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
作者:曲水兰亭
说起传统文化经典,首先想到的就是《论语》了。《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论语》名称来自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位列四书之首。它不仅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指定经书,而且包含了古代统治者的施政理念,以至于后世流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国学的重要典籍,除了拥有大学、研究机构里的重视和国学馆里孩提的咿呀诵读之声,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去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回合是否定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发现了传统国学的重要性。
细读一下就会发现,《论语》中所谈到的许多东西在根本上都是关于如何做人的,而且是具有开放性的,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意义。在关于做人的道理中,其中一条就是“孝”,在现今的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泱泱中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先民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创造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和悠久的传统文化。繁荣的农业造就了高度发达农业文明,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宗法制度成为传统社会制度的主体。宗法制度讲求氏族成员间亲缘关系,因此“孝”也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从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上看,孝道观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被称为礼教的熏陶和影响。中华文化就是孝道文化,它维系家庭的每一成员,进而凝聚为社会、国家,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资产,对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可泯灭的贡献。
“孝”:自然而然的亲情流露
古人讲:天道远,人道迩,所谓孝道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孝的本义是什么呢?许慎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 “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即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那就是孝”,从行动上来看,“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论语》中对孝的理解正是最注重这一点的,《论语》中有许多地方都明确提到了孝道,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向自己的弟子诠释孝的精髓之所在。这些解释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更多的是具体的经验表达。
下面举几例做简要解答,以加深理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向自己的弟子解释“孝”,他既有正面的倡导 ,也有反而的批评,如:子游问孝,孔子就从反面批判了那些“是谓能养”的不孝者,认为他们不能怀着敬爱的心情,以至于和犬马没有区别。不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我们都能深深地感觉到一点,那就是《论语》谈孝并不是像后世统治者所宣传的那样,使孝成为一种外在、教条的、束缚人的东西,而是认为孝是人内心深处亲情的自然流露,这种孝是一切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的先天的基础。
《论语》中与孝有关的是死亡。儒家孝道十分重视死,把送葬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丧礼虽然是为死者准备的,但实际上是生者孝的亲情的内在表现;虽然是为安慰亡灵,实则是生者孝道的自我圆满。孔子继承并发扬了周礼中的孝道观念,也十分重视孝在丧葬中的作用。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在丧葬上,孔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谈孝不是要恢复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而是要从中汲取精华部分,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的建设。所以,对于《论语》中的孝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和接受,比如厚葬在当今社会不应该提倡,而且三年之丧的方式也早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发展了。
经典是深刻的。但是理解社会比理解经典更重要。看到社会变迁对儿女与父母关系的影响,看到由于社会疏离现象的加剧导致的“孝道”衰减,我们不能只想到说服教育,而应当从源头,从内心深处闹革命。“孝心”在很多时候是人们心灵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教育当然很重要,如果孩子们耳濡目染都是和谐,自然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准才能有质的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早日建成和谐社会。
说起传统文化经典,首先想到的就是《论语》了。《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论语》名称来自班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位列四书之首。它不仅是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指定经书,而且包含了古代统治者的施政理念,以至于后世流传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随着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论语》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国学的重要典籍,除了拥有大学、研究机构里的重视和国学馆里孩提的咿呀诵读之声,似乎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去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回合是否定的。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发现了传统国学的重要性。
细读一下就会发现,《论语》中所谈到的许多东西在根本上都是关于如何做人的,而且是具有开放性的,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意义。在关于做人的道理中,其中一条就是“孝”,在现今的社会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为什么这样说呢?
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
泱泱中华,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先民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创造了伟大的华夏文明和悠久的传统文化。繁荣的农业造就了高度发达农业文明,建立在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宗法制度成为传统社会制度的主体。宗法制度讲求氏族成员间亲缘关系,因此“孝”也就成为了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从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上看,孝道观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年以来,中国人无论贵贱贫富,都深深地受到这种被称为礼教的熏陶和影响。中华文化就是孝道文化,它维系家庭的每一成员,进而凝聚为社会、国家,它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资产,对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可泯灭的贡献。
“孝”:自然而然的亲情流露
古人讲:天道远,人道迩,所谓孝道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孝的本义是什么呢?许慎说:“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老”,代表着年老的双亲; “子”,代表子女;“老”在上,“子”在下,会合其字即意味着:“做子女的,顺承父母,那就是孝”,从行动上来看,“子”背着“老”,涵意即说父母年老体衰行动不便,须子女背着代步,其中充满着感恩、报恩、关怀之意。《论语》中对孝的理解正是最注重这一点的,《论语》中有许多地方都明确提到了孝道,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向自己的弟子诠释孝的精髓之所在。这些解释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更多的是具体的经验表达。
下面举几例做简要解答,以加深理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就是说父母的年纪是不可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一来对他们的寿命感到喜悦,一来又时时刻刻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就是说父母在的时候,不要出门远游,如果非得要远游在话,就要有一定的方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以为孝乎。”是说,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之难就在于孝敬父母的时候的脸色一定要和颜悦色。有好的食物,要首先拿来孝敬父母。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是说不要违背父母的意愿。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是说对于父母最担心是他们的身体健康。
孔子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向自己的弟子解释“孝”,他既有正面的倡导 ,也有反而的批评,如:子游问孝,孔子就从反面批判了那些“是谓能养”的不孝者,认为他们不能怀着敬爱的心情,以至于和犬马没有区别。不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我们都能深深地感觉到一点,那就是《论语》谈孝并不是像后世统治者所宣传的那样,使孝成为一种外在、教条的、束缚人的东西,而是认为孝是人内心深处亲情的自然流露,这种孝是一切人际交往社会生活的先天的基础。
《论语》中与孝有关的是死亡。儒家孝道十分重视死,把送葬看成是尽孝的主要标志之一,在丧葬观上表现为厚葬。丧礼虽然是为死者准备的,但实际上是生者孝的亲情的内在表现;虽然是为安慰亡灵,实则是生者孝道的自我圆满。孔子继承并发扬了周礼中的孝道观念,也十分重视孝在丧葬中的作用。孔子在回答弟子樊迟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当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太久时,孔子批评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在丧葬上,孔虽然不主张厚葬,主张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导的孝道观,客观上对后世的厚葬之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谈孝不是要恢复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而是要从中汲取精华部分,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的建设。所以,对于《论语》中的孝我们也要辩证的看待和接受,比如厚葬在当今社会不应该提倡,而且三年之丧的方式也早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发展了。
经典是深刻的。但是理解社会比理解经典更重要。看到社会变迁对儿女与父母关系的影响,看到由于社会疏离现象的加剧导致的“孝道”衰减,我们不能只想到说服教育,而应当从源头,从内心深处闹革命。“孝心”在很多时候是人们心灵中自然生长出来的,教育当然很重要,如果孩子们耳濡目染都是和谐,自然会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我们的社会道德水准才能有质的提高,我们的社会才能早日建成和谐社会。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