宏大,主殿坤柔殿采用九开间大殿,重檐四柱顶,殿前设有五重大门,与宫殿建筑中采用的门数相同。主殿前的院落采用围廊形式,主殿与寝殿作成前后相连的工字殿。围墙作成南方北圆形式。整座祠庙中个体建筑形式多样,如宋真宗碑楼的多层里檐组合式楼阁。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