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第二十二节

  • mèngyuēzhòuběihǎizhībīnwénwénwángzuòxīngyuēguīláiwén西shànyǎnglǎozhětàigōngzhòudōnghǎizhībīnwénwénwángzuòxīngyuēguīláiwén西shànyǎnglǎozhětiānxiàyǒushànyǎnglǎorénrénwéiguīzhīzháishùqiángxiàsāngcánzhīlǎozhěèrzhìshīshílǎozhěshīròubǎizhītiángēngzhīkǒuzhījiāsuǒwèi西shànyǎnglǎozhězhìtiánjiàozhīshùdǎozishǐ使yǎnglǎoshífēinuǎnshífēiròubǎonuǎnbǎowèizhīdòngněiwénwángzhīmíndòngněizhīlǎozhězhīwèi

注释

(1)西伯:即周文王。

(2)辟:同“避”

译文

孟子说:“伯夷逃避纣王,住在北海边上,听到周文王兴起的讯息,说:‘为何不去归附他呢?我听说西伯善于赡养老人。’姜太公逃避纣王,住在东海边上,听到周文王兴起的讯息,说:‘为何不去归附他呢?我听说西伯善于赡养老人。’天下有善于赡养老人的人,那么愿意与人相互亲爱的人就把他作为自己的归宿。有五亩地的人家,在墙下种植桑树,妇女养蚕,那么老人就可以穿上丝帛了。养五只母鸡,二只母猪,不耽误喂养时机,老人就可以吃上肉了。有百亩田地的人家,男子耕种,八口之家就足以吃饱饭了。所谓周文王善于赡养老人,就是他制定了田亩制度,教导人们种植桑树和畜养家禽,教诲百姓的妻子儿女使他们赡养老人。五十岁的老人不穿丝帛就不暖和,七十岁的老人不吃肉就不饱。吃不饱,穿不暖,叫做忍饥受冻。文王的百姓没有忍饥受冻的老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赏析

这段文言文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在这里以伯夷和太公望为例,赞扬了文王善养老的美德,同时也对封建社会的理想生活进行了描绘。在这段文字中,孟子将“善养老”提升到了一种道德高度,认为这是君主应有的道德品质,更是社会的理想状态。

首先,孟子通过伯夷和太公望的例子,揭示了他们对于善养老的重视。他们二人都是纣王时期的贤人,却因为纣王的暴政,选择了远离朝廷,居住在偏远的海滨。然而,当他们听说文王善养老,立即决定归附,这就显示出他们对于善养老的重视。这里的“善养老”,不仅仅是对老人的物质上的养护,更是一种对于老人精神上的尊重和关爱。

然后,孟子详细描绘了文王善养老的具体内容,包括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五母鸡,二母彘,百亩之田,匹夫耕之等。这些都是对于农业社会的理想描绘,充分体现了孟子的人本思想。在孟子眼中,这样的生活,老者足以衣帛,足以无失肉,八口之家足以无饥,这就是他理想中的社会状态。

这段文字中,孟子运用了举例、设问、解答等修辞手法,使得论述更具有说服力。他先是通过伯夷和太公望的例子,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设问和解答的方式,详细解释了善养老的具体内容,最后再通过设问和解答的方式,解释了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的含义,使得论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这段文字的情感浓厚,充满了对于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孟子在这里,既赞扬了文王的善养老,也暗示了对于封建社会的批评。他以文王为榜样,向社会提出了善养老的要求,同时也对封建社会的不善养老进行了批评。这种批评并不直接,而是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使得批评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是孟子人本思想的典型体现,他以善养老为理想,为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封建社会的不善养老进行了批评。这种人本思想,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思。

留言讨论

发表评论

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