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锡光与清末军事建设
作者:舒习龙
姚锡光(1857—?)字石泉,又作石荃,江苏丹徒人,从丹徒名人周伯义先生学习经、史和天文、地理、兵法等 。周伯义的学识和品质,对姚锡光的成长影响很大。周伯义培育学生“以植品为基,恭行为本” ,先对学生品质熏陶,再传授经、史和天文、地理、兵法。姚锡光对老师的性情学识极为推崇,称赞他“不事孤高,不矫情”,“知命乐天,不撄忧戚,古所谓知道君子者也。” 姚锡光继承了老师儒士任侠的精神,在清末急剧变动的社会背景下,走上一条以儒生而关心社会、关心军事的军事家和民族理论家。
1878年,作为首任驻日公使何如漳的随从,成为驻日本外交随员。 [p1]出使日本的经
教育、传播西学的教育家,以及锐意革新、兴办海军的军事家,和关心边疆民族问题的中央政府官员。丰富的个人阅历,时代的运会,加上个人的能力,使他在清末的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在军事、民族关系、教育等领域取得话语权,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本文不拟对姚锡光做全面研究,只对他在军事方面的见解和成就做初步的梳理,不妥之处,敬祈指正。
一、姚锡光的生平
晚清是 “三千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时代。“时势造英雄”,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许多有识之士勇敢地承载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姚锡光就是其中一个颇有远见、思想敏锐的政治人物。可惜,学术界鲜有人对其做专门研究 ,有关的人物传记上也没有其生平、经历的介绍,甚至其家乡《丹徒县志》关于其生平的介绍也是错讹百出 。鉴于此,在论述其民族思想之前,有必要对其生平做简要考证。
姚锡光(1857—?)字石泉,又作石荃,江苏丹徒人,从丹徒名人周伯义先生学习经、史和天文、地理、兵法等 。周伯义的学识和品质,对姚锡光的成长影响很大。周伯义培育学生“以植品为基,恭行为本” ,先对学生品质熏陶,再传授经、史和天文、地理、兵法。姚锡光对老师的性情学识极为推崇,称赞他“不事孤高,不矫情”,“知命乐天,不撄忧戚,古所谓知道君子者也。” 姚锡光继承了老师儒士任侠的精神,在清末急剧变动的社会背景下,走上一条以儒生而关心社会、关心军事的军事家和民族理论家。
1878年,作为首任驻日公使何如漳的随从,成为驻日本外交随员。 [p1]出使日本的经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