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皇宫式”古民居建筑富丽堂皇

泉州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古以来,泉州就是闽南最繁盛的地区,曾有"海滨邹鲁"之雅称,文化积淀十分深厚,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建筑遗存尤其丰富和瑰丽多姿。泉州古城的地方建筑特色与城市风貌,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建筑理念和风格,又融汇了多种宗教和外域文化,直到今日,仍然以独特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

漫步泉州,随处可见的皇宫殿阁式建筑无不将你引入一片风光旖旎的建筑艺术奇景大观之中,让你领略泉州山海交融的结晶,让你感悟历史与现实并蓄的精华。这里有建于公元618年(隋皇泰年间)的安海龙山寺,其堂皇富丽的重檐叠构演绎着1600年古镇兴衰和佛教的劫煞轮回;这里还有建于公元718年(唐开元26年)的开元寺,其庄严恢宏的殿堂廊庑,无不抒写着泉南佛国的风光和"满街尽是圣人"的荣耀;有兴起于北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的安溪清水"帝"形岩宇,让岚烟弥漫于峡谷山乡,让慈云远播至千年万里;还有元朝元贞年间(公元1295年)兴建的威远楼的曲径回廊,楼高威自生,径曲幽当远;更有那黄素土楼、陈鸣夏"四马拖车"提督府第、林路华侨厝、蔡浅古民居……无不尽显泉南建筑的风采。

作为璀璨历史文化的回声,泉州古建筑承继了由晋朝士族衣冠南渡所带来的皇室威仪和贵族气派。同时,作为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古建筑又糅合有海派的动感变化和洋风的繁饰点染。 泉州人历来把建造住宅看成是人生大事之一,尤其是华侨,他们早年出洋多因生活所迫,在人地生疏的异国含辛茹苦地打拼,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兴业旺家,所以一旦事业有成,他们就迫不及待地衣锦还乡,不惜巨资修建豪宅。这些豪宅包括具有泉州传统民居特色的"官式大厝",和汇合中外建筑风格的洋楼。官式大厝也称"皇宫起",是泉州传统民居的典型。关于"皇宫起"的来历,泉州有个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传说五代十国时期,闽王王审知因皇后黄惠姑(今惠安县张坂镇后边村人)家乡滨海风烈,老家"日出十八大窗,雨来十八漏空",因此特意恩赐黄皇后"汝母厝皇宫起"。然而由于在泉州本地话中,"你母"和"你府"的发音是相同的,这样,就使得恩赐"皇宫起"的范围由黄皇后娘家一家,扩大到泉州一府。 于是乎,形成了千百年来,泉州晋水间别致典雅、富丽堂皇的皇宫式古民居建筑。

官式大厝的布局,具有按中轴线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前后左右有机衔接等特点。其间数取奇数,一般作三开间或五开间,进深有一进(一落)、二进、三进,乃至四进、五进。大门左右各有一间下房,合称"下落"。"下落"之后为天井,天井两旁各有一间厢房(或称"崎头")。过了天井就是主屋正厝,中间是厅堂和后轩,它的左右各有前后房四间(俗称大房、后房),是住室和起居间,合称"上落"。"上落"的房间也有讲究,兄弟分家时,以东大房为尊,其余类推。

"光厅暗房"是泉州传统民居的特点。厅堂是祭祀祖先、神明和接待客人的地方,面向天井,宽敞明亮。而卧室房门悬挂布帘或竹帘,房顶天窗很小,房内幽暗。有的大厝前面加门庭(俗称"大埕"),东西两侧和后轩外面加护厝,有单护厝、双护厝、环护厝之分,作卧室或杂物储藏间用,并且在门庭四周筑起围墙,成为一个封闭型规整独立的建筑群。为了避免外人窥视院内活动,大门只有逢大事时才开启,入门处正中又置有木板壁或屏风,平时都由两侧边门进出。室内地面铺砌耐湿耐磨的红方砖,窗棂门扉则雕缕花鸟,山水、人物等图案。厅口、天井、厢房、墙础、台阶、门庭等铺砌平整条石,四周墙面贴砌红砖,并构成各种几何形或吉庆喜彩的图案。大厝屋顶多为悬山式曲线燕尾脊,屋面铺设红瓦间瓦筒,檐口装配瓦当和滴水。而下房、厢房、护厝等次要房屋,则多为硬山式屋顶或马头式山墙。豪华仕绅的住宅,还在宅外增辟花园,园内挖池垒山,构筑亭榭,为居宅锦上添花。

官式大厝在建筑造型上既堂皇古雅,又肃穆大方,在文化内涵上,既体现了与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尚礼气氛,又让人感受到海洋文化的影响。泉州现存明清时期官式大厝的典型代表,有南安官桥的蔡资深古民居建筑群和石井的中宪第,晋江的杨阿苗故宅和青阳的庄用宾故居等。

洋楼是沿海侨乡一种中西合壁式民居,俗称"番仔楼",大多由在海外长期生活过的华侨构思设计,既表现出西洋的建筑风格,如科林多式的圆形廊柱、绿釉面的瓶式栏杆以及百叶窗等,又保留有泉州传统民居官式大厝的特色,如龙脊凤檐、华丽外饰,砖石结构的门庭垣墙、楼房前后的花圃林木等。也许是与主人衣锦还乡、荣宗耀祖的心理有关,洋楼在设计建筑时,并不注重内部使用功能的改善,而是力求其外观的豪华气派。并在住宅正门的石匾上,极其醒目地镌刻上本屋主人的姓氏郡望,以示不忘祖源,如李氏"陇西衍派"、陈氏"颖川衍派"、林氏"九牧传芳"等等,大门的两边以及石柱上,大多刻有隐含主人名字的冠头对联。这种中西合壁的洋楼,从平面布局到外观装璜都已经突破泉州人传统居住习俗,从而往往成为外地人对泉州侨乡民俗的第一个印象。

环顾泉州大地,旧时庙堂上的"燕尾脊"建筑形式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燕尾脊"是侨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是绿叶报答故土的情怀。浪迹天涯的赤子──远涉重洋的"番客",背井离乡,披荆斩棘,备尝艰苦。在华侨眼中,唐风宋韵犹存的"燕尾脊"民居,是其根脉之所系,精神的家园。"燕尾脊"也传递着一种美好的愿望和情愫。以往,华侨大多将妻子留在家乡,独自一人远涉重洋。"番客婶"(华侨的妻子)独自在家,寂寞煎熬,忽然听到燕语呢喃,春天的"信使"翩然而至,真是一种莫大的慰藉。成双成对的堂前燕,从此被侨乡人民奉为吉祥物。"燕尾脊"民居是时代的见证,是泉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桂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果您想了解泉州,不妨到泉州南建筑博物馆去参观一下,因为那里汇聚着历史文化名城最为古老、传统的积淀。南建筑博物馆展馆展示900余幅表现各种闽南建筑类型、建筑构件的图片,以及多方搜集来的石、木、砖建筑构件、雕刻和建筑梁构实物,传统民居模型。通过它,你可以了解泉州的过去和现在,了解它的历史轨迹、文化变迁。

黄金良馆长对泉州建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认为各个地方的建筑都具有一定的特色,就好像北京的四合院、闽西永定的土楼。而闽南建筑文化的特色就在于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内涵丰富、变化无穷。他认为,首先,传统的闽南建筑文化是人缘文化,它的建筑格局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内外有别等等。一落古厝总是以厅堂为中心,因为厅堂是祭祀祖先的地方。然后才按辈份排列先左后右依次居住在前落、下落和护厝。 其次,传统的闽南建筑文化是工艺文化。古民居中,木雕、彩绘、石刻、透雕、泥塑、剪贴等民间手工艺精品随处可见。看是一堵雕刻着山水花鸟图案的木窗棂,但认真一看其中却隐藏着一副精美对联。走进古厝,仿佛走进了手工艺术的殿堂。

古厝大门两边的门屋路壁堵,通常用石板精雕细琢出花鸟虫鱼、名人诗词或者人物故事,也有用水灰剪成五色瓷片粘成花卉图案的。表面看来,这是泉州人夸富斗巧的橱窗,实际上它是泉州人崇文重史的集成,更是泉州先民审美意趣的体现。此外,皇宫起的古民居,从角牌、马季垛、水车垛,到运路、檐口、花格窗、斗拱等建筑饰件,无不体现泉州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再次,传统的闽南建筑文化又是多元文化。它不仅表现在各种建筑构件的变化上,更重要的是它能吸收外来建筑 文化中的精华,并将其融合到闽南的建筑文化当中。至今,散落在大街小巷中的中西合璧的古民居建筑就是明显的佐证。

另外,传统的闽南建筑文化还有着许多独特的地方。古民居中屋檐上的"水车堵",屋檐下的"鸟踏",墙上 "出砖入石",屋脊上的翘脊曲线优美,十分清秀,给人一种腾飞的感觉,和北方民居建筑上屋脊那种庄严、平稳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出砖入石"是闽南红砖区建筑中一种十分独特的砌墙方式,利用形状各异的石材和红砖交垒叠砌,因其外观而得名。相传明末,闽南地区发生大地震,地震过后当地人民就地取材,利用坍塌破碎的砖、石、瓦、砾构筑成了这样一道独特的墙体,后来被人们广泛应用,沿袭成风。用这种方法砌成的墙不仅坚固防盗、冬暖夏凉,而且古朴美观,成为我国民居建筑艺术的一大杰作。

"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石,土楼木楼还有中西合壁"。这一切都是闽南古建筑文化的特色,是它的独特个性,它从一个侧面反映着这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的风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