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黍离

  • shǔzhīmiáo
    xíngmàizhōngxīnyáoyáo
    zhīzhěwèixīnyōu
    zhīzhěwèiqiú
    yōuyōucāngtiānrénzāi
    shǔzhīsuì
    xíngmàizhōngxīnzuì
    zhīzhěwèixīnyōu
    zhīzhěwèiqiú
    yōuyōucāngtiānrénzāi
    shǔzhīshí
    xíngmàizhōngxīn
    zhīzhěwèixīnyōu
    zhīzhěwèiqiú
    yōuyōucāngtiānrénzāi

注释

(1)黍(shǔ):黍是北方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它的外形与小米相似,并且具有黏性。离离:这是形容排列有序,条理分明的样子。

(2)稷(jì):稷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通常指的是粟或黍属的植物。

(3)行迈:这里是指行走的动作。靡(mǐ)靡:形容步伐缓慢的样子。

(4)中心:这里是指心中的意思。摇摇:形容人心神不定,思绪纷飞的状态。

(5)悠悠:形容距离遥远或是时间漫长,给人以无边无际之感。

(6)噎(yē):意指堵塞不通。在这里,作者借用食物堵塞食道的比喻,来形容沉重的忧愁令人感觉呼吸不畅,仿佛胸中有物阻塞。

译文

一行行的黍子排列得有序整齐,高粱苗儿也在阳光下茁长成长。缓缓行走在熟悉的土地上,内心涌动着无尽的忧伤与哀愁。对于能理解我的人,看透了我内心的痛楚与忧愁。对于不理解我的人,却只会好奇地问我在追寻着什么。高远浩瀚的苍天啊,到底是谁迫使我离开了这个家?
一行行的黍子排列得有序整齐,高粱的穗儿已经长得丰满而挺拔。缓缓行走在熟悉的土地上,内心沉重如同酒醉般迷茫。那些能理解我的人,能明白我内心的痛苦与无奈。那些不理解我的人,所谓的疑问只是无关痛痒的纷扰。高远浩瀚的苍天啊,到底是谁迫使我离开了这个家?
一行行的黍子排列得有序整齐,高粱的穗儿已经变得红彤彤的。缓缓行走在熟悉的土地上,每走一步都如同被噎住一般。那些能理解我的人,无需多言就能感受到我内心的忧伤。那些不理解我的人,好奇只不过是徒劳的探究。高远浩瀚的苍天啊,到底是谁迫使我离开了这个家?

赏析

对于《黍离》这首诗,尽管《诗序》已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它的背景:“周大夫行役至宗周,目睹昔日繁华之地如今禾黍茂盛,感慨周室颠覆,彷徨不忍离去,遂有此诗。”此诗置于《王风》之首,显然也体现了编诗者的深意。然而,历来对这首诗的解读却众说纷纭,从韩、鲁遗说到宋儒程颐的独到见解,再到近现代学者的各种新诠释,都赋予了这首诗更丰富的内涵。

尽管解读各异,但诗中流露出的因时代变迁而引发的忧思是共通的。无论其具体背景如何,那份沧桑感都足以震撼读者的心灵。从诗教的角度看,这首诗因体现了大夫对宗周的忧思而被置于《王风》之首,这也彰显了其正统地位。

要理解这首诗在《王风》中的地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王风》的含义。《王风》不仅代表着王城之歌,更在政治上象征着已失去《雅》诗之正的时期。因此,《黍离》所描绘的情境:平王东迁后,周室衰落,朝中大夫行役至宗周,所见唯有茂盛的黍苗,这种强烈的今昔对比和深沉的忧思,无疑与《王风》的主题相契合。

全诗三章,结构紧凑,通过同一物象在不同时间的表现,巧妙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场景的转换和情感的压抑。这种迂回往复的写法,使得诗人的忧郁之情得以更深层次的体现。

诗中的黍和稷作为具体物象,引出了诗人无尽的愁思。而“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感慨,更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种大悲哀在人间难以得到回应,只能向苍天倾诉,却又得不到任何回答,这使得诗人的忧思更加深沉。

随着稷黍的成长,诗人的情感也逐渐深化。从“中心摇摇”到“如醉”、“如噎”,这种情感的递进不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叹和呼号,虽然在形式上相同,但在反复吟唱中却加深了沉郁之气,使人仿佛能听到诗人的长歌当哭。

除了黍和稷之外,诗中的其他元素都是空灵抽象的。这使得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情感去寻找与诗中的共鸣点。无论是物是人非的感慨,还是知音难寻的遗憾,亦或是世事沧桑的叹息,都可以在这首诗中找到宣泄的出口。

更进一步地说,透过这些具象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思想者在面对充满生机的大自然时,对人类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真正理解他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这种呼号和无助感也让我们看到了其他诗人的影子,如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所表达的那种难以被世人理解的孤独和忧思。

总的来说,《黍离》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更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广泛共鸣的诗。它让我们在品味诗人忧思的同时,也思考着人类命运和时代变迁等更宏大的主题。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