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故训传》·1
国风 周南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笺】发,犹见也。声谓宫商角徵羽也。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詠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笺】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然则《关雎》、《麟止》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笺】自,从也。从北而南,谓其化从岐周被江汉之域也。先王,斥太王、王季。《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笺】哀,盖字之误也,当为衷。衷谓中心恕之。无伤善之心,谓好逑也。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传】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笺】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笺】怨耦曰仇。言后妃之德和谐,则幽闲处深宫贞专之善女,能为君子和好众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之德,不嫉妒,谓三夫人以下。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传】荇,接余也。流,求也。后妃有关雎之德,乃能共荇菜,备庶物,以事宗庙也。【笺】左右,助也,言后妃将共荇菜之葅,必有助而求之者。言三夫人九嫔以下,皆乐后妃之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传】寤,觉;寐,寝也。【笺】言后妃觉寐则常求此贤女,欲与之共己职也。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传】服,思之也。【笺】服,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传】悠,思也。【笺】思之哉,思之哉,言己诚思之。卧而不周曰辗。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笺】言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采之者。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传】宜以琴瑟友乐之。【笺】同志为友,言贤女之助后妃共荇菜,其情意乃与琴瑟之志同。共荇菜之时乐必作。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传】芼,择也。【笺】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择之者。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传】德盛者宜有钟鼓之乐。【笺】琴瑟在堂,钟鼓在庭,言共荇菜之时,上下之乐皆作,盛其礼也。
《关雎》三章,一章四句,二章章八句。郑作五章,章四句。
《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笺】躬俭节用,由于师傅之教,而後言师傅者,欲见其性亦自然。可以归安父母,言嫁而得意,犹不忘孝。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传】兴也。覃,延也。葛所以为絺绤,女功之事烦辱者。施,移也。中谷,谷中也。萋萋,茂盛貌。【笺】葛者,妇人之所有事也。此因葛之性以兴焉。兴者,葛延蔓于谷中,喻女在父母之家,形体浸浸日长大也。叶萋萋然,喻其容色美盛也。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传】黄鸟,抟黍也。灌木,丛木也。喈喈,和声之远闻也。【笺】葛延蔓之时,则抟黍飞鸣,亦因以兴焉。飞集丛木,兴女有嫁于君子之道。和声之远闻,兴女有才美之称达于远方。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传】莫莫,成就之貌。【笺】成就者,其可采用之时。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传】濩,煮之也。精曰絺,麤曰绤。斁,厌也。古者王后织玄紞,公侯夫人纮綖,卿之内子大带,大夫命妇成祭服,士妻朝服,庶士以下各衣其夫。【笺】服,整也。女在父母之家,未知将所适,故习之以絺绤烦辱之事,乃能整治之无厌倦,是其性贞专。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传】言,我也。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祖庙未毁,教于公宫三月。祖庙既毁,教于宗室。妇人谓嫁曰归。【笺】我告师氏者,我见教告于女师也。教告我以适人之道。重言我者,尊重师教也。公宫、宗室,于族人皆为贵。薄汙我私,薄澣我衣。【传】汙,烦也。私,燕服也。妇人有副袆盛饰,以朝事舅姑,接见于宗庙,进见于君子,其余则私也。【笺】烦,烦(左手右闰)之,用功深。澣,谓濯之耳。衣,谓袆衣以下至褖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传】曷,何也。私服宜澣,公服宜否。宁,安也。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耳。【笺】我之衣服,今者何所当见澣乎?何所当否乎?言常自洁清,以事君子。
《葛覃》三章,章六句。
《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诐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于忧勤也。【笺】谒,请也。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传】忧者之兴也。采采,事采之也。卷耳,苓耳也。顷筐,畚属,易盈之器也。【笺】器之易盈而不盈者,志在辅佐君子,忧思深也。嗟我怀人,寘彼周行。【传】怀,思;寘,置;行,列也。思君子官贤人,置周之列位。【笺】周之列位,谓朝廷臣也。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传】陟,升也。崔嵬,土山之戴石者。虺隤,病也。【笺】我,我使臣也。臣以兵役之事行出,离其列位,身勤劳于山险,而马又病,君子宜知其然。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传】姑,且也。人君黄金罍,永,长也。【笺】我,我君也。臣出使,功成而反,君且当设飨燕之礼,与之饮酒以劳之,我则以是不复长忧思也。言且者,君赏功臣,或多于此。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传】山脊曰冈。玄马病则黄。兕觥,角爵也。伤,思也。【笺】此章为意不尽,申殷勤也。觥,罚爵也。飨燕所以有之者,礼。自立司正之后,旅酬必有醉而失礼者,罚之亦所以为乐。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传】石山戴土曰砠。瘏,病也。痡,亦病也。吁,忧也。【笺】此章言君臣既勤劳于外,仆、马皆病,而今云何吁,其亦忧矣,深悯之辞。
《卷耳》四章,章四句。
《樛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笺】后妃能和谐众妾,不嫉妒其容貌,恒以善言逮下而安之。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传】兴也。南,南土也。木下曲曰樛。南土之葛藟茂盛。【笺】木枝以下垂之故,故葛也藟也得累而蔓之,而上下俱盛。兴者,喻后妃能以意下逮众妾,使得其次序,则众妾上附事之,而礼义亦俱盛。南土,谓荆、扬之域。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传】履,禄;绥,安也。【笺】妃妾以礼义相与和,又能以礼乐乐其君子,使为福禄所安。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传】荒,奄;将,大也。【笺】此章申殷勤之意。将,犹扶助也。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传】萦,旋也。成,就也。
《樛木》三章,章四句。
《螽斯》,后妃子孙众多也。言若螽斯不妒忌,则子孙众多也。【笺】忌,有所讳恶于人。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传】螽斯,蚣蝑也。诜诜,众多也。【笺】凡物有阴阳情欲者无不妒忌,维蚣蝑不耳,各得受气而生子,故能诜诜然众多。后妃之德能如是,则宜然。宜尔子孙,振振兮。【传】振振,仁厚也。【笺】后妃之德宽容不嫉妒,则宜女之子孙,使其无不仁厚。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传】薨薨,众多也。绳绳,戒慎也。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传】揖揖,会聚也。蛰蛰,合集也。
《螽斯》三章,章四句。
《桃夭》,后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则男女以正,婚姻以时,国无鳏民也。【笺】老而无妻曰鳏。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传】兴也。桃,有华之盛者。夭夭,其少壮也。灼灼,华之盛也。【笺】兴者,喻时妇人皆得以年盛时行也。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传】之子,嫁子也。于,往也。宜以有室家,无逾时者。【笺】宜者,谓男女年时俱当。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传】蕡,实貌。非但有华色,又有妇德。之子于归,宜其家室。【传】家室,犹室家也。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传】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体至盛也。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传】一家之人尽以为宜。【笺】家人,犹室家也。
《桃夭》三章,章四句。
《兔罝》,后妃之化也。《关雎》之化行,则莫不好德,贤人众多也。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传】肃肃,敬也。兔罝,兔罟也。丁丁,椓杙声也。【笺】罝兔之人,鄙贱之事,犹能恭敬,则是贤者众多也。赳赳武夫,公侯干城。【传】赳赳,武貌。干,扞也。【笺】干也、城也,皆以御难也。此罝兔之人,贤者也,有武力可任,为将帅之德,(四库备要本在“力”处断)诸侯可任以国守,扞城其民,折冲御难于未然。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传】逵,九达之道。赳赳武夫,公侯好仇。【笺】怨耦曰仇。此罝兔(据十三经注疏校勘记乙)之人,敌国有来侵伐者,可使和好之亦言贤也。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传】中林,林中。赳赳武夫,公侯腹心。【传】可以制断公侯之腹心。【笺】此兔罝(十三经此处已乙)之人于行攻伐,可以为策谋之臣,使之虑事,亦言贤也。
《兔罝》三章,章四句。
《芣苢》,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笺】天下和,政教平也。
芣苡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传】采采,非一辞也。芣苢,马舄;马舄,车前也,宜怀妊焉。薄,辞也。采,取也。【笺】薄言,我薄也。采采芣苡,薄言有之。【传】有,藏之也。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传】掇,拾也。采采芣苡,薄言捋之。【传】捋,取也。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传】袺,执衽也。采采芣苡,薄言擷之。【传】(左手右及)衽曰襭。
《芣苢》三章,章四句。
《汉广》,德广所及也。文王之道被于南国,美化行乎江汉之域,无思犯礼,求而不可得也。【笺】纣时淫风遍于天下,维江汉之域先受文王之教化。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传】兴也。南方之木美。乔,上竦也。思,辞也。汉上游女,无求思者。【笺】不可者,本有可道也。木以高其枝叶之故,故人不得就而止息也。兴者,喻贤女虽出游流水之上,人无欲求犯礼者,亦由贞洁使之然。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传】潜行为泳。永,长;方,泭也。【笺】汉也、江也,其欲渡之者,必有潜行乘泭之道,今以汉广之故,故不可也。又喻女之贞洁,犯礼而往,将不至也。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传】翘翘,薪貌。错,杂也。【笺】楚,错薪之中尤翘翘者,我欲刈取之,以喻众女皆贞洁,我又欲取其尤高洁者。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传】秣,养也。六尺以上曰马。【笺】之子,是子也。谦不敢斥其适己,于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致礼饩,示有意焉。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传】蒌,草中之翘翘然。之子于归,言秣其驹。【传】五尺以上曰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汉广》三章,章八句。
《汝坟》,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乎汝坟之国,妇人能闵其君子,犹勉之以正也。【笺】言此妇人被文王之化,厚事其君子。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传】遵,循也。汝,水名也。坟,大防也。枝曰条,干曰枚。【笺】伐薪于汝水之侧,非妇人之事,以言己之君子,贤者而处勤劳之职,亦非其事。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传】惄,饥意也。调,朝也。【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饥之思食。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传】肄,余也。斩而复生曰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传】既,已;遐,远也。【笺】已见君子,君子反也。于己反得见之,知其不远弃我而死亡,于思则愈,故下章而勉之。
鲂鱼赪尾,王室如燬。【传】頳,赤也。鱼劳则尾赤。燬,火也。【笺】君子仕于乱世,其颜色瘦病,如鱼劳则尾赤。所以然者,胃王室之酷烈,是时纣存。虽则如燬,父母孔迩。【传】孔,甚;迩,近也。【笺】辟此勤劳之处,或时得罪。父母甚近,当念之以免于害,不能为疏远者计也。
《汝坟》三章,章四句。
《麟之止》,,《关雎》之应也。《关雎》之化行,则天下无犯非礼,虽衰世之公子,皆信厚如麟止之时也。【笺】《关雎》之时,以麟为应。后世虽衰,犹存《关雎》之化者,君之宗族犹尚振振然,有似麟应之时,无以过也。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传】兴也。趾,足也。麟信而应礼,以足至者也。振振,信厚也。【笺】兴者,喻今公子亦信厚,与礼相应,有似于麟。于嗟麟兮。【传】于嗟,叹辞。
麟之定,振振公姓,【传】定,题也。公姓,公同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传】麟角,所以表其德也。公族,公同祖也。【笺】麟角之末有肉,示有武而不用。于嗟麟兮。
《麟之止》三章,章三句。
周南之国十一篇,三十六章,百五十九句。
国风 召南
《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鸠,乃可以配焉。【笺】起家而居有之,谓嫁于诸侯也。夫人有均壹之德,如鸤鸠然,而后可以配国君。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传】兴也。鸠,鸤鸠,秸鞠也。鸤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笺】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犹国君积行累功,故以兴焉。兴者,鸤鸠因鹊成巢而居有之,而有均壹之德,犹国君夫人来嫁,居君子之室,德亦然。室,燕寝也。之子于归,百两御之。【传】百两,百乘也。诸侯之子嫁于诸侯,送御皆百乘。【笺】之子,是子也。御,迎也。是如鸤鸠之子,其往嫁也,家人送之,良人迎之,车皆百乘,象有百官之盛。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传】方,有之也。之子于归,百两将之。【传】将,送也。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传】盈,满也。【笺】满者,言众媵侄娣之多。之子于归,百两成之。【传】能成百两之礼也。【笺】是子有鸤鸠之德,宜配国君,故以百两之礼送迎成之。
《鹊巢》三章,章四句。
《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笺】奉祭祀者,采蘩之事也。不失职者,夙夜在公也。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传】蘩,皤蒿也。于,於;沼,池;沚,渚也。公侯夫人执蘩菜以助祭,神飨德与信,不求备焉。沼沚豀涧之草,犹可以荐,王后则荇菜也。【笺】于以,犹言往以也。执蘩菜者,以豆荐蘩葅。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传】之事,祭事也。【笺】言夫人于君祭祀而荐此豆也。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传】山夹水曰涧。于以用之?公侯之宫。【传】宫,庙也。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传】被,首饰也。僮僮,竦敬也。夙,早也。【笺】公,事也。早夜在事,谓视濯溉(左食右喜)爨之事。《礼记》:“主妇髲髢。”被之祁祁,薄言还归。【传】祁祁,舒迟也。去食有仪也。【笺】言,我也。祭事毕,夫人释祭服而去髲髢,其威仪祁祁然而安舒,无罢倦之失。我还归者,自庙反其燕寝。
《采蘩》三章,章四句。
《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
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传】兴也。喓喓,声也。草虫,常羊也。趯趯,跃也。阜螽,蠜也。卿大夫之妻待礼而行,,随从君子。【笺】草虫鸣,阜螽跃而从之,异种同类,犹男女嘉时以礼相求呼。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传】忡忡,犹衝衝也。妇人虽适人,有归宗之义。【笺】未见君子者,谓在涂时也。在涂而忧,忧不当君子,无以宁父母,故心衝衝然。是其不自绝于其族之情。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传】止,辞也。觏,遇;降,下也。【笺】既见,谓已同牢而食也。既觏,谓已昏也。始者忧于不当,今君子待己以礼,庶自此可以宁父母,故心下也。《易》曰:“男女觏精,万物化生。”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传】南山,周南山也。蕨,鼈也。【笺】言,我也。我采者,在涂而见采鼈,采者得其所欲得,犹己今之行者欲得礼以自喻也。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传】惙惙,忧也。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传】说,服也。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传】薇,菜也。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传】嫁女之家,不息火三日,思相离也。【笺】维父母思己,故己亦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传】夷,平也。
《草虫》三章,章七句。
《采蘋》,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笺】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葅醢,礼相助奠。十有五而笄,二十而嫁。此言能循法度者,今既嫁为大夫妻,能循其为女之时所学所观之事,以为法度。
采蘋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传】蘋,大蓱也。滨,厓也。藻,聚藻也。行潦,流潦也。【笺】古者妇人先嫁三月,祖庙未毁,教于公宫;祖庙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用蘋藻,所以成妇顺也。此祭女所出祖也。法度莫大于四教,是又祭以成之,故举以言焉。蘋之言宾也,藻之言澡也,妇人之行尚柔顺,自洁清,故取名以为戒。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传】方曰筐,圆曰筥。湘,亨也。锜,釜属。有足曰锜,无足曰釜。【笺】亨蘋藻者于鱼(左水右音)之中,是铏羹之芼。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传】奠,置也。宗室,大宗之庙也。大夫、士祭于宗庙,奠于牖下。【笺】牖下,户牖间之前。祭不于室中者,凡昏事,于女礼设几筵于户外,此其义也与?宗子主此祭,维君使有司为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传】尸,主;齐,敬;季,少也。蘋藻,薄物也。涧潦,至质也。筐筥、锜釜,陋器也。少女,微主也。故之将嫁女者,必先礼之于宗室,牲用鱼,芼之以蘋藻。【笺】主设羹者季女,则非礼也。女将行,父礼之而俟迎者,盖母荐之,无祭事也。祭事,主妇设羹。教成之祭,更使季女者,成其妇礼也。季女不主鱼,鱼俎实男子设之,其粢盛盖以黍稷。
《采蘋》三章,章四句。
《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笺】召伯,姬姓,名奭,食采于召,作上公,为二伯,后封于燕。此美其为伯之功,故言伯云。
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传】蔽芾,小貌。甘棠,杜也。翦,去;伐,击也。【笺】茇,草舍也。召伯听男女之颂,不重烦劳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国人被其德,说其化,思其人,敬其树。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传】憩,息也。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传】说,舍也。【笺】拜之言拔也。
《行露》,召伯听讼也。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强暴之男,不能侵凌贞女也。【笺】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者,此殷之末世,周之盛德,当文王与纣之时。
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传】兴也。厌浥,湿意也。行,道也。岂不,言有是也。【笺】夙,早也。厌浥然湿,道中始有露,谓二月中,嫁取时也。言我岂不知当早夜成昏礼与?谓道中之露太多,故不行耳。今强暴之男以此多露之时,礼不足而强来,不度时之可否,故云然。《周礼》: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之无夫家者,行事必以昏昕。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