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明之精确的历法

精确的历法 

中国是世界上古代天文立法起源最早、成果最丰硕的国家之一。

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

华夏先民很早就注重天象观测,为农业生产、用兵打仗和日常生活服务。考古发现以及文献记载表明,尧的时代就有了专职的官员,负责观象授时。当时人们已知道一年有366天,懂得用黄昏时南方天空所看到的不同恒星来划分春夏秋冬四季,那时据现在已有4400多年。公元前13世纪的甲骨卜辞中已记载了月食、新星的爆发。我国进入奴隶社会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历法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早在夏代,就出现了天干记日法,把10天作为一旬。殷商时代用干支记日,把10个天干和12个地支相互配合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干支记日,用数字记月,月分大小,大月30日,小月29日,闰月置于年终。西周时期,天文学有了进一步发展,当时设有专门的天文台,用土圭来观测日影,以确定冬至和夏至的日期,这样就能准确地划分四季,这为春秋战国时较为科学的历法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春秋前期,天文观测的方法和精度有了很大的完善和提高。到了春秋中期,已经能够准确预报朔月。特别是将土圭用于观测日影以确定季节的方法直接应用于历法后,确定了十九年七闰这样比较精确的法则。公元前五世纪中期,我国的四分历就已形成,并且知道了一回归年的长度大致为于北斗”的说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彗星划过北斗七星这一天文现象的记载。《春秋》中明确记录了37次日食,现在已证明其中33次是可靠的,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靠的天象记录。

甘德、石申与《甘石星经》

进入战国时期,中国天文学开始由一般观察发展到数量化观测。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的天文学著作,齐国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石申著《天文》八卷。他们从事天文观测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后人将他们的著作合编成《甘石星经》,其中记载有128颗恒星,发现了行星顺行和逆行的现象,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是当时天文观测成果的集大成之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