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舆图说
新版地垫
广告x

《坤舆图说》·卷上

《坤舆国说》者,乃论全地相联贯合之大端也。如地形、地震、山岳、海潮、海动、江河、人物、风俗、各方生产,皆同学西士利玛窦、艾儒略、高一志、熊三拔,诸子通晓天地经纬理者,昔经详论,其书如《空承格致》、《职方外纪、《表度说》等,已行世久矣。今撮其简略,多加后贤之新论,以发明先贤所未发大地之真理。

夫地与海本是圆形,而合为一球,居天球之中。诚如鸡子黄在青内。有谓地为方者,乃语其定而不移之性,非语其形体也。天既包地,则彼此相应,故天有南北二极,地亦有之;天分三百六十度,地亦同之。天中有赤道,自赤道而南二十三度半为南道;赤道而北二十三度半为北道。按中国在赤道之北。日行赤道,则昼夜平;行南道,则昼短;行北道,则昼长。故天球有昼夜平圈列于中,昼短、昼长二圈列于南北,以著日行之界。地球亦设三圈,对于下焉。但天包地外为甚大,其度广;地处天中为甚小,其度狭;此其差异者耳。查得直行北方者,每路二百五十里,觉北极出高一度,南极入低一度;直行南方者,每路二百五十里,觉北极入低一度,南极出高一度。则不特审地形果圆,而并徵地之每一度广二百五十里,则地之东西南北各一周,有九万里实数也。是南北与东西数相等,而不容异也。

夫地厚二万八千六百三十六里零百分里之三十六分,上下四旁,皆生齿所居,浑沦一球,原无上下。盖在天之内,何瞻非天!总六合内,凡足所伫,即为下;凡首所向,即为上;其专以身之所居分上下者,未然也。且予自大西浮海入中国,至昼夜平线,已见南北二极,皆在平地,略无高低。道转而南,过大浪山,已见南极出地三十五度,则大浪山与中国,上下相为对待矣。而吾彼时只仰天在上,未视之在下也。故谓地形圆,而周围皆生齿者,信然矣。以天势分山海,自北而南为五带,一在昼长、昼短二圈之间,其地甚热带,近日轮故也。二在北极圈之内,三在南极圈之内,此二处地居甚冷带,远日轮故也。四在北极、昼长二圈之间,五在南极、昼短二圈之间,此二地皆谓之正带,不甚冷热,日轮不远不近故也。

又以地势分舆地为五大州:曰欧逻巴、曰利未亚、曰亚细亚、曰南北亚墨利加、曰墨瓦蜡泥加。若欧逻巴者,南至地中海,北至青地及冰海,东至大乃河、墨阿的湖、大海,西至大西洋。若利未亚者,南至大浪山,北至地中海,东至西红海圣老楞佐岛,西至阿则亚诺海。即此州只以圣土之下微路与亚细亚相联,其余全为四海所围。若亚细亚者,南至苏门答喇、吕宋等岛,北至新增白腊及北海,东至日本岛、大清海,西至大乃河、墨阿的湖、大海、西红海、小西洋。若亚墨利加者,全为四海所围,南北以微地相联。若玛热辣泥加者,尽在南方,惟见南极出地而北极恒藏焉,其界未审何如,故未敢订之。惟其北边与爪哇及玛热辣泥峡为境也。

其各州之界,当以五色别之,令其便览。各国繁夥难悉,原宜作圆球,以其入图不便,不得不易圆为平,反圈为线耳。欲知其形,必须相合,连东西二海为一片可也。其经纬线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