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
    西使

注释

(1)常道:经久不变的真理。

(2)消息:指事物的消歇、生长。

(3)极:准则。

(4)影响:影子和回声,指无根据的猜测。

(5)硁硁(kēnɡ):固执浅薄的样子。

(6)窭(jù)人:贫穷的人。

(7)嚣嚣然:自得的样子。

(8)垄断:谋取高利。

(9)越城:在今浙江绍兴。

(10)慝(tè):邪念。

(11)谂(shěn):规谏。

译文

儒家的经典,是永恒的真理。它存在于天时叫做“命”,赋予人时叫做“性”,主宰人的身体行动时叫做“心”。心、性、命,其实是一个东西。它沟通了人与万物,遍及了四海八方,充斥在天地之间,横贯于往来古今,无所不有,无所不同,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这就是永恒的真理!
它反应在情感上,就表现为同情之心、羞耻之心、谦让之心、明辨是非之心;它反应在事情上,就表现为父子之间的亲爱、君臣之间的忠义、夫妇之间的区别、长幼之间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义;这同情呀、羞耻呀、谦让呀、是非呀,这亲爱呀、忠义呀、次序呀、区别呀、信义呀,都是一回事,就是前面所说的心、性、命。
沟通人与万物,遍及四海八方,充斥在天地之间,横贯于往来古今,无所不有,无所不同,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就是永恒的真理啊!用它来解释阴阳消长变化规律的,就是《易》;用它来阐述典章法制政事的实施的,就是《书》;用它来记述抒发性情歌唱吟咏的,就叫做《诗》;用它来谈论礼仪规章的建立的,就叫做《礼》;用它来表达欢愉平和之音形成的,就叫做《乐》;用它来指出诚实和虚伪、奸邪和正直的辨析的,就叫做《春秋》。从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一直到诚伪邪正的辨析,其实都是一个东西,都是前面所说的心、性、命。
沟通人与万物,遍及四海八方,充斥在天地之间,横贯于往来古今,无所不有,无所不同,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就叫做六经。六经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它是我心灵中永恒的规范啊。所以《易》是记述我心里的阴阳变化的,《书》是记述我心里的典章法制政事的,《诗》是记述我心里抒发性情的歌咏的;《礼》是记述我心里的礼仪规章的,《乐》是记述我心里的欢愉平和的,《春秋》是记述我心里对于诚伪邪正的辨析的。君子对于六经,探求自己心里的阴阳变化并且时时地加以实行,便是尊崇《易》;探求自己心里的典章法制政事,及时去实施,便是尊崇《书》;能从自己心中探求歌咏性情,并时常地抒发它,便是尊崇《诗》;探求自己心里的各种不同礼仪规范,及时去表现,便是尊崇《礼》;探求自己心里的欢愉和平,及时去抒发,便是尊崇《乐》;探求自己心里的诚伪邪正,及时去辨析,便是尊崇《春秋》。
从前圣人为了树立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考虑后世,因而著述了六经。正像有钱人家的先辈,担心他产业积蓄到他的子孙那代也许会遗亡散失,最终落入穷困而不能够保全自己;因此就把他全家所有的财产登记在簿子上传给子孙,使他们能世代保有这些产业和积蓄,以资享用,从而免除穷困的忧患。所以六经是我心里的帐簿,六经的实质,却全都存在我的心里。这就像产业和库藏中的实物是形形色色的,都储存在他的家里,那帐簿上记载的,只是它们的名称、式样、数量罢了。可是世上做学问的人,不知道从自己心里探求六经的实质,却白费力气地在无根据的传闻和注疏中考证探索,被文义中的一些细碎枝节所牵制,还固执地认为这就是六经了。这正像那有钱人家的子孙,不尽力去保有和享用他的产业和积蓄,却日益将它们遗失殆尽,直到自己落为穷人、乞丐,却还得意地指着他的帐簿说:“这便是我的产业和库藏的积蓄呢!”某些人对待六经,跟这种情况有什么不同?
唉!六经的学问,它在世上不能发扬光大,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看重功利,崇尚邪说,这叫做“乱经”;钻研注疏,传习记诵,沉溺在浅见陋识之中,以此来堵塞天下人的耳目,这叫做“侮经”;大放邪说,竞相诡辩,掩饰自己奸邪的心思和丑恶的行为,追随世俗,像商人一样投机取巧,却还自认为精通经典,这叫做“毁经”。像这种人,是连同他的所谓账簿也割裂毁弃掉了,哪里还会懂得尊崇儒家经典的道理呢?
越城从前有座稽山书院,在卧龙冈的西面,荒废很久了。郡守渭南人南大吉,在对百姓施行政教之余,慨叹近代末流之学的支离破碎,想要把人们引向圣贤之道,于是派出阴县令吴君瀛来扩充稽山书院,使它面目一新。又在它的后面筑了一座尊经阁,说道:“六经的道理一旦被正确理解了,那么百姓就会兴旺,这里也就不再会有奸邪藏匿了。”尊经阁筑成后,请我写一篇文章来规劝那些读书人。我既然不能推辞,就替他做了这样一篇记。唉!世上学习儒家经典的人得到我的这一番议论,还要在心中对它进行印证,那么也许就能够知道怎么样才算是尊重六经了吧!

赏析

这段选自《古文观止》的文言文,通过探讨“常道”的概念,深刻阐述了心、性、命与六经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尊崇和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批判。本文不仅从理论上建立了心与六经的关系,更通过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尊经”的深刻理解和呼吁。

文章开篇即以“经,常道也”点明了六经的核心地位。常道,即为普遍而恒久的真理,这种真理在天为命,在人则为性,在身则为心,三者一体,互为表里。正如文中所言,“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过这句简洁有力的断言,作者明确表达了心性命三者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这种思想源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念,体现了对人性与天命的高度一致的信仰。

接下来,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常道的具体表现和应用。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常道体现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情感和道德规范;在社会伦理中,则表现为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长幼之序、朋友之信等。所有这些道德规范和伦理关系,都是常道的具体体现,都是心、性、命的外在表现。作者反复强调“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意在说明这些道德规范和伦理关系是普遍、恒久、不变的真理。

随后,文章将常道与六经一一对应,指出《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分别记录了心的不同方面:阴阳消息、纪纲政事、歌咏性情、条理节文、欣喜和平、诚伪邪正。六经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描述,更是心的内在表达。作者通过这一论述,进一步强化了六经的神圣性和权威性。

然而,作者并未止步于理论的探讨,而是结合当时的学术风气,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学者们对六经的误解和滥用。文中提到,有些学者仅仅在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忽视了六经的本质和内在价值,导致学术风气的浮躁和浅薄。作者通过“富家子孙遗忘库藏”的比喻,形象地批判了这种现象,指出学者们应当回归心性,真正理解六经的内在精神,而不是迷失在表面的文字和形式之中。

最后,文章以越城稽山书院的修复和“尊经之阁”的建立为例,呼吁世人重视六经的真义,从心出发,追求真正的学术和道德修养。作者希望通过这些实际的行动,引导学者们回归正道,弘扬六经的精神,恢复学术的纯正和社会的和谐。

总的来说,这段文言文不仅在理论上精辟地阐述了常道与六经的关系,更通过对现实的批评和呼吁,展现了作者对儒家经典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术风气的忧虑。文章逻辑严密,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