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传统学术的精神特质
作者:罗检秋
学术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一些论著称之为“大传统”,而学术精神又为一代学术的灵魂。近代以来,哲学家对中国学术精神有所论述,但这些论述有时不免流为玄谈。而历史家研究中国学术时长于考订人物、事迹和著述,不甚重视阐释其学术精神。比如,清代汉学辉煌一时,影响后世,但现有论著偏重于乾嘉汉学的知识系统,而对其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缺少总结。清代汉学一脉相承而又几经变化,嘉庆初年以后其思想内涵更显发展和丰富。进而言之,从19世初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学传衍不绝,蕴藏了传统学术的精神特质。如乾嘉学者弘扬的以求真为基础的实证学风;嘉庆以后不悖求真而又注重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等等。这些传统在乾嘉之际已
学术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一些论著称之为“大传统”,而学术精神又为一代学术的灵魂。近代以来,哲学家对中国学术精神有所论述,但这些论述有时不免流为玄谈。而历史家研究中国学术时长于考订人物、事迹和著述,不甚重视阐释其学术精神。比如,清代汉学辉煌一时,影响后世,但现有论著偏重于乾嘉汉学的知识系统,而对其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缺少总结。清代汉学一脉相承而又几经变化,嘉庆初年以后其思想内涵更显发展和丰富。进而言之,从19世初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学传衍不绝,蕴藏了传统学术的精神特质。如乾嘉学者弘扬的以求真为基础的实证学风;嘉庆以后不悖求真而又注重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等等。这些传统在乾嘉之际已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